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提质建设渝东新城主引擎涪陵打造具有全产业链竞争力优势产业
第005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
上一版 下一版 
涪陵提质建设渝东新城主引擎
涪陵打造具有全产业链竞争力优势产业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7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融合
涪陵打造具有全产业链竞争力优势产业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左黎韵

  7月18日,一辆满载精己二酸、聚酯切片等货物的列车从涪陵龙头港铁路专用线缓缓驶出,开往广西钦州港。随后,这些货物将转海运出口到新加坡、意大利、墨西哥等国家。

  龙头港铁路专线打通了涪陵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使龙头港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新增的一个铁公水联运始发站点。自今年初开通以来,龙头港铁路专线已累计发送货物30万吨,来自重庆及周边贵州、四川、云南等省市的大宗货物在此完成铁水转运,进一步享受“通道”红利。

  作为我市举足轻重的工业大区,近年来,涪陵不断推动制造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融合,努力在能源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取得突破,形成具有全产业链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今年1—6月,该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315亿元,同比增长5%,工业投资完成130.12亿元,同比增长2%,跑出了工业发展“加速度”。

  23家困难企业重获新生

  涪陵工业门类齐全,但存在传统产业占比较大、经济转型包袱较重的问题。如何盘活存量资产?涪陵协调各方资源,抓好“一企一策”分类指导,为存量企业扩能升级“开良方”,换取发展“增量”。

  针对辖区23家停产和半停产企业,涪陵制定精准帮扶策略,通过纾困帮扶一批、技术改造转型一批、兼并重组盘活一批等方式,为企业纾困解难。

  银白色的反应塔高高耸立,全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在白涛工业园区,涪陵蓬威石化生产车间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自上个月底全面复产以来,仅20多天,蓬威石化PTA产量就突破了5万吨。

  2020年,受原材料、利润等多重因素影响,蓬威石化被迫关停原有生产线,投资2.3亿元进行节能减排技改。

  项目实施中,新购置的醋酸回收塔体积庞大,足足有800多吨,设备运输采取水陆联运,在涪陵港完成卸装后,还要经过7公里的道路运输才能抵达厂区。

  “整个运输环节多,路况复杂,运输难度较大。”白涛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不影响项目进度,园区会同交通、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制定了运输保障措施,全程跟踪服务。

  其中,针对道路运输弯道多,道路狭窄等情况,他们进行了道路改扩建,临时分段封闭交通,排除车辆干扰和上空障碍,保障设备顺利通行。

  “看着‘巨无霸’回收塔稳稳当当抵达厂区,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政府的贴心服务保证了我们顺利复产。”蓬威石化负责人岳斌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涪陵区先后支持蓬威石化、龙海石化等一批在产业链中具有显著配套地位的困难企业创新发展,引导其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升工艺水平和产能效应,有效盘活存量资产。

  科创赋能 打造新增长点

  很难想象,一家生产药用瓶盖的企业,却拥有70余项各类知识产权。作为一家成长于涪陵的高新技术企业,首键药包不仅参与了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其自主研发的笔式注射器用铝盖批量投产后,还将打破国外同类产品的垄断,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政府对接、企业借力。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我们与高校院所的沟通渠道更加畅通,技术需求对接也更加精准。”首键药包相关负责人说,2017年4月,公司牵头成立首瀚智能技术研究院,携手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着力解决工艺用材、节能减排等行业共性难题。目前,首键药包已具备年产120亿只药用瓶盖和120亿支药用吸管的生产能力,成为国内医用包材的佼佼者。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以来,涪陵瞄准细分领域,优化配置产业、科技、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持续巩固先进材料、清洁能源、生物医药、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优势,形成一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

  作为市区两级重点项目,涪陵慧谷湖科创小镇已吸引华峰集团、理工清科等16家高端研发机构进驻。以此为载体,涪陵全力推进招才引智,加强与院校的合作,打造新型研发机构及科创型企业在涪陵的聚集地。

  与此同时,涪陵还实施以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为重点的技术改造,以数字赋能推动金融、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融合发展。

  譬如,围绕特色产业之一的榨菜,涪陵上线了“榨菜产业大脑”,整合种植端、管理端、销售端数据,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分析海量数据,为产业发展、健全联农带农利益机制提供决策支持。

  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涪陵正不断转变研发模式、生产模式。“接下来,我们还将新增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示范场景,重点打造智慧矿山、中医药等细分行业产业大脑,引领产业迭代更新。”涪陵区相关负责人说。

  做强通道经济

  起重机挥舞着巨臂,运输车来往穿梭……在涪陵中粮粮谷项目建设现场,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施工。该项目是中粮集团继中粮油脂后,在涪陵的又一布局。建成达产后,该项目将具备年加工60万吨小麦和20万吨稻谷的生产能力。

  近年来,涪陵先后吸引中粮粮谷、一德等粮油企业进驻,建成集粮油加工、成品粮储备保障、粮食中转集散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涪陵区相关负责人说,依托龙头港深水良港的优势,玉米、大豆等大宗货物常年可抵达涪陵,能更好地保障当地粮油企业的原料供应。

  以龙头港为原点,涪陵架起向东向西的开放通道。“借助良好的区位优势,我们进一步强化‘区域枢纽’支撑,大力发展通道经济,以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让更多涪陵产品‘走出去’,更多外企外资‘引进来’。”涪陵区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龙头港已投用3个泊位。除龙头港外,涪陵还设置了李渡、清溪、大石溪三个码头作业区。去年,涪陵港口吞吐量达3900万吨,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超6000标箱、增长28%,与东盟国家进出口额增长1.5倍。

  在此基础上,今年初,涪陵推动龙头港铁路专用线开通运营,进一步打通“铁公水联运”“最后一公里”。自开通以来,该专线已累计运送货物30万吨,为渝、川、陕、黔广大区域物资中转联运、分拨配送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服务。

  “现在,我们的出海货物在龙头港就能搭乘铁海联运班列,无缝衔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比过去节省了20%的物流成本。”涪陵万凯新材负责人说,交通的便利给企业发展带来信心,公司正在进行产线升级,准备进一步扩大产能。

  货畅其流,物达八方。通过搭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流通体系,涪陵实现“前港口、中物流、后园区”的产城格局,吸引企业落地的“磁场效应”加速显现。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