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至30日,首届中国·重庆科技电影周在永川区举行。人工智能成为该电影周最受关注的热词,与之相关的虚拟制作、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受到与会学界、产业界、科技界人士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未来科技影视的两大主要发展方向。
那么,人工智能已给我国影视产业带来哪些改变?人工智能离电影制作还有多远?
虚拟制作渐成电影工业创新重要驱动力
2023年上映的电影《长空之王》,是国内首部大规模尝试采用LED虚拟拍摄的院线电影。团队把天空素材投射到长达七八百米的LED上,让演员能够真实感受到8000米高空、1200公里每小时的飞行体验。
记者从电影周获悉,虚拟制作正逐渐成为电影工业创新重要驱动力。于去年5月投用的永川科技片场LDE虚拟拍摄棚,至今已承接拍摄了14部电影和电视剧,使用率达90%以上,是全中国档期排得最满的虚拟拍摄棚。
电影周期间,该摄影棚被作为影视科创展览4个展览点之一。运营该片场的达瓦科技公司,通过一部包含了多个场景的虚拟拍摄短片——《记忆之河》,展示了如何将众多虚拟拍摄技术结合在一起,并采用VP与XR联动,分别用于现实题材和科幻题材场景的拍摄,实现隔空联动。这部短片一边拍摄一边成片,不仅有效解决了大面积水面反光问题,其成片清晰程度不亚于真实场景拍摄,吸引了大量电影从业人员前往围观。
达瓦科技创始人卢琪告诉记者,虚拟拍摄技术最早于2015年被引入国内电影产业,其最初主要被用于预演,功能类似于仿真。
虚拟拍摄能真正用于影视制作,与近年人工智能、LED技术的突破息息相关。以永川科技片场LDE虚拟拍摄棚为例,该摄影棚正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虚拟灯光与现场灯光融合联调、虚拟摄影机与摄影机有机融合,大幅提升了特效实时渲染效率及质量,从而在满足电影拍摄质量要求同时,通过“后期前置”节本省时,进而获得市场认可。
记者在影视科创展览看到,一些企业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了不少新的虚拟制作技术和新的应用场景。
如天图万境研发的AI图像分割技术,能够在任何背景下识别并区分不同的物体和场景,超越了依赖传统绿幕的局限,大幅降低了电影“抠像”难度,其建设成本仅为LED虚拟拍摄棚的1/10。目前,该公司已在永川建成一个绿幕虚拟拍摄棚。
这些虚拟制作技术目前虽然没有达到电影级水准,但因其低成本优势,已开始应用于网剧、动漫拍摄。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成热点赛道
记者在电影周看到,文生音频、文生视频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开始应用于影视制作,成为当前的热点赛道。中影人工智能研究院在影视科创展览展示由该院与华为公司合作开发的智能译制系统——画面中的李白可用8种外语吟诗,还能做到音色不变、口型一致。
通过这项技术,演员的原声台词可自然地转换为各国语言,让外国观众可以原汁原味体验影片,为国产电影扩展海外市场、推动文化交流增添动力。
而永川作为电影周举办地,也在积极抢占AIGC热点赛道,其本土影视科技企业达瓦科技已投用达瓦AIGC综合平台,该平台集成全球顶尖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通过智能化算力调度技术,可为数字内容创作者提供多样的AIGC算法,目前已应用在永川科技片场项目制作及院校教学当中。华为数字人及AIGC影视制作项目也在此次电影周签约落户永川。
人工智能的潜力与局限
电影周还举办了“科技赋能影视产业”“虚拟制作与电影工业升级”等4场主题沙龙。与会嘉宾在肯定人工智能潜力巨大的同时,也提出建议:要坚持人的创作主体性,不能让电影被人工智能工具所俘虏。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人工智能未来对影视行业的影响潜力巨大,不仅体现在降本、提质、增效上,还体现在扩资上,将来的电影数字资产将会成为重要资产。
他也表示,过于依赖人工智能,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工具所俘虏,从而影响人的创作主体性。
八一制片厂技术专家刘晓春认为,电影的最大魅力就是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一点是人工智能无法实现的,因此要坚持技术为艺术服务。
中影人工智能研究院负责人、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副会长马平对当前的人工智能热表示担忧,他说,目前所有西方国家提供互联网服务的文生视频大模型,有名的只有七八个,我国备案的文生视频大模型已经有135个。文生视频的大量涌现,一方面将大幅降低影视制作门槛,加快推动影视行业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他建议建立产业垂直模型,以更有效的利用资源、形成合力。在这个产业垂直模型下可以有几十、上百个小模型,大家共同形成研发平台和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