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新药创制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 |
|
两江新区政务大厅“川渝通办”窗口。 |
|
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 |
|
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 本组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
6月21日,重庆市党政代表团赴四川省广安市考察,两省市召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九次会议座谈会。
代表团一行在川渝高竹新区、广安等地走访多个点位,实地考察了川渝高竹新区规划建设、川渝协同创新强化新质生产力科技支撑、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等情况。
下午召开的座谈会重点聚焦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相互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行了深入谋划和部署。大家纷纷表示,接下来将认真落实会议部署,结合工作实际,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努力为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
协作破解发展难题
协同发展,本身就是一场深层次改革。聚焦重点区域、强化攻坚突破,川渝正携手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本次党政联席会议充分体现了川渝两省市落实中央要求,以一域服务全局的使命担当。”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高健说,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四川省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联合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按照本次会议达成的共识,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川渝相互赋能、协同发展新质生产力。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聚焦“两大定位”和“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迭代升级“十项行动”,主动承接国家战略腹地建设重大任务,着力增强川渝合作能级,强化与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对接联动,更好发挥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作用。
在国土空间规划上,将如何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扈万泰表示,将立足“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持续深化完善战略合作;在重要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布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领域全面开展合作、破解工作难题,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报批实施,全力支持并持续深化优化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国土空间布局和资源优化配置,探索建立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川渝国土空间信息平台样板。
綦江区委书记尹国喜说,綦江将对表落实“重庆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周边的战略支点”功能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产业协同、要素配置、政务服务、利益共享等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融入成渝一体两核多点区域联动新格局,深度参与汽车、电子信息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高质量实施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等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藻渡水库、中煤重庆储煤基地、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等重大项目,推动更多“綦江造”纳入集群产业配套。
“作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江津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更有信心、更有底气。”江津区委副书记、区长唐大军说,下一步江津将紧扣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和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城乡融合发展宜居宜业新高地、服务高品质生活新高地目标,迭代升级江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体系;深入挖掘共建平台比较优势与合作共赢潜力,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等重点任务持续发力,大力推进川渝毗邻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聚链成群,不断推动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发展。
以创新为重要抓手
为双城经济圈发展赋能
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创新”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获批以来就肩负的使命。
“会议深化了我们对双城经济圈的认识,有力提振了信心和决心。”市商务委党组书记、主任章勇武表示,下一步将同四川省商务部门一道,以深入推进“开放、市场、创新”三个一体化为抓手,为双城经济圈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一是数字赋能培育外贸新业态,支持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商,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境内境外联动的营销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双向开放的国际经贸枢纽;二是数实融合打造消费新场景,联动促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围绕新品体验、文娱旅游、医疗康养等打造一批消费新场景,共建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三是改革创新增强开放新动能,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合力推进制度型开放,促进川渝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联动发展,依托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共同推动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领域的外资准入,探索安全便利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
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是川渝合作重要平台之一。“潼南将主动融入、抢抓机遇,与遂宁同题共答、同向发力。”潼南区委书记文天平说,尤其是在产业创新方面,将携手遂宁打造“成渝氢走廊”成本洼地和产业高地。潼南有渝西地区唯一化工园区,拥有丰富的副产氢,已成为双城经济圈的中心板块,在发展氢能源上有独特优势。潼南与重庆地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打造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发中心,氢能源产业雏形已现。现在每天都有潼南造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在潼南至双福间往返,氢燃料发动机年产量未来将超过1万台。潼南还将聚焦“十个先行”,包括联手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先行互联、联手打造成渝中部先进制造业集聚地先行跨越等。
万州、达州、开州位于川渝东北中心,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城经济圈建设实施以来,“增长极”“动力源”“贡献度”不断彰显,经济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开州经济总量占比也在稳步提升。开州区委书记蒲彬彬说,开州将全面学习贯彻本次党政联席会议部署,抓住用好万达开建设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重大机遇,围绕共建万达开“经济圈”副中心,建好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和开州高新区,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打造渝东北川东北创新高地。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共建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
集聚创新资源,搭建服务平台,打通产业堵点,川渝两地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
“考察了川渝高竹新区的几个项目,感觉到川渝两地产业链供应链衔接更紧密,企业合作更密切。”市经济信息委党组书记王志杰印象最深的是一家从事汽车设计、模型设计制作的公司。该公司去年开发了15款新车模型,5款成功上市,其中包括长安汽车的阿维塔E11等。下一步,市经济信息委将紧扣“两大定位”,聚焦打造“六个区”,围绕成渝地区共建“两中心两地”目标,着力共建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在五个协同上下足功夫:一是协同促进川渝产业链供应链联动发展,二是协同构建世界级产业集群,三是协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四是协同共建国家重要的产业备份基地,五是协同推动产业人才领域深度合作。
川渝两地协同发展,两地国资国企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曾菁华介绍,川渝国企互信合作、协同联动,在智慧交通建设运营、新能源物流班车开行等方面合资合作,布局实施了一批重点产业项目。下一步,要突出因地制宜协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项目为牵引,推动构建具有川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提升川渝国企合作能级,深化两地国企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等多领域合作,高效率转化合作成果;加强联合创新研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协作做强重点产业链,带动川渝地区上下游各类企业共同发展,在服务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万州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庆说,万州将坚持自身发展和深化合作两手齐抓、双向发力,扎实推进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更好支撑带动双城经济圈北翼高质量发展;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完善产业链、创新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高效运营川渝首个省市级综合类技术创新中心,协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合力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深化万达开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打造统筹发展制度创新先行区;加快推进万达直线高速等共建项目,探索完善多式联运新机制,打造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协同培育先进材料等千亿级产业,打造川渝东北地区重要增长极。
“今天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学,受益匪浅。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实体化运行共建新区——川渝高竹新区实现了从‘边缘’到‘前沿’的华丽转身。”永川区委书记张智奎说,永川将迭代升级“十项行动”,深化川渝全方位合作,加快建设双城经济圈桥头堡、先行区,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科技创新“1456”工作体系和“2215”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家战略腹地重要承载地、国家装备制造业备份基地,共建泸永江无人驾驶开放测评基地和西部科技影视基地。
成果发布>>>
双城经济圈建设进入全面提速、积厚成势新阶段
6月21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九次会议举行成果发布会,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已进入全面提速、积厚成势的新阶段。
重大项目提速建设
今年上半年,川渝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一批支撑性引领性重大项目,进一步夯实了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硬支撑”。
■今年,川渝共同实施100项重大合作事项,共建300个重大项目
■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正式通航
■梁平至开江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川渝省际高速公路通道增至16条
■渝西水资源配置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
■万源至城口天然气管道项目建成通气
■川渝千亿方天然气产能基地项目年产气量突破7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产气量30%
■西南铝产能提升等重大制造业项目开工,赛力斯超级工厂等重点项目建成投用
■1—5月,重庆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分别增长9.3%、16.8%
■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144%、81%,全国21%的动力电池实现“川渝造”
■首批3家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入轨运行
■累计联合实施重点研发项目219个
■1—5月重庆技术合同成交额309.6亿元、增长8.2%
■川渝联合布局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1个,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320个,开展219项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攻关项目,川渝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800亿元
重大政策加快落地
今年上半年,川渝优化完善规划体系、政策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双城经济圈“1+7+13+N”规划体系加速形成,两地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更多政策红利、同城便利。
■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实施
■四川打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18条”等政策组合拳,推进1500余项惠企政策精准直达企业
■3批次311项“川渝通办”累计办件量超过1800万件次
■两地推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10个领域便捷生活提质扩面
■291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112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22条跨省城际公交稳定运行
重大改革有序推进
今年上半年,川渝强化数字重庆建设和重点领域改革“双轮驱动”,推动开放通道和开放平台互促共进,携手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川渝市场一体化17条经验获国家层面宣传推广
■四川联手重庆稳步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跨区域协作18条经验做法获国家发改委通报推广
■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123个国家和地区的514个港口
■1—5月中欧班列(成渝)运输22.8万标箱、增长20%
■“关银一KEY通”川渝通办集成化改革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重庆国际铁路港综保区获批设立,重庆综保区数量增至7个
重大平台功能升级
今年上半年,川渝深化双核联动联建,推动成渝中部地区相向发展,加强毗邻地区合作,着力构建“一体两核多点”新格局。
■共建内陆无水港、农村产权服务平台跨区域合作等第二批22个事项顺利完成
■1—5月成渝机场群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均居全国前10、分别增长14%和30%以上
■成渝动车高铁日均客流量达18.6万人次
■两地持续深化成渝中部地区相向发展,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提速建设,签约开工第一批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400亿元
■1—5月渝西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2.9%、11.8%
■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建设步伐加快
■川渝高竹新区南北大道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完工
(本组文字由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唐琴、佘振芳采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