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如何以更高水平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服务回答好“引领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时代命题,高等教育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从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到2020年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高校,再到2022—2024三年蝉联CNUR中国民办大学第一……重庆移通学院不断累积着办学厚度,延展着办学深度,刷新着办学高度。
新时代新征程,重庆移通学院锚定“信息产业商学院”办学定位,致力于建成以新工科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为优势、以“工科+商科+艺术”相融合的中西部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致力于成为双一流之外的首选大学。
创新人才培养特色
多个“国字号”招牌构筑质量生命线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重庆移通学院回应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要求,创新“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信息产业专业技术背景的高情商经营管理人才,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构建起高校、地方、产业、人才多方共生、共兴、共强、共发展的创新生态格局。
“做教育,最终还是需要理想主义和情怀。”这是重庆移通学院董事长彭鸿斌博士办教育的初衷。办学以来,学校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差异化人才培养为战略定位,积极探索多元创新的育人举措,创新构建了“四位一体(完满教育、通识教育、商科教育、专业教育)双院制(生活在书院+专业在学院)+特色课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较强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竞争优势的高情商、懂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打造“全国非艺术院校最艺术的大学”“全国非体育院校最体育的大学”。学校将极致的完满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脚点,构建“社团活动、志愿服务、艺术修养与实践、竞技体育”四个板块的素质教育育人体系,以志愿服务活动、公共艺术课程、竞技体育项目开展综合性实践性素质教育助力学生习得“社会能力”,踏出中国大学素质教育排头兵的铿锵足音。充分的通识教育、基本的商科教育、必要的专业教育和全员书院制,独特的特色教育、国际教育学院本硕直通,让学生恣意成长。
紧密对接战略发展前沿,持续优化专业布局。学校新增翻译、网络与新媒体、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影制作、区块链工程、健康服务与管理等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经、管、文、艺五大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状态数据(本科)中,重庆移通学院以总分54.53分,跃居重庆市民办本科高校第一。
建设全员书院制大学,国内首批实施全员异科导师制。学校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书院,主张“生活在书院+专业在学院”的双院制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家文化、领导力、连接点”三核驱动,为学生创造社区共享与朋辈互动的新圈层。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组建名誉院长、发展导师、项目导师、异科导师、就业导师等固定导师团队,学科导师、学生交叉融合,形成多学科融合式育人。特设党团组织,党的精神谱系进书院,铸魂育人。
持续擦亮特色教育名片,多项“唯一”铸就人才成长舞台。全国唯一拥有“双体实训”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双体软件精英产业学院;全国同类高校中唯一要求全体学生学习创意写作、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相关课程的创意写作学院;中国大学首创的电影评论中心、科幻学院,培养全校学生表达、审美和创造力;精心打造名家大讲坛,成为中国讲座最多的大学;淬炼领导力训练营、冲突营销精英班、电影商务路演等多个特色育人项目品牌成熟、西部领先;钓鱼城国际音乐节、钓鱼城大学生中文创意写作大赛、钓鱼城全国大学生影评大赛、“古剑山”全国大学生网络攻防大赛、全国中小企业品牌营销案例征集公益大赛、百万钓鱼城科幻大赛、中德国际教育论坛等多个特色举措已成移通名片,影响深远。
持续深化产教融合
立足本土服务发展做强应用支撑
高等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位一体”战略的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实现“四个面向”重任的战略力量。
今年6月,重庆移通学院与綦江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公共安全大数据安全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提前通过验收,这是全市公共大数据领域首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也是全国民办本科高校中唯一一个省部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
通过前期3年的建设与运行,实验室结合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现状,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良好科研生态,培育形成“高等院校—实验室—孵化器—产业园”的全链条产业育成体系,建立数据安全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化新模式,依托地方政策、行业技术和市场资源,积极引领和推动关键技术成果的应用转化和产业化,对綦江区学术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众多贡献。
今年10月,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携手共建“产学研用数智联合创新实验室”,围绕关键技术领域,开展前瞻性、创新性的研究与技术研发,加速科技成果向产业价值的转化,为数字重庆建设贡献力量,培养新时代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紧贴地方,服务发展,始终贯穿在重庆移通学院的前进步伐中。学校面向成渝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服务于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以及綦江区“西部信息安全谷”建设,与国科大重庆学院共建“卓越工程师班”,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凝聚更大服务动能。
今年11月,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教育强市区县行”政校企产学研合作对接会上,学校分别与綦江区人民政府、重庆荆江汽车半轴股份有限公司签约,深刻体现了教育资源与地方产业需求、企业创新动力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学校先后挂牌奇安信网络安全产业学院、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学院、数字动画制作产业学院、智慧通信现代产业学院、国际数字贸易产业学院等10多所产业学院,实现产业与人才深度结合,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立足本土文化发展,建设钓鱼城科幻学院、钓鱼城研究院、瀛洲科幻学院、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钓鱼城城市化研究院等,将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紧密结合。
设立音乐剧产业学院,将地方素材引入戏剧创作,《王良军长》等剧目获得巨大反响;与国内顶尖品牌咨询机构——叶茂中营销联合成立冲突营销学院,创新新商科模式,发掘天府可乐、合优网等本土中小企业案例,进入清华大学中国工商管理案例库,进全校学生课堂。
向着建设办学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目标,重庆移通学院还将以多元平台为基础,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有影响力的人才培养基地、科研基地,着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为重庆市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撑。
完善就创服务体系
高质量就业率居全市本科高校前列
就业一头连着家,一头连着国。
在重庆移通学院看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而言,“充分”就是要千方百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扩大就业容量;“高质量”就是要增强就业的适配性稳定性,让就业者更好地安其岗位、乐其职业。
重庆移通学院构建制定“2385”及八位一体板块联动式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学校构建全面且完善的就业创业体系,设立就业创业工作网格,覆盖全校所有职能部门;优化就创指导与服务,提升师生专业能力,整合校友导师、企业导师、校内导师及校外导师资源,实施全生异科导师制度;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与岗位质量。
此外,学校依托学校独有的书院空间,建立一站式职业能力训练工坊,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制定《校长书记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方案》,精准高效地开展企业访问与岗位拓展。通过高频次、分层次、分类别的校园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就业机会。
办学以来,学校累计毕业生7万余人,就业主要分布在通信、制造、软件开发等信息产业相关行业,基本实现对口就业。移通学院不仅是学子们梦寐以求的地方,更是广大用人单位争相招募人才的“香饽饽”。
学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常年位居重庆市本科高校前列,同类民办高校第一,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居重庆市本科高校前列,荣获多项就业创业工作荣誉,被市教委推荐参评全国优秀单位,是其中唯一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三高一广”特点,即用人单位满意度高、学生落实率高、起点薪资高和就业前景广。
学校高质量就业工作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中共中央党校超越之路课题组将其作为典型案例纳入了新课题——“教育文明新形态的有益探索”的专项研究范畴。央视《焦点访谈》采访报道学校就业创业工作,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毕业生黄雁、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杜娟等在学校提供的就业创业资源扶持下,利用书院等空间,合作创办科技公司和工作室。
张平 苏述庚 周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