11月29日,超大特大城市治理专题会在重庆召开。
会上,专家学者以及杭州、西安等城市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分享了各自在城市治理方面的新观点、新举措和成功经验。
一项技术
可实现大事小事“一网统管”
“随着空间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孪生技术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实现大小事‘一网统管’,优化资源分配,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邬伦在会上表示,数字孪生技术是城市智慧治理的新境界。
“智慧城市就像人一样,要有视觉、触觉、听觉等各种感知,但目前智慧城市的感知能力还不足,感知速度比较慢,关联部位比较少。”邬伦表示,在数字孪生技术的带动下,实体城市有了一个“双胞胎”,在传感器支撑下,其“四肢”不断向外延伸,感知到更丰富的场景。
“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我们有了多个城市感知系统,最终汇聚成‘一网统管’的中枢大脑,城市就像人一样拥有了复杂的‘神经网络’。”邬伦表示,未来数字孪生技术将实现城市管理事前可预见、事中可协同、事后可追溯,以及全程透明化、参与大众化、监督公开化。
目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一网统管”已经在国内多个城市进行示范建设。
一根光纤
能全天候监测道路“健康”状况
一根光纤,不仅可以监测道路“健康”,还能预警高速路面地下空洞风险。东南大学基础设施智慧建造与运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吴栋,在会上介绍了江苏省正在推进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
大部分城市主要采用人工日常巡检方法对道路状况进行监测,这种办法易开展、无损耗,但存在成本高、速度慢等弊端。
吴栋介绍,他和团队同事经多番研讨,提出光纤感知技术这一新路线:利用光缆作为传感载体,对光纤沿线的振动、温度、应变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对城市道路的全方位监测。
“道理也简单,原来道路是坚硬的,如果变松散或者出现空洞,光纤采集到车辆通过的振动信号会有变化。”吴栋解释称,运营商的通信光缆一般埋设在道路一侧,选取其中一根光纤作为探测传感器,可以全天候监测道路状况。
目前,该技术正在江苏省南京、无锡、昆山等地开展实验。
一个“会”
推动一座城市环境品质跃升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林炳达在会上介绍,通过办好亚运会,杭州实现了城市环境品质的跃升。
安全是城市运行的“生命线”。林炳达介绍说,杭州市围绕河道、固废处置、市容景观、市政设施、城镇燃气以及地铁运营等6个领域,接入供水水压、出水水质、燃气压力流量等核心指标数据149类2.49亿条,全天候动态感知城市重要基础设施运行状态。
“两年前我们就启动了‘美丽杭州迎亚运’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行动。”林炳达介绍,行动最终实现了五个目标:“席地而坐”的卫生环境、“杯水不溢”的通行环境、“水墨淡彩”的夜景环境、“满城飘香”的园林环境和“宋韵钱塘”的人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