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白到彩色 影像记录巨变
第007版:“重走重庆解放之路”|建政②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从黑白到彩色 影像记录巨变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9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黑白到彩色 影像记录巨变

文/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李晟

  1949年重庆主城全景。(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2024年9月4日,重庆夜景。特约摄影 张坤琨/视觉重庆

  1949年11月30日,刘邓大军渡过秀山洪安清水江场景。首席记者 龙帆 翻拍/视觉重庆

  2024年8月21日,秀山县洪安古镇边城景区,游客们乘坐拉拉渡,体验古朴的渡船方式。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解放军摧毁蒋介石拱卫重庆最后一道白马山防线后向重庆进军。(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2024年3月30日,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全线最长隧道—白马山隧道贯通。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中国人民解放军乘岷江登陆艇于1949年12月8日9时50分抵万县市。(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2024年2月11日,万州区红花地码头美食文化街,市民正在沐浴阳光、享受亲水生活。特约摄影 冉孟军/视觉重庆

  西南服务团后续大队从南纪门入城。(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渝中区,众多游客在十八梯观光游玩,品尝美食。(摄于2023年10月1日)首席记者 龙帆 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75年前的11月30日,重庆解放,无数先烈为迎接这一天的到来,抛头颅、洒热血。

  75年后的今天,这片到处都书写着英雄故事的红色土地,早已“日月换新天”,重庆人民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绘就一幅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壮阔画卷。

  回溯来路,一幅幅从黑白到彩色的新老照片,忠实地记录下了这座城的沧桑巨变——画面虽静默无声,但对比却振聋发聩。

  75年前的11月7日,解放重庆的第一枪在秀山打响。为了让解放军大部队能顺利渡过清水河解放重庆全境,11月8日,秀山解放的当天,在工兵部队的指导下,洪安百姓一呼百应,撑木排、送木板,在洪茶渡口上搭起了一座可供四路行军的大浮桥。

  75年后的今天,当年硝烟弥漫的洪茶渡口,已经变成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在洪安古镇边城景区内,一艘艘传统的拉拉渡在河面上来回忙碌着,带领游客感受古朴的渡河时光。

  随着秀山的解放,人民解放军开始挥师西进,势如破竹,连战连捷。

  75年前的12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24师和湖北省军区独立1师在万县(现万州区)杨家街口码头会师,民众沿街欢迎解放军入城,接管政权。从此,万县人民结束了近百年来饱受欺凌、饱受奴役、饱受侵略的屈辱历史,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75年后的今天,当年的杨家街口码头已变身为一个个亲水空间,市民能够近距离尽享长江的绝美风姿。

  这样的巨变,也在武隆白马山发生着。

  75年前的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在武隆县(现武隆区)白马山爆发战斗,最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胜利,为解放重庆及全川打开了通道。

  75年后的今天,当年在国民党军队眼中的天堑已变通途——2024年3月30日,历经1270天日日夜夜的连续奋战,全长13407米的白马山隧道顺利贯通。

  天堑变通途的不仅只有白马山。2023年,重庆917公里在建高铁加快建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142公里,三峡水运新通道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重庆新机场选址正式获批。

  从1949年11月7日解放秀山县城,到解放军先头部队进入重庆市区,重庆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75年前的12月1日,“抗战胜利纪功碑”上升起了迎接解放的第一面红旗,重庆市民组成了大大小小的队伍,敲锣打鼓,庆祝古城的新生,整个山城沉浸在沸腾的欢乐之中。

  75年后的今天,昔日的“抗战胜利纪功碑”早已更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以纪念全中国人民的解放。以它为中心修建的步行街,成为了中国西部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也是重庆最具代表性的购物和娱乐区之一。今年的“五一”假期,解放碑商圈迎客450万人次,日均客流同比增长5%,美团数据显示,其消费热度排名全国第一。

  未来,重庆将围绕国际消费资源集聚地打造,持续加大首发经济、首店经济发展力度,积极引进更好更丰富的首发活动到重庆举办,大力引进更多更优质的国内外知名品牌来渝发展,以此有力支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