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王亚同)“祝贺陈玮玥、李汶亭等同学,你们对修订《重庆市法律援助条例》提出的立法建议,被市人大常委会采纳,真了不起!”10月24日,听到表彰通报后,重庆市璧山中学校的一群高中生沸腾了。高中生提出的立法建议被采纳并写入法规,在重庆地方立法实践中还是首次。
当天,沙坪坝区中心湾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有关负责人来到学校,对提出立法建议并被采纳的学生进行表彰。不久前,《重庆市法律援助条例》经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经确认,璧山中学校18名同学通过中心湾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提交的11条立法建议,被市人大常委会采纳并写入条例。
参与立法,以前对高二学生李汶亭来说,是件遥远的事,如今她有了切身感受。她和同学陈玮玥、伍彦南等提出关于法律援助经费保障应“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的建议,被采纳写入法规。“课本上的理念照进现实,大家对民主立法的认识更加深刻,对法治的信仰更坚定了。”李汶亭说。
璧山中学校思政老师伍贤娜说,此次获表彰的同学都是2005年以后出生。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对公平正义有着朴素的追求,提出的建议更纯粹、新颖。
高中生何以参与立法?相关建议如何写进地方性法规?这要从半年前说起。
今年4月,伍贤娜带领学生来到中心湾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上“行走的思政课”,他们体验了立法意见征询的流程,并模拟对川渝协同立法项目《重庆市法律援助条例》提建议。不久后,条例修订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修改建议。为广泛反映民意心声,8月26日,中心湾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首次跨区,走进璧山中学校开展立法意见征询。
意见征询中,黄雪莉等立法信息采集员引导这些高中生广泛收集素材、规范文本书写,为立法提供青少年群体的建议。最终,经学校和立法联系点讨论修改,从120条建议中,汇总梳理出79条,上报市人大常委会。
其中,针对修订草案中法律援助补贴支付等情形,陈湘湘、吴晨菲等同学建议在“全额支付”前加上“及时一次性”,以避免出现拖欠情况。刘诺伊与同学们就法律援助对象范围进行探讨,建议新增“孤儿”群体。最终,11条高质量建议被法规采纳。
“青少年亲历法规诞生,在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如何实现中,增进获得感认同感。”中心湾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负责人张义清表示,希望通过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更多人关注和参与立法,让普通人的声音和主张被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