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也强调,重庆要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国家重要中心城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发挥改革关键一招作用,着力深化教育、科技、经济等相关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以改革促创新、畅循环、强保障,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持续开辟新赛道、增强新动能、塑造新优势、拓展新空间。
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根基。人是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新质生产力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以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目标要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培养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做大做强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一是优化学校学科设置。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要求,探索和设置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加快在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前沿学科建设上取得突破,力争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新兴学科集群,系统推进学科专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二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构建创新人才全周期融合培养机制,推进多元化教育场景深入实践应用,与高等院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多主体共建产教融合基地、特色研究院与特色学院,依托科技重大项目、科研基地平台等,积极采用分阶段式培养、校外工作室等多种方式,深入推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培养和造就高层次、急需紧缺的科学技术骨干人才、卓越工程师、“巴渝名匠”。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化完善合作研究、联合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办好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成才、创新创业的大环境,加快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支撑。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科技应用创新加速迭代,只有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才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是完善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体系。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聚焦重庆“416”科技创新布局,加快打造生命健康、数智科技、新材料、绿色低碳四大科创高地,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等16个重要战略领域,谋划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成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重大平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攻关,着力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支撑体系,形成一批引领性技术成果、开发一批战略性产品,系统重塑市域科技创新体系。二是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与支持力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增强我市布局前沿基础理论研究的前瞻性,大力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等基础平台,完善以促进协同创新为导向的交叉研究平台开放运行机制,发挥国家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和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作用,加强脑科学、量子科学、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前沿性、原创性、引领性基础研究,持续实施以重大科学目标、应用目标为导向的基础研究项目,努力实现更多前瞻性、原创性、颠覆性重大发现和高科技成果供给。三是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提升企业“建平台、强研发、促协同”能力,引导企业将自主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融合,形成以高价值发明专利为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通过改革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完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制度,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力度等重要举措,构建一个更加协同开放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助力重庆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力。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在新时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然要求。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让一切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素活力充分迸发。一是构建极具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围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一批全国领先、西部一流、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不断增强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二是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进一步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知识、技术和数据等创新要素配置方式,全面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三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把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与自身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创新东中西部开放平台对接机制,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构筑发展新优势。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