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校园风貌 |
|
主题党日评比大赛 |
|
“党旗飘扬红五月,青春奋进正当时”党建节目展演 |
初心孕育使命,使命催生奋斗。重庆外语外事学院二十多年的发展始终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一批又一批重外院人筚路蓝缕、辛勤耕耘,展现出了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学校既在“根”字上发力,力求实效;也在“外”字上做文章,发扬优势。夯实党建根基,发扬外语优势,遵循“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高等教育使命,践行“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先后获得“中国民办教育百强”“中国民办教育创新示范单位”“重庆市平安校园”等数十项沉甸甸的国家和省(市)级荣誉称号。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催生新作为。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心怀“国之大者”、把握世界大势,在党的领导下铸魂育人、创新实践、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专业本领、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方面作出新的贡献。
构建“与党同心”大格局
踏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铿锵足音
树高千尺,其根必深,江河万里,其源必长。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
从大局大势中来,奔落地落细而去。学校党委树立“一盘棋”工作思维,把牢政治建设定盘星,筑牢基层组织压舱石,涵养清风正气好生态,激活干事创业动力源,踏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足音。
强化政治担当,筑牢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根基。
学校推动《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落地落实,将“三重一大”纳入党委议事范围;制定修订完善了《党委议事规则》《关于加强校级党员领导联系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制度的意见》等制度,实施党委书记基层调研工作方案,创新在民办高校开展两轮党委巡察工作。配齐院系专职组织员,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覆盖率100%,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稳定,学校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夯实基层基础,提升组织力全面筑牢战斗堡垒。
学校对标党建规范化建设标准,一体多维度推进“三化”:党员发展规范化、组织生活制度化、党建形式多样化,力求党建工作既上接天线,又下接地气,中间还聚人气。将党建工作横向到边,群团、统战、学工齐发力;纵向到底,打通支部建设“最后一公里”;打造学校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员“四位一体”的党建格局,发挥协同育人合力。
保持昂扬斗志,破解党建与业务融合之难。
学校创新“四融四建”的破题之策,以学促建铸魂、以案促建取精、以赛促建争先、以研促建提质,将党建与学生思政、专业建设、科研教改、校地合作相融合,唱响党建与业务双促双融“协奏曲”。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以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为契机,积极培育样板支部及标杆院系。各党总支和党支部党建特色化建设迈出大踏步,国际传媒学院党总支形成以一条主线、两大抓手、三个步骤和四大场域构成的“1234模式”下党建工作方式;东方语学院党总支实施党建领航、安全护航、学涯导航、素养蓄航、就业远航“五航计划”;英语学院党总支以“1354”党建工作矩阵,努力打造“语”你“译”起同心筑梦党建品牌……携手构筑起红色精神堡垒,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创新“三进”育时代新人
立项外语教育教学改革专项重大项目
2019年年底,中宣部开始组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以下简称“三进”)试点工作,2021年6月,重庆外语外事学院成为全国第二批试点校。
“试点,不是光环而是责任。”在学校党委书记岳兴懋看来,学校要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通过“三进”工作,用丰富思想智慧为大学生打底塑形,夯实他们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学校以“三个坚持”强化组织领导,推进“三进”工作走深走实。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党委统一领导,精心制定工作方案,融合长效工作机制;坚持保障到位、稳步实施,将外语语种的二级学院作为“三进”教学工作重要抓手,确保经费充足,选购适用教材,做实做细工作;坚持绩效评估、实干担当,加强对具体任务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跟踪分析。
学校创新“1268三进”工作模式,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同向同行。具体而言,即“一个目标、两条主线、六个抓手、八大支撑”。一个目标为《理解当代中国》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两条主线为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六个抓手为试点学院、教材建设、课程建设、虚拟教研室建设、教改科研项目、学科专业竞赛;八大支撑为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堂教学、课程考核、特色实验班、线上平台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团队。以此形成了“三进”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和课程思政新模式。
耕好责任田、用好快进键,学校启动校内5个“三进”工作的先行试点学院,为发展“立标”。组织申报了中级英语阅读、西班牙语语法等7门市级一流课打造课程,为提质“鼓劲”。鼓励学生在校级乃至市级层面的各类“三进”学科竞赛系列活动摘得硕果,为荣誉“点赞”。借助学校音乐、艺术等特色专业和优秀师资,在“三进”工作中注入音乐、艺术的力量,做到生动有效“进课堂”,“刻骨铭心”“进头脑”,为效果“护航”。
改变在细节之深处,收获在润物无声中。学校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进”工作实践的语言特色类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被立项为重庆市外语教育教学改革专项重大项目;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课程思政项目1项,重庆市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5项,组织立项校级教改课程思政“三进”专项16项。
把握时与势,抓好谋与干,重庆外事外语学院探索出一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铸魂育人的新路径,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领悟力、卓越翻译力、社会服务力、文化交流力和国际传播力,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性案例,充分彰显了学校在国际传播能力方面的优势和潜力。
擦亮党建活动辨识度
引导师生用行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一部部红色影片、一次次红迹踏访、一场场红幕展演……春意正浓、夏花待开之际,重庆外语外事学院主题为“党旗飘扬红五月·青春奋进正当时”的党建系列活动火热开展。
为期1个月的活动中,学校师生沿着经典电影的印迹,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走进红色教育研学基地,体会如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以绘、唱、讲、演等多元形式,礼赞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辉煌。
在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党味浓、形式活、效果实的党建活动,蕴含鼓舞人、感召人、塑造人的无穷力量,引导师生用脚步丈量巴渝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用行动弘扬伟大精神。
树之遒劲从细小的根须起步,海之磅礴由涓滴之细流汇聚。学校从学习、实践、比赛等维度切入,搭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资源平台,在党建活动的内容形式、实施途径、机制体制上求活、求新、求实,涵养“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高尚品格,增进“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的深厚自信,踏出“青春无边,奋斗以成”的铿锵足音。
打造理论学习“能量场”。学校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采取“领学+共学+自学+互学”等形式,发挥学校党校阵地作用,构建“一个中心、三个面向、九项培训”的培训体系,开展“薪火相传跟党走”交流会、陈独秀陈列馆宣讲团主题宣讲、党总支书记及专职组织员专题研讨会等活动,实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投入特色实践“大熔炉”。学校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与博物馆、纪念馆进行“馆校合作”,开展了新教职工党员红色教育基地实践学习、党的理论宣讲到基层、党员先锋队深入社区基层服务等活动,不断培养和提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能力,形成深入一线、勤于锻炼、实践争先的新风尚。
开展专业知识“擂台赛”。学校围绕以赛促教、以赛提能的目标,举办首届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讲党建比赛、主题党日活动评比大赛、党务知识竞赛,展现党员干部和党员教师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我是谁、追赶谁、超越谁”的思维习惯,做到比有对象、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超有方向。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将开展更多具有重外院鲜明辨识度的党建活动,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书写璀璨篇章。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培育新时代应用型复合型涉外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外语院校和外语人才是讲活讲好讲实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之一。
如何培养和造就大批理直气壮讲好中国故事、铿锵有力传播中国声音的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顺应新文科发展导向,依托语言学科专业优势,着重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锤炼学科特色、打造教师队伍三个方面发力,推进新时代高校外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答出人才培育“最优解”。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构建“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创新创业”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外语类专业“外语+专业+技能”和非外语类专业“专业+外语+技能”的特色培养模式,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并与五大洲5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持续扩大国际合作“朋友圈”。
以学科建设为改革支点,拓展外语学科内涵,推动跨学科融合发展,学校在学科建设上放出“大招”。今年上半年,学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通过教育部备案和审批,正式列入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至此,学校本科专业数量增至41个,包含英语、俄语、阿拉伯语、泰语11个语种,涵盖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工学、教育学6大学科门类,搭稳搭实人才培养的关键性“脚手架”。
以师资队伍为战略基点,履行育人使命,提升专业素养,努力打造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和时代形势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目前有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辅导员、重庆市学科带头人、重庆市优秀教师等几十人。
独特的培养模式,雄厚的学科实力,优秀的师资队伍,赋予了广大师生讲好中国故事的底气。国际传媒学院在重庆国际传播中心海外社交媒体矩阵Facebook、YouTube、Twitter等平台上刊发传播200余条双语融媒体内容,身体力行增强城市国际传播力;国际传媒学院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重外青年说”栏目,传递党的先进思想和创新理论……
二十余年间,学校已累计为国家培养了6万余名合格毕业生,他们在这里学习外语、精进专业,成为中国与世界跨文化沟通的桥梁,或是自此走向国际,开启人生新篇章。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面向未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持续深入探索具有外语外事特点的民办高校党建特色,努力践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使命,走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之路,奋力朝着“学科优势突出、人文特色鲜明、国际合作广泛的全国一流民办大学”建设目标迈进,为构建新时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提供坚实人才支持。
谭茭 陈锐 图片由重庆外语外事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