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让历史文化瑰宝“活”起来“火”起来大学生为村里送来农业新技术居民从“动辄投诉”到“商量着一起干”快速解决群众关切问题国网重庆信通公司动态电网一张图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第003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让历史文化瑰宝“活”起来“火”起来
大学生为村里送来农业新技术
居民从“动辄投诉”到“商量着一起干”
快速解决群众关切问题
国网重庆信通公司动态电网一张图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8 月 0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肥料少用一半 产量不减反增
大学生为村里送来农业新技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邱小雅

  七月十六日,铜梁区太平镇垣楼村,研究人员正在辣椒田里工作。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肥料用量少一半,种出来的辣椒竟然增产15%,莲白产量从36.3吨/公顷一下提高到41.2吨/公顷。如此“神奇”的事,最近就发生在铜梁区太平镇垣楼村。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这要从一群大学生说起。

  把实验室搬到了田间地头

  “今年我们的辣椒收成不错,产量和去年相比略有增长。”7月20日,垣楼村,西南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研究生申小歌,一边和师哥师姐们顶着烈日忙着采摘最后一批辣椒,一边向记者介绍。

  在他们身后不远处,一块写着“中国农技协重庆铜梁蔬菜科技小院”的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显得格外醒目。

  时间回到2020年,重庆市科协启动了科技小院试点工作,一批涉农高校将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首批6个科技小院获中国农技协批准建立,“中国农技协重庆铜梁蔬菜科技小院”便是其中之一。

  “铜梁是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区和重庆蔬菜四大保供基地之一,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铜梁蔬菜种植业长期存在土壤有机质不足、缺乏专用肥、药肥过量施用等问题。”申小歌告诉记者,这样的蔬菜生产方式付出的环境代价大,品质也有待提升。

  2020年底,铜梁蔬菜科技小院正式落地垣楼村,师生全部来自西南大学。大家把学校的实验室搬进了小院,在当地建成绿色智能肥料研发中心,由校方投入主要仪器设备60余套,建成4间实验室。

  科技助力农户增产增收

  一切准备就绪,新难题又出现了,如何把科研技术推广给农户?

  因为同学们没有下过地,科技小院的师生们干起农活儿有些生疏,申小歌还记得大家第一次上门给农户推广技术就吃了瘪。

  “我们的‘缓控释肥’技术,可以将化肥的释放期延长至90天,不仅保证菜苗的全周期营养供给,还可以减少43%的化肥用量。”师生们话音刚落,就遭到村民们的反驳:“你们撒肥料播种都没弄明白,怎么教我们。”

  成效最有说服力。2021年5月,小院的田里迎来第一次丰收,辣椒长势喜人,这让当地不少农户惊讶不已。“你们的肥料少用一半,辣椒却长得比我们还好,是用了什么技术?”铜梁区安居镇四面村村民虞海,第一个主动上门到科技小院咨询技术,这让大家兴奋不已。师生们三天两头就往虞海家跑,免费指导农业生产技术。

  虞海给记者算了笔账:自家种了100多亩辣椒,在科技小院新技术的助力下,实现了一季每亩增1000元,一年下来能增收4000元左右。

  不仅如此,铜梁蔬菜科技小院创新使用“包衣技术”,解决了种子因土壤养分不足发芽率低的问题,建成了铜梁区第一条“两化(工厂化+绿色化)”蔬菜育苗生产线。同时,他们还通过根际促生菌、生物刺激素等激素,促进农作物的根系发育,提高种苗的抗病虫害能力,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成为保护土壤环境的关键。

  如今,铜梁蔬菜科技小院的农业生产技术已应用到铜梁太平镇、侣俸镇等10个乡镇,80多家农户因此增产增收。

  把好的科研成果摆上“货架”

  “好的科研成果不应留在书架上,而是要摆上‘货架’,直面全国消费者。”申小歌说,重庆铜梁蔬菜科技小院已经摸索出了以产业化联合体为抓手,提供绿色蔬菜全产业链服务的运行机制。

  在研发端,由科技小院负责剖析问题,联手重庆玖合、四川金象、四川美丰等公司,打造蔬菜全产业链绿色生产模式;在销售端,科技小院联合政府、高校、农资企业、拼多多电商平台等多主体,拓宽销售路径,提升蔬菜业主收入。

  今年年初,重庆铜梁蔬菜科技小院还在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拼多多杯”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中一举夺魁,荣获一等奖。

  “当地农民产的圆白萝卜、莴笋、水白菜、上海青,在科技小院的帮助下,已经通过‘多多买菜’等电商平台,从田间地头直达全国社区,端上了老百姓的餐桌。”申小歌说。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