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 重庆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第015版:敢为人先重庆城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山清水秀 重庆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9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清水秀 重庆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陈维灯

  蓝天白云下的北碚区缙云山绿意盎然,与远处的嘉陵江和城区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摄于2024年3月25日)特约摄影 秦廷富/视觉重庆

  工作人员在长江巫峡水域打捞清理漂浮物。(摄于2024年8月8日)特约摄影 王忠虎/视觉重庆

  川渝开展禁渔禁捕联合巡查。(摄于2023年12月15日)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开州区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众多鹭鸟在湖中嬉戏。(摄于2024年9月7日)通讯员 王晓宇 摄/视觉重庆

  长江奉节段展现出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壮美画面。(本报资料图片) 特约摄影 王正坤/视觉重庆

  已关停的重钢老厂区。重钢集团在主城区的生产线全面关停,标志着主城区环保搬迁取得重大成效。(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一城山水韵,千载巴渝风。

  具有三千年悠久历史的重庆,既拥有集山、水、林、泉、瀑、峡、洞等于一体的壮丽自然景色,又拥有融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于一炉的浓郁文化景观。

  然而,重庆也曾因严重的工业污染而成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一度被称为“雾都”。

  50年前,一批从各部门派调而来的工作人员,在文化宫借了几个房间,用纸板隔成几间简陋的办公室——原重庆市环境保护局由此成立。

  随后,开展了嘉陵江重庆城区段水污染等一系列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全市第一个《工业“三废”重点治理项目计划》和《重庆环境保护十年(1976—1986年)规划纲要》,开始大力推进工业污染整治。

  重庆先后实施了烟尘控制区建设、民用气化工程、餐饮业推广清洁燃料、主城区“清洁能源”工程、“五管齐下”净空工程等,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提升,逐渐甩掉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两顶“帽子”。

  如今,重庆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水更清,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已连续7年保持为Ⅱ类,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全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山更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06%,10个石漠化重点治理区县平均森林覆盖率达到60%;

  天更蓝,连续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20天以上,连续6年无重污染天气。

  如今,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人心——

  从“建设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到“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保护与转型相得益彰;

  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牢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庆一体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九治”,努力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城乡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思想上的深刻变革印刻在头脑中,体现在行动上——

  坚持全面治水治气治土,严格落实河长制,执行长江“十年禁渔”,加强4012个入河排污口整治,从源头防控土壤污染,实现了重点建设用地100%的安全利用;

  坚持系统治山治岸,开展缙云山、铜锣山等山体整治,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加强长江岸线保护,建成“清水绿岸”河段400公里;

  坚持统筹治城治乡,立足于重庆江峡相拥、山环水绕的特色风貌,打造富有山城韵味的生态之城,结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100个巴渝和美乡村。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重庆创造了多个第一——

  1983年5月9日,重庆市被列为全国第一批组建大气环境地面自动监测系统的13个重点城市之一;

  2009年,重庆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管理中心成立,是国内成立最早的省级排污权交易管理机构;

  2020年,重庆在全国率先正式发布“三线一单”实施意见,以全市自然水环境流域和生态空间边界以及国土空间中的39个行政单元区划边界作为骨架,确定了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

  川渝首创跨界河流联合督察机制,在全国首创成立跨省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为川渝毗邻地区联合治水搭建了平台……

  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生态优势释放持久红利。

  9月的缙云山,林海苍茫、奇峰耸翠,无声诉说着践行“两山论”的发展故事。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无序开发、管理滞后等原因,缙云山出现了私搭乱建、违规经营农家乐及酒店、“蚕食”林地等问题。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018年以来,缙云山累计拆除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62万平方米,269宗突出环境问题全部清零。

  现在的缙云山,山清水秀。坐拥绿水青山的村民们,日子越过越红火。

  实践证明,绿水青山是发展的“最大本钱”。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重庆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践行绿色发展,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未来,重庆将坚定不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生态环境建设的第一

  1983年5月9日,重庆市被列为全国第一批组建大气环境地面自动监测系统的13个重点城市之一

  1988年,国家环保局正式确定重庆等18个城市实施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试点

  1999年12月2日,金佛山自然保护区顺利通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成为全市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9年,重庆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管理中心成立,是国内成立最早的省级排污权交易管理机构

  2010年11月,重庆在全国率先批准实施《重庆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与行动计划》,这是首个省级政府出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

  2011年9月22日,重钢集团在主城区的生产线全面关停,标志着主城区环保搬迁取得重大成效

  2017年12月,重庆在全国率先建立三级“双总河长”架构,建立了市、区县、街镇、村(社区)四级河长体系

  2017年12月,重庆在全国率先启动林长制试点,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林长+网格护林员”的林长制责任体系日趋完善

  2020年,重庆在全国率先发布“三线一单”实施意见,以全市自然水环境流域和生态空间边界以及国土空间中的39个行政单元区划边界作为骨架,确定了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

  2020年,川渝首创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合作机制,目前该机制已延伸到滇黔川渝湘豫等六省(市),纳入国务院印发的危废改革方案,入选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双城经济圈18条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资料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