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重庆卫生健康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勇于担当、苦干实干,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今年国庆前夕,记者走近3位重庆卫生健康系统离休干部,倾听他们的故事及他们眼中重庆卫生健康事业的变化。
力飞(106岁):
如今还在关注卫生健康领域消息
“这不是《老同志生活》吗?我平时很喜欢看。”9月24日上午10点过,在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家属区的一栋老房子里,106岁的力飞接过家属带来的两本杂志,一下就念出了封面上的书名。
学通信出身的力飞,曾抄收日本投降的重要电讯,后来,她又“转战”卫生系统。
“我本来姓高,最早的名字叫高成璋。”老人的语速很慢,讲述起她年轻时的经历。
1918年农历四月,力飞出生在湖北枣阳一个书香门第。“七七事变”后,正在读高中的力飞和许多青年一样,满怀报国之志,一心向往革命圣地延安。
1938年夏季,力飞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陕北公学正在招生,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抗战。
“到延安去!”力飞说服母亲,冲破重重险阻,和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名青年学生一起抵达延安。
最初,力飞就读于陕北公学关中分校,因成绩优异,被选送进八路军通讯学校,毕业后还在研修班学习了半年。
1941年,力飞被调到《解放日报》社做无线电报务工作,负责国际新闻电讯稿的收报。
参加革命后,她把名字改成了高力飞,后来大家都喊她力飞,于是她干脆以“力飞”作为自己的常用名。
1945年8月10日,领导对力飞说,当天由她值夜班。当时力飞就有一种预感:这个晚上可能会有重要的新闻传来。
果然,一条来自国外媒体的急电出现。力飞全神贯注地记录着电文,整条新闻抄收完毕后,新闻内容让她震惊:日本投降了!
那一刻,力飞感觉到热血“哗”地一下激涌起来,她立刻将抄报纸递给有关同志。很快,这份举世瞩目的电讯稿被迅速译出:接受波茨坦宣言,日本无条件投降!
力飞抄收的这份电讯稿,立刻被新华社播发,特大喜讯像风一样在延安传开,并传向全国各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力飞随丈夫从东北到了北京,又从北京来到重庆。她先后在重庆市委宣传部、市第四人民医院(现重医附二院)、市卫生局(现市卫生健康委)工作,并于1972年退休(1979年改为离休)。
力飞的六女儿胡小梅说,母亲行事从不张扬,常常教育7个子女说,在自己擅长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国家的最大贡献。
“虽然母亲年纪大了,但她对卫生健康领域的消息特别关注。”胡小梅说,此前,力飞患上骨质疏松,摔倒过几次,就医时看到如今医院宽敞明亮的环境,老人十分欣慰,连连夸赞“医院好了,技术也很好”。
“我在手机上就可以预约明天的号”“去医院看病不用带以前的检查结果,医生直接在电脑上就能查”……老人在听家人分享这些消息时格外认真。她说:“我相信,老百姓的健康会越来越有保障!”
张培林(94岁):
曾在工人疗养院工作多年
身着土布军装,脚穿黑色布鞋,脸上还带着稚气……在张培林的相册里,有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那是75年前,他刚来重庆时拍的。
在“把胜利大旗插到西南去”的号召下,1949年,年仅19岁的张培林随西南服务团四支队从南京启程,跋山涉水,几经辗转,来到刚解放的重庆,从此在重庆扎下了根。
抵达重庆后,张培林被分配到西南劳动部从事人事工作,1953年调到西南第二工人疗养院。
“那时一批工人疗养院在全国各地陆续兴建。”张培林说,他所在的西南第二工人疗养院,位于背山面水、山清水秀的南温泉,能容纳大约两三百人疗养。疗养院以疗养为主、治疗为辅,一些患有慢性病、职业病的工人在此得到有效治疗,身体慢慢恢复健康。
1954年,张培林被调到位于北温泉的四川第四工人疗养院,直至1959年离开。
“后来,工人的工作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很多工厂也有了自己的医院和休养所,工人可以就近享受休养。我离开后不久,许多工人疗养院都因完成使命停办了。”他说。
1962年至1984年,张培林在重庆市卫生局工作,之后,他又调任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现合并为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直至1991年离休。
“我刚到三院时,院里只有照光机。20世纪90年代后,CT、核磁共振、彩超等先进医疗设备都陆续添置起来。”张培林回忆道。
不仅是硬件设施。过去,重庆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以中专生、大专生和本科生为主,且中专生占多数;从20多年前开始,则以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为主,各大医疗卫生机构引进大量高学历人才,大大提高了全市医疗卫生水平和质量。
“如今,全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6岁,相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均寿命的35岁,增长了一倍还多,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而重庆人均期望寿命更是达到了79.39岁。”张培林感慨道,这体现了75年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巨大进步,人民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国家越来越强大,我们的生活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张宾(93岁):
见证重庆职业病防治从无到有
9月19日,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家属院里,93岁的张宾家大门口、客厅电视机旁、沙发周围,都插上了五星红旗和党旗。“我的生命、知识都是党给我的,我会永远跟党走,努力解除老百姓的病痛。”这是老人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
1931年,张宾出生在湖北钟祥。“1948年,襄樊战役爆发,17岁的我跟全班同学一起参军,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部队成立中原卫生部直属医院,我被安排到直属医院二所担任卫生护理员。”张宾说。
淮海战役结束后,张宾所在部队辗转安徽、湖南,随着第二野战军女子大学的建立,他所在医院被改编成该校直属医院。1950年,在红岩村成立了西南人民革命大学,第二野战军女子大学直属医院被改编为西南革大医院,后来又改成中共中央西南局党校医院。1954年,医院整体移交给重庆市卫生局。
1957年,为支援国家三线建设,綦江成立三江钢铁厂,需要医院,张宾所在医院又整体搬去三江镇,次年更名为重庆三江钢铁厂职工医院(以下简称三江医院)。
彼时,三江医院不仅要服务三江钢铁厂的职工,还要服务周边数万群众。三江镇周围厂矿企业特别多,三江医院因此在各类职业病防治中扮演重要角色。
1971年,医院接收到一位因机械操作失误,导致左手断肢的患者。当时在全国,断肢再植手术只有上海在1963年做了第一例。在张宾的组织下,数名医务人员精诚协作,成功完成全国第二例断肢再植手术。后来,他们陆续又做了6例,技术水平全国领先。
“经历战争,见过生死,我明白人的一生要有一种东西支撑,那就是信念。我希望尽我所能救治更多病人。”张宾说。
1980年,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劳动保护和职业病防治的号召,重庆迫切需要一家医院牵头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
“我们医院来!”张宾说,“党和国家需要,就应该义不容辞。”
当年,三江医院更名为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张宾带领团队率先在全市范围内推动厂矿企业职工建档建卡工作,为职工建立详细的健康档案,针对有毒有害工种职工,还设立健康卡片。
同时,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职工体检活动,确保职业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乡镇企业劳动卫生条件相对落后,职业病防治任务艰巨。那时,我带队对乡镇企业职工的健康状况及劳动卫生条件进行调研,为乡镇企业职工的健康档案建卡。”张宾说。
不仅如此,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科研学术活动,鼓励医务人员探索职业病防治新理论、新技术,目前已能有效诊断10大类132种法定职业病。
“现在,重庆报告职业病数量逐年减少,全市新增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数十家,说明我们技术服务能力增强,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得到提升。”张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