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 江河串联织密现代水网 山城平湖成就共生共美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中展现更大作为抓改革要“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004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上一版 下一版 
万州 江河串联织密现代水网 山城平湖成就共生共美
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中展现更大作为
抓改革要“牵一发而动全身”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7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沿着水网看巴渝
完善“一核双干、八区多点、南北互通”水网布局
万州 江河串联织密现代水网 山城平湖成就共生共美

  大周镇十里滨江长廊美景

  盛夏时节,眺望万州平湖,江水滔滔微波荡漾,白鹭展翅掠过江面,岸边树影摇曳生姿。待到华灯初上,两岸霓虹在江水的倒影中流光溢彩,这是一座缘水而生、依山而建山城江城。

  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山水中,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源自万州区加快构建现代化水网的不懈努力。近年来,万州区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紧扣“水利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幸福感更足”这一主线,在川渝东北一体化水资源配置中积极发挥重要作用,完善“一核双干、八区多点、南北互通”现代化水网总体布局,统筹推进水资源配置网、防洪治理网、水生态保护网、数字智慧水网建设,逐步构建起支撑川渝融合发展的现代水网体系。

  随着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速,万州大地现代水网串联江湖,河畅水清、安宁和谐、宜居宜业、人水相亲的幸福河湖成为了万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成“双两百”城市的坚实基础。

  构建优质的水网

  科学布局水网建设,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

  地处长江上游、三峡库区腹心,长江自西南向东北贯穿万州区全境,过境流程82.6千米,年平均过境流量4163亿立方米。江河沟渠纵横交织,库塘水域星罗棋布,形成了万州境内大小河流257条。

  大江至此,万川毕汇。坐拥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如何让江河湖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水动力”?万州人因地制宜,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和互联互通配置格局,通过建设水源工程,促进水源连通,分配调度河流水量,进一步补齐区域水资源配置短板。

  立足“一核双干、八区多点、南北互通”现代化水网总体布局,万州区按图索骥,全面推进各项水利工程建设。今年1月,大滩口水库灌区渠道工程试通水成功,标志着万州城市“大滩口水库水源”“长江水源”的双水源供水格局正式形成。

  该工程作为万州重点民生水利工程项目,以大滩口水库为起点,途经走马、新田、五桥等多个乡镇街道,建设干渠渠道总长约28.27千米,不仅满足江南片区约47万人口的城市供水需求,渠系周边约10万亩控灌区的灌溉用水需求,更能解决9.55万场镇人口和12.27万农村人口以及12.23万头牲畜的人畜饮用水问题。

  不断加快水利建设步伐,大滩口水库扩建、双河口水库、杨家河水库,江南水网及水系连通工程、甘宁至瀼渡农村连片供水保障提升工程等一批水资源配置项目正做实项目前期工作,提速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工程规划,将逐步完工成为万州区现代水网的有机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万州区还坚持开源节流、集约高效,强化取、供、输、用、排水各环节管理,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2.92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20年下降24.8%、10.47%,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升至93.8%,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127,不断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织密安全的水网

  筑牢防洪安全屏障,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万州区地处山区,河流比降较大、汇流时间短,气候异常多变。主汛期遇强降雨时容易造成大量泥沙下泄,降低河流和水库行洪蓄洪能力。同时,强降雨容易诱发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城市内涝,影响防洪安全。

  五桥河全长24公里,是长江右岸一级支流,流经长岭镇、五桥街道等乡镇街道,在沱口汇入长江,流域总人口16万人左右。由于河道窄而浅,沿河两岸居民住宅、学校、企业密集,整体防洪能力较差,1979年、1997年、2000年、2020年、2023年均遭遇较大洪水。

  连日来,渝东北大部地区出现入汛以来最大一次降雨过程。按照《重庆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万州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并实时调整响应级别。7月11日,万州区五桥河流域防洪减灾工程控制性工程实现首次分洪,洪水顺利通过分洪隧洞,实现了五桥河流域洪水安全过境。

  五桥河流域防洪减灾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五桥老街段分洪工程、芦家坝段河道治理工程、长岭镇段河道治理工程、双龙段河道治理工程。该工程设计最大分洪流量608立方米每秒,利用分洪隧道减轻五桥河老街段河道防洪压力,并与下游已建堤防结合,完善区域防洪体系,将受灾最严重的河段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

  防洪保安,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持续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万州以构建数字孪生流域为核心,建成投用万州智水管理平台。充分融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强化水灾害防御管理、河道事务综合监管、河长制工作管理、水库大坝安全监管等智能应用,实现“一网全感知、动态全掌握、业务全协同、态势全管控”,为山洪超前预报、预警定向发布、潜在受灾人员转移部署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描绘美丽的水网

  统筹生态修复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幸福河湖

  今年以来,位于长江之滨的大周镇十里滨江长廊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市民游客纷纷走进山水与田园间,开启自己“向往的生活”。

  而在数年前,大周镇江边消落带乱石林立,江水退去后,杂草、垃圾丛生,成为了这个传统渔村的一道“伤疤”。

  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契机,大周镇推动长江生态修复+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建设,拉开了带领全镇人民群众投身水美乡村建设的序幕。在五土村、铺垭村等滨江消落带沿线种植了5万余株中山杉修复沿岸生态,先后争取三峡后续、三峡后扶等建设项目132个,新建童趣园、吟诗台等多处节点景观和五彩休闲步道4.5公里,同时争取到大中型后期扶持市级示范美丽家园项目,大幅度地改善了移民周边环境,提升了生活质量。用好水资源、做足水文章,大周镇大力发展起乡村旅游,旅游业营业额达千万元/年,实现靠水兴业、依水兴旅、因水富足。

  大周镇从传统渔村变身和美乡村,是万州区提升水生态修复能力,建设宜居宜业幸福河湖的真实写照。近年来,万州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全力以赴推进“五水共治”,推进甘宁水库、金竹沟水库等4个饮用水源富营养化防治,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开展“江清岸洁”集中攻坚行动,清理消落区各类垃圾5500余吨,城乡水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一条条河湖倒映着城乡居民的幸福生活。

  因长江而兴,因平湖而美,亲水的基因已经深刻融入万州城市血脉。万州区以“一环两岸十六景”进行规划布局,将三峡平湖旅游区作为都市旅游核心景区进行打造,为城市营造出一片片“绿意空间”和高质量旅游空间。三峡平湖旅游景区已成为三峡黄金旅游带上独有的南北滨江环湖景观旅游区,年接待游客量达400万人。

  王琳琳 陈钰桦 杨晓菁 图片由万州区水利局提供

  名词解释>>>

  万州区“一核双干、八区多点、南北互通”现代水网总体布局

  一核:保护好三峡库区这一全国最大的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

  双干:北干线为川渝东北水资源配置工程万州境内输水通道,南干线为大滩口水库输水通道。

  八区多点:白羊太安、走马长滩等8个供水片区。“多点”即大滩口、双河口、杨家河等大中型骨干水库及小型水源工程,以提升洪水和径流调控能力。

  南北互通:依托南北输水干线,统筹配置本地水、过境水和外调水,增强南北两岸互济能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