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科学教育之光 铸就百年名校辉煌
第014版:强国建设 教育担当——全面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看落实
上一版 下一版 
闪耀科学教育之光 铸就百年名校辉煌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1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碚区朝阳小学
闪耀科学教育之光 铸就百年名校辉煌

  2024年5月13日,北碚区朝阳小学第33届科技节开幕暨“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启动仪式举行

  李惕碚院士和朝阳学子合影

  学生展示科学获奖作品

  今年9月9日至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明确,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培养创新人才,以创新驱动发展,其起点在中小学的科学教育。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校(以下简称“朝阳小学”)积淀百余年深厚的文化底蕴,牢记“良师兴国,学子振邦”的办学宗旨,以家国情怀为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亮“创造教育、创新学校”,先后培养了5名院士、百名科学家、上万名科技工作者,为国家输送了一代代兴国安邦的创新型人才,打造了一所小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样本。

  新时代新征程,朝阳小学借助入选“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之机,充分发挥国家实验校之责,担当起培养国家所需的创新人才的责任,通过传承一种文化,培育一种精神,撬动一个支点,营造三个空间,努力擦亮“创造教育、创新学校”学校品牌,不仅让科学教育闪耀着耀眼的光芒,而且以坚实的朝小实践夯实后备人才“基座”,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传承一种文化

  家国教育之线串起科学教育明珠

  朝阳小学,这所有着158年办学历史的百年名校,始终秉承“良师兴国,学子振邦”的办学理念,深耕“家国教育”,将“家国教育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主轴线,“科学教育”作为“主轴线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快速发展并不断迭代。

  科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文化。朝阳小学将学校文化融入科学教育中,聚焦“人”的发展,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厚植家国情、砥砺强国志、力践报国行,培养具有教育家精神的创新型优秀公民。

  传承百年文化传统,厚植浓浓家国情怀,朝阳小学以培养科技拔尖人才为宗旨,追梦教育强国之路。在传承创新中,整体规划科学教育课程。在家国文化引领下,以“家国教育课程”为重心,实施文化育人、课程育人,落实“家国情、担当力”课程目标,强力推进科学教育,开启科学教育新研究,力图让科学之光照亮求真创新之路,以深化科学教育改革创新作答“科学加法”。

  培育一种精神

  “身边的榜样”点燃学生科学之光

  科学教育是育人与育才相结合的教育。科学教育不是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科学家,但所有学生都必须具有科学家精神。朝阳小学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科学教育更增添了温度。

  学校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系列活动课,学生提前约课,通过“科学大讲堂、在科学家身边成长、与科学家一同研究”等多种活动课程,培植科学教育良田沃土,构筑少年科学家成长乐园。

  丰富的院士校友资源,不仅是百年朝小的荣耀,更是朝小孩童的“明灯”,在学校举办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讲座、对话活动中。校友中国科学院航天科学专家李惕碚院士、世界著名动物脊柱研究专家张弥曼院士回到学校,讲述成长故事、科研趣事,分享自己钟情科技事业、执着追梦圆梦的历程……一个个震撼人心的科学家故事,一次次推心置腹的畅谈寄语,将热爱科学的种子埋进学子们心中,也让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穿越时空,赋予当代青少年力量。

  为了让学生追星科学家、成为“小院士”,学校聘请科学家、院士进校园做科学教育顾问,让学生零距离与科学家们接触,在科学探究的同一个学习空间里,感受科学家的精神与品质,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式。

  以身边的榜样力量点燃学生科学之光,以楷模的大家风范激励奋进之路。朝阳小学鼓励师生通过主动讲、亲身演等方式,讲好科学家故事和中国科学发展故事。“科学家故事”午间故事讲演成为师生的大舞台,德育处先行培训、统一安排,师生化身“科学故事主播”轮流讲故事,励志激昂的动情讲述激荡整个校园,潜移默化中感染着更多学生不断厚植爱国情、激励强国志和报国行。当学生怀抱着这份历史使命感投身到科技学习中去,内生动力无疑持久而有力。

  撬动一个支点

  学科融合打造全学科科学教育新模式

  “科学教育不是科学知识的简单传授,不仅仅要重视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更要重视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注重科学思维方式的习得。”朝阳小学党总支部书记赵铭表示。

  大气压强的力量为什么那么大?里面有什么科学秘密?简单的筷子,居然也可以搭建出坚固的桥梁!课堂中孩子们提出的一个个问题,是向科学世界发出的探寻,是好奇心、思维力被激活的课堂闪光点。

  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科学一门课的事,而是全学科共同参与的教学改革,为了让所有学科课堂都具有科学思维的星光,学校注重分科与融合相结合,赋予科学教育深度。以“课堂教学”为支点,以科学课为核心,撬动全学科课堂教学变革。创新出全学科科学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为创新、创造而学”。

  各学科组教师围绕分科研究,聚焦“思维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科学探究式学习”开展课题研究,根据各学科不同的特点和核心素养,探究学科教学中的科学教育新路径。

  改变在一节节课堂发生:语文课上,利用思辨性课程群探索“思维导图学语文”“辩论性教学”等教学法。数学课上,探究数学课如何发展数学思维,培育科学精神,利用数学文化课、数学家故事等培育人文精神。通过数学游戏训练学生科学素养,“数学华容道”“魔方”等游戏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等。体育课上教师们树立科学体育观,培养学生科学运动的知识与素养,引导学生执着的探究精神。科学课上,实施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打破固有的分科而教的教学理念,增进学科间的彼此渗透,学校深化学科融合研究,探索“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实践与探究力。

  融合碰撞出创新火花。数学与科学融合的《包装中的学问》,通过数学计算,探究包装纸的巧妙使用,培养思维力的同时培养节约好习惯。科学课《声音》与音乐、语文融合,探究声音的来源、声音产生的原因。通过制作乐器探究声音的大小、强弱中声音的美妙,并用语言描述。

  值得一提的是,朝阳小学倡导创造性学习,以创意教学为切入点变革教学方式,探索了多项创意教学法,小导师导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育戏剧教学法,让科学现象在生动的对话和表演中再现……由兴趣牵引的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科学创新的种子悄然间在一颗颗朝小学子心灵萌芽,茁壮成长。

  营造三个空间

  “教联体”让学生开门看世界

  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强调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工作方式。要推动各地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

  国家有所呼,学校有所应,朝小显担当。

  学校在科学教育工作中,协同“校—家—社”三空间,组建“教联体”育人网络,开展了学域的重构探索:破教室固定化,立空间育人新概念,形成育人与育才双螺旋“三空间”的科学教育“开门课程”体系。

  校内,打造“科学微站馆”课程。学校聘请退休的院士、科学家当顾问,联动市内科研机构,建设校园科学微站馆,研发校内场馆课程,推动一门课程转向“完整生活”,一本教材转向“整个社会”。

  学校与国家电网合作,兴建了太阳能光伏电站。在校园安装上百块太阳能电板,所发电能并入国家电网,实现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能源向经济的转变。据此开发光伏电站新能源课程,学生了解光伏发电原理,学习有关太阳能的科学知识,记录和分析相关数据,感受新能源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影响。与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合作,开设“红领巾气象站”实践课程,形成了融实验和学习为一体的校内气象站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学科体验,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2015年中国气象局授予学校“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称号。与西南大学蚕学宫的蚕学专家合作,设立了“蚕学馆”,实施了“蚕学”系列课程;与北碚中医院、重庆市中医药研究院协同,建起了“中草药微场馆”,开展中医文化进校园活动课程。科研团队带领孩子们探究科学种植中草药的方法、认识中草药、辨别中草药的药效。

  家庭里,开展有益有趣科学课程。学校变革家庭学习场域,调动家长内驱力,用“家庭科学空间”打造“家门口”科学教育阵地,推动科学教育走进千家万户。

  为了让家长有参与家庭科学教育的能力与意识,学校精心组织全员培训。为了提升家长的参与度和参与质量,学校设置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组织班级家庭科学阅读亲子分享活动,开展系列家庭科学实验、假期亲子同伴共同完成的科学小实验。“酷暑与生物”“从古代四大发明看现代科技发展”“中国年的年文化探究”等假期跨学科项目化家庭作业,让孩子脱离机械的题海训练,享受探索之趣,学习之乐。家庭创意劳动课程,如创意收纳衣柜、创意设计家庭阳台或墙面、创意烹饪等,无不让科学浸润家庭,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有科学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校外,定制研学旅行课程。学校充分利用市内各个场馆资源,制定了场馆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馆校师资共用、课程共研。

  学校变革育人方式,着力探究跨学科项目化研学旅行课程,与场馆、社区共同开发了多彩研学旅行课程。走进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研大自然之奇,探自然生物之趣;走进新能源工厂,研新能源之旅,探新能源汽车之创;走进北碚金刚碑、偏岩古镇,研古建筑之美,探古镇文化之源;走进重庆主城,研桥都之特,探路桥之妙;走进重庆湿地公园,“研湿地园区之谐,探生态环境之秘”……每个活动中,学生带着问题和探究项目走进场馆、基地,在参观、听介绍、观察、访问、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解决问题,形成新认知、新的知识体系。近距离感受了技术的进步以及科技进步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育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社会责任感,培养跨学科综合素养。有效落实了“家国情、担当力”课程目标。

  从一个场馆到一个社区,再延伸到海外,朝阳小学联动国际教育链,定制校外旅行课程,推动一所百年名校走向世界舞台,先后与韩国、日本、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中小学开展科普交流活动,孩子们走进新加坡醒南小学开展两校文化建设交流,走进韩国国家科学博物馆观看大型现场科学实验,走进马来西亚国油科学馆观看STEM科普视频,在日本亲身体验垃圾分类活动,到英国开展“走遍英国青少年国际教育游学”活动……国际科学盛宴让朝小学子在增强文化自信同时激发了创新活力。

  纷呈的馆校社多向联动的科普活动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创造”,广阔而多元的学习场域让学生学得轻松,思维更加活跃,创想层出不穷。

  不难发现,“科学育人三空间”早已成为学生科普教育、科学探究的时间空间。朝阳小学围绕学生在校内外学习生活的时间轴和空间场,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条件保障,凝聚起了“人人、事事、时时、处处”育人合力。校、家、社三力齐发,开发与实施了学校科学教育校本特色课程,走好了新时代科学教育创新之路。

  时光镌刻不凡,奋斗书写奇迹。前行道路上,朝阳小学正不断扩充科学教育的高度、深度和广度,让热爱科学、乐于创新成为自觉行动,为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贡献朝小力量。

  科技教育成果显著 科学道路星光闪耀

  •学校先后被确立为中国教育学会创新型学校、中国青少年太阳能研究基地、中国教育学会与知识产权局的创新型学校、重庆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等,获得170余项荣誉称号。

  •历届学生在各级各类小发明、航模、无线电测向、编程、科技创新大赛等竞赛中成绩斐然,获奖达3260人次。

  •获亚洲机器人大赛银奖、宋庆龄发明奖金奖、全国小科学家竞赛金银铜奖共计370余项。

  •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区长奖25人次。

  •与全国各地的学校交流、讲座1600余场。每年有几十个采访团来学校交流分享。

  周珣 胡忠英 图片由北碚区朝阳小学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