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大奖作品《江姐》又一次赴京演出。
谢幕时掌声经久不息,观众意犹未尽不愿离去……这是8月24日至25日,重庆市川剧院红色经典大戏《江姐》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演出的盛况。作为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主办的“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江姐》在京连演两晚,场场爆满。著名表演艺术家、“三度梅”得主(三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沈铁梅领衔的团队,将川腔川韵融入革命情怀,让“渝字号”精品在首都舞台再绽光彩。
“《江姐》的故事发生在重庆,用川剧这种典型的重庆文化符号在首都舞台讲述重庆故事,弘扬红岩精神,我们倍感荣幸。”沈铁梅说,自2018年问世以来,《江姐》已经演出了100多场,受到全国观众喜爱。
以《江姐》为样本,一部川剧经典之作如何在新时代常演常新,获得持久的舞台生命?《江姐》在京巡演期间,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出人出戏,戏曲领军人是剧种光大之魂
川剧《江姐》由阎肃同名歌剧改编而来,江姐一角由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领衔主演。作为近年来首屈一指的“渝字号”文艺精品,该剧跌宕的故事情节、浓郁的川剧唱腔、虚实结合的舞台设计、荡气回肠的情感表达打动了无数观众。2022年,川剧《江姐》斩获文华大奖,也是继2000年川剧《金子》之后,我市文艺界第二次获此殊荣。
“《江姐》的各个剧种各个版本,我看得太多了,但铁梅在川剧里的处理完全不一样,在我的戏曲美学认知里,她实现了一种颠覆性的创造性表达。不少演员在处理红色题材作品时往往偏重表达外部的强烈情绪,但铁梅在《江姐》里展示的是一种形体,既有力度又有分寸,举手投足皆是戏。”8月24日演出结束后,曲剧名家许娣既感动又激动。作为北京曲剧团首位荣获“梅花奖”的“老戏骨”,阅戏无数的许娣对《江姐》由衷赞美。
许娣很早就知道川剧,但第一次折服于川剧的魅力,是2000年观看赴京演出的《金子》。“当时不认识铁梅,只是在台下觉得这个小女子了不起,唱作俱佳,是舞台上会发光的演员。20多年过去了,《江姐》的舞台上依然洋溢着她对舞台的热情和对川剧的热爱,这些东西观众都看在眼里。”许娣强调,千百年来传统戏曲始终是角儿的艺术,“当然,好的导演、编剧等也很重要,但演员才是魂。”
“角儿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戏曲名家的标识度。”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晶同意许娣的观点。第一次看《江姐》的他坦言,用川剧艺术表现江姐这样的经典红色题材绝非易事,沈铁梅的表演细节饱满,神完气足,创造了传统文化和当代审美结合的佳作,“现场座无虚席,就是证明。”
张晶注意到,很多观众冲着沈铁梅而来,“名家的标识度意味着一定要有代表性的具有个人魅力的领军人,铁梅是全国仅有7人的‘三度梅’,她对于川剧的引领是一个剧种不断前进的关键,她和她的团队携手把川剧推向了一个新高峰。”
持续探索现代表达,红色经典也能时尚、当代且好看
“铁梅作为江姐的川渝老乡,由她来诠释这个人物非常贴切。一种符合现代审美的活态化的英雄形象,通过她的表演在舞台上成功地立了起来。”演出开始前,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著名导演田沁鑫特意赶到后台看望沈铁梅,“我曾去过渣滓洞、白公馆,红岩先烈的事迹让我非常感动,我在《故事里的中国》中也排过《烈火中永生》片段。用戏曲的形式讲述红色故事,要守住本体还要有创新演绎,非常难。”
《金子》是田沁鑫看的沈铁梅演的第一部戏。在这位早年以先锋实验性著称的艺术家眼里,川剧带着一种“山野之气”,表演泼辣、唱腔讲究,而且技术性很强,尤其是变脸、吐火等技巧,更让作为地方文化的川剧艺术辨识度极高,“川剧好听,就像麻辣烫一样,之前国家话剧院排演《苏堤春晓》时,请铁梅进行指导,加了一段川剧的帮腔,丰富了话剧的表现力。”
在田沁鑫看来,川剧《江姐》作为红色经典也能这样时尚、当代且好看,除了极高的名家标识度,也与立足剧种本体,在强化剧种自身艺术辨识度的同时,持续探索现代表达不无关系。
守正创新,在继承川剧传统的同时演好现代人
京剧、越剧、评剧、黄梅戏等剧种都有“江姐”形象,川剧《江姐》能独树一帜、自成风景,靠的是守正创新。就强化川剧剧种和地方文化辨识度而言,《江姐》唱腔中的川腔川韵与舞美设计中的朝天门、吊脚楼等巴渝特色元素相得益彰,塑造出别具川渝味的江姐形象。
在此基础上,沈铁梅也在思考,现代戏如何在继承川剧传统的同时演好现代人?于是观众看到了舞台上的众多创新,比如“狱中绣红旗”的经典场景,通过外化人物内心,以江姐和狱友手执黄色长绸舞来表现他们饱含深情穿针引线绣出五星的过程,体现出戏曲的高度写意性特征。
“川剧《江姐》这个戏讲的是重庆的故事、重庆的英雄,最初的编剧阎肃先生在重庆长大,现在的主演沈铁梅是地道的重庆艺术家,这个戏由内而外具有典型的重庆地域文化特征。川剧作为地方戏曲里的一枝花,《江姐》作为重庆文化一张名片,在新时代绽放出了独特的光彩。因为《江姐》,我们对川剧的未来有了更多期待。”张晶说。
记者手记>>>
名团名家名剧,为川剧保护传承破题
赵欣
“昆高胡弹灯”(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腔共和形成的川剧,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川渝地区共同的文化名片,凝聚着两地人民共同的文化记忆。作为川渝协同立法的重点项目之一,重庆市与四川省分别通过了《重庆市川剧保护传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与《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条例》,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
在此节点,川剧《江姐》又一次赴京演出,一票难求,大放光彩。专家们对此畅所欲言,某种意义上为川剧的保护传承工作打开了一种思路:要进一步强化名家标识度和川剧艺术的辨识度。
川剧是角儿的艺术,出人出戏的前提还是出人,正如已故著名戏剧家魏明伦所言:“新时代重庆川剧大发展的标志主要有两个:一是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沈铁梅在整个川剧界的领军人作用;二是经典作品《金子》的横空出世,为当代川剧树立了新的丰碑。”
具有70余年历史的重庆市川剧院,已经成为中国戏曲领军院团。院长沈铁梅以深厚的表演艺术造诣,跻身全国仅7人的“三度梅”之列,是当代川剧的一面旗帜。川剧《江姐》则以守正创新的戏曲表达,成为川剧艺术闪耀当代戏曲之林的名片。
对于重庆而言,我们看到名团、名家、名剧形成的强大合力,就找到了具有代表性的重庆文化符号,找到了重庆文化之于全国而言具备优势的领域。毫无疑问,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名团、名家、名剧正是文化强市的一个重要抓手。
在未来的川剧保护传承工作中,我们要更好地重视发挥名团、名家、名剧的优势,在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怀的艺术实践中,不断让传统戏曲持续释放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