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带领同学们以演奏打击乐器的形式感受“生命的律动” |
|
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施洋以音乐的形式讲述老一代西迁专家爱国奉献的历史 |
|
大学城树人小学的学生以画作分享对于生命的感悟 |
“青春思政”是重庆高新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点举措,贯通党建、团建、队建全过程,根植课程、课堂、实践全方位,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路径。去年12月,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重庆高新区融媒体中心联合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陆军勤务学院、重庆医科大学等8所高校成立“青春思政”共同体。
“青春思政”共同体有效利用了大学城高校云集的优势,让辖区的大中小学生共享思政教育资源。9月20日上午,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施洋在重庆大学城树人小学为五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具有医学特色的“特殊思政课”。
张施洋通过“无私奉献的伟大”“社会支持的力量”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3个板块,紧扣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了重庆医科大学创校先驱爱国奉献的故事和自己在“由医生转为思政教师”过程中对于生命的思考,特别是在面对器官捐献者时的心灵触动,进一步传达了“仁爱生命、致敬奉献”的深刻意义。这种通过个人经历讲述,引导学生互动的方式,既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又展现了思政课的大视野。
课堂上,张施洋还以弹奏吉他、带领同学们演奏乐器的形式,让小学生们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学生们通过这次体验,深入理解了生命的美好与坚韧,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珍爱生命、爱国奉献的情感。五年级三班的学生王珺涵表示:“生命有时快乐,有时悲伤,但我们必须珍惜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鲜活的。”
本次活动是重庆高新区“青春思政”共同体建设的一个缩影,是重庆医科大学携手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区公共服务局、大学城树人小学共同探索和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益尝试。
重庆大学城树人集团校长王睿科表示,“生命教育”是时下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种有趣的思政课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珍爱生命、厚植爱国情怀,感悟医者仁心和科学家精神,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学校积淀的丰富思政育人资源及深厚医学底蕴让学生们感受和体验到了思政课的魅力。”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磊表示,未来将加强校际合作,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纵向有序衔接、横向有效贯通,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水平,响应教育部“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号召,培养爱国爱党、担当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的思政课需要结合时代,融入社会,才能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相向而行。为了开拓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高新路径”,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重点打造了“青春思政”共同体建设项目,把“青春思政”作为新智慧教育的首位党建德育品牌在全域落地,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建设“大课堂”,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王静 郭雨嫣 图片由重庆医科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