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第010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8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这意味着党中央将进一步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制度保障,旨在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和完善制度体系,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如何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重庆日报约请了相关专家学者,撰写理论文章,现推出策划专版,以飨读者。

  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易淼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逻辑,应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从而通过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同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在顶层设计上强调对改革进行整体谋划、系统布局,深化多领域的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要紧扣宏观的所有制经济层面、中观的产业体系层面以及微观的企业模式层面,通过“宏观—中观—微观”系统推进和整体发力,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在宏观维度,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共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合力。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从宏观的所有制经济层面来看,要集聚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合力,共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方面,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大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要紧扣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促进国有经济存量资产盘活和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加强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领域的布局。在此基础上,推动国有经济继续在航天、深海、能源、交通等领域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在关键材料、核心元器件等领域实现新的重大突破,发挥好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排头兵作用。另一方面,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民营经济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引导民营经济对接新质生产力发展,积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迈进并持续深耕,不断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

  在中观维度,积极促进产业布局和产业分工优化,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好承载新质生产力。产业布局和产业分工优化,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实践路径,指向的是产业体系层面的生产关系调整,能够对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积极能动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积极应用科技创新成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更好支撑产业布局的系统优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现代化的产业载体。另一方面,要引导各地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不断形塑更加有序、更高质量的产业分工格局。在此基础上,通过产业分工优化加速推动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从而更好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变革。

  在微观维度,着力推动企业形态和企业组织变革,通过企业转型升级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企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受益者。企业形态和企业组织变革,都体现着微观维度的生产关系调整,能够更好适应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方面,要紧扣企业形态变革,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打造一批关键行业科技领军企业,更大力度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并按照新赛道、新技术、新平台、新机制的“四新”标准,培育打造启航企业。同时,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不断壮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另一方面,要以企业组织变革促进企业转型发展,进而以企业转型发展激发各类企业的创新动力,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此基础上,引导各类企业融入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开展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创新,有效促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作者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健全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体制机制

  张振杰

  生产要素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先进生产要素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健全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体制机制”是“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中,重庆需要不断健全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体制机制,推动全市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大动力支撑。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促进人才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是通盘设计并实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综合性配套改革,一体化部署重大发展规划、政策制度和平台项目,让各类生产要素有机融合。二是推动高校教育理念、体系和治理变革,重点围绕“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加强学科建设,培养新质生产力发展急需人才。三是推动科技工作重心向发展新质生产力转变,建立健全扶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政策体系,加快科技项目和科技奖励机制改革,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行科技创新。四是全力创建国家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推动人才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深入实施“渝跃行动”和新重庆引才计划,推行“科技副总”和“产业导师”双向任职机制,畅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交流渠道,实现“产业人”和“科研人”的无缝链接,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造就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先进技术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先进技术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先进技术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的关键环节。一是加快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高校和科研院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动科技成果从研究开发、小试中试到市场化推广全流程衔接机制建设。二是优化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国企科研人员收入激励等创新政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正向激励和反向问责机制。三是深化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探索环重点科研院所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机制。四是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交流对接机制改革,鼓励搭建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平台,加快构建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加大技术经理人培育力度,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推动科技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资本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创新活动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针对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产业链生命周期各阶段,应建立与之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加快建立财政科技资金和金融资本接续投资机制,完善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和科技保险政策体系,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二是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开展“政银联动服务企业创新”改革试点。三是建立社会耐心资本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四是优化营商环境,对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类企业给予投资、落户、住房补贴等各种奖励,提高外资在华投资的便利性。

  推动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数据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新质生产力是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引致的生产力跃迁。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资源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日益突出,“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应加快推动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一是构建数字产业协同发展政策体系,积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二是构建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大力发展网络、算力、存储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新型基础设施共性技术平台。三是积极探索数据资源确权、交易、分配和保护制度改革,深化科技资源共享和一体化配置改革,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作者系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研究员)

  强化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体制机制

  王峥

  科技创新对生产力的质态和产业变革具有决定性影响。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所带来的新形势新挑战,迫切需要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催生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的机遇,强化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体制机制,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潜能,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

  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创新基础研究选题范式,深化改革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形成机制,加大对好奇心驱动探索的持续投入,对原创性课题开通项目申报、评审绿色通道。二是创新基础研究支持方式,支持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纳米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组织实施重大基础研究“强基工程”,设立基础研究专项,集中力量持续支持一系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探索建立“基本科研经费制度”,大幅增加稳定性经费支持比例,延长基础研究项目的实施周期。三是在重大基础研究攻关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强化市场机制在调动战略科技力量、汇聚高端创新资源中的作用,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参与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攻关及成果转移转化。四是开展原始创新研究差异化评价试点,遵循基础研究客观规律,针对不同领域,建立不同的评价体系,考虑原始创新长周期性以及项目价值重要性,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一是通过科技计划项目引导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鼓励产学研用主体协同参与完成,在项目申报、招投标、评估中设置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专门条款,在项目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和奖励方面向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倾斜。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评估和监督机制,将成果转化情况纳入科技项目验收及后续评估指标体系。支持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通过共同出资、平台共建、技术入股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以产学研用关系为纽带的创新联合体。三是健全产学研用协作的利益分配和共享机制,推进合作研究、技术协作、技术入股合作、一体化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针对不同形式探索和选择不同的利益分配模式,完善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等奖励机制。四是全面推行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鼓励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以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作价出资入股,制定出台技术类无形资产管理办法,推动股权激励和收益分配先行先试。此外,还要鼓励新型研发机构实行企业化运作,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专业运营团队,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

  深化推进国际科技交流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制定与国际最新通用规则相衔接的科技创新合作政策、机制、标准,对已有的基本服务标准进行统一、对接、互认,推动一批创新型人才制度落地。推动高度便利化的境外专业人才职业资格制度落地,放宽对国际人才工作以及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的限制,开展包括持永久居留身份证外籍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享受国民待遇、外籍高层次人才技术入股市场协议机制等试点。二是构建国际人才合作网络,以人才“为我所用”为目标,探索“离岸”引才新方式,创新柔性引才新路径,打造全球人才网络节点。加强对学术移民、外籍科研人员工作管理、永久居留等地方立法条例的可行性研究,围绕战略性新兴领域创建与重大科研项目(基金)挂钩的“国际科技合作临时绿卡”。三是加快出台研发机构科研设备进口免税实施细则和技术转移税收政策,制定与企业研发和高校科研合作相适应的跨境研发物流通关便利政策,对科研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的跨境运输及使用,给予保税货物等特殊通关待遇。四是打造开放科学的“国际样板”,积极引进国际科技组织、国际科研机构,同国内顶尖研发机构联合建设公共实验室。布局一批小而精、国际开放共享型的国别合作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以“大科学装置+大科学任务”等形式,探索建立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国际合作机制。

  (作者系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数字经济创新研究所书记、研究员)

  健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体制机制

  刘洪愧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加速趋势,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深化改革,形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一方面,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新质生产力并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产业,也不是某一个产业的专有特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包含新质生产力,传统产业在优化升级过程中也蕴含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传统产业中包含大量新质生产力的成分,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传统产业内部存在大量的研发创新活动,不断推出新专利、新产品、新生产模式,持续推进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健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体制机制。

  以国家标准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突破传统产业中的各类“卡脖子”技术,通过壮大先进的传统产业,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国家层面出台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标准、规范、任务以及相应的时间表,促进传统产业内部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设立专门支持传统产业发展的大基金,解决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资金短缺问题,鼓励各类产业基金加大对传统产业内部研发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同时,针对传统产业的研发创新活动,要出台更多的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政策。此外,要鼓励国有企业发挥领头羊作用和示范作用,率先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进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民营企业也采取相应行动。

  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力量,各种类型的新技术、新要素、新产业要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最终实现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要支持企业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传统产业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完善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体系,推动传统产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贡献者。同时,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形成绿色金融与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在传统产业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传统产业通常经历了较长发展时间,内部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但部分已经不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在传统产业中创新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优化土地使用和流转机制,完善投融资机制,建立健全数据要素生成、积累、流通和使用机制,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传统产业顺畅流动、高效配置,从而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同时,要引导企业加快经营管理方式创新,更好适应当前产业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改造和服务化转型的新形势。

  建立各地因地制宜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体制机制。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基础,不断健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体制机制。要防止各地区不考虑其自身基本情况,盲目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而忽视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这样不仅无法发展新质生产力,还可能阻碍传统产业中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于在传统产业中具有比较优势,但缺乏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要素禀赋、新型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的地区,要鼓励其聚焦在传统产业中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此外,在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地区,要引导其注重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优化升级,统筹推进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

  张洪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这为高职教育以高技能人才赋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按照“国家急需、产教融合、供需适配”的原则深化高职教育改革,通过聚焦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学科融合,努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以高技能人才赋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化高职教育科创改革,聚焦科教融合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通过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改革,促进科技、科研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汇聚,是促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双向提升,有效助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聚焦“416”科技创新布局。围绕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4大科创高地和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16个重要战略领域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助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聚焦创新科研育人。实现科研、教学、学生管理等工作创新融合,探索设立“科研助理”,指导学生参与更多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实现科研育人水平的不断提升。聚焦创新科研平台。创新设立新质生产力研究院,探索建立新质生产力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研究中心、职业教育科技创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中心、数字化赋能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和新质生产力与职业教育发展智库“三中心一智库”创新平台机制,推动专业、产业、人才协同发展,实现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聚焦产教融合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助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聚焦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围绕构建综合立体大通道,着力培养造就公路物流、商贸服务、公铁水综合货运、航空运输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围绕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着力培养造就新能源、金融服务、物流工程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聚焦“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围绕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养造就企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围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着力培养造就低空经济、生物制造、量子技术、生命科学、卫星互联网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聚焦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依托重庆产业链完备、制造业优势明显、龙头企业较多等特点,通过优化产教融合制度顶层设计、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服务体系、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教协同对话机制,支持高职院校与产业链创新链龙头企业建立更多的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基地、职教集团,不断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融合发展。

  深化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聚焦学科融合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要深入实施课程改革,促进应用型学科交叉融合,全面提升应用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有效助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更好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围绕“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应用型学生培养模式,优化学科布局和科研团队分布,整合优化科研和人才资源配置,统筹学科和专业发展,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聚焦深化“双创”教育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围绕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强化“双创”教育“课程、资源、教师、平台”建设,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优化调整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充分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双创”教育资源,不断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聚焦深入破除专业壁垒与人才培养更好融合。围绕普通高校深入破除专业壁垒的现状和趋势,高职院校要据实研究跟进,从“计划逻辑”转向“市场逻辑”,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从“重专业建设”转向“重课程建设”,不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造就具有鲜明职业个性和技能特长的高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