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重庆市交办第十六批群众信访举报件148件重庆绿色经济动能强劲我市着力为市民提供干净整洁舒适的公共环境重庆科研人员为心脏再生研究提供发展方向乡村振兴注入新能源构建百亿级产业 潼南发力新能源及新型储能“底气十足”
第004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重庆市交办第十六批群众信访举报件148件
重庆绿色经济动能强劲
我市着力为市民提供干净整洁舒适的公共环境
重庆科研人员为心脏再生研究提供发展方向
乡村振兴注入新能源
构建百亿级产业 潼南发力新能源及新型储能“底气十足”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5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涪江奔腾·制造强区 潼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构建百亿级产业 潼南发力新能源及新型储能“底气十足”

  西洽会上潼南展馆展示的电池包储能装置 摄/邓瑜欣

  重庆聚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

  5月23日,走进位于潼南高新区(南区)的重庆聚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光新材料”)内,一片片银灰色的光伏面板在钢架的支撑下,与平顶屋面呈锐角摆放,远远望去犹如一片银色的海洋。

  小小光伏板,蕴含大能量。“我们厂区共有4栋大楼,屋顶已经全部铺满光伏面板,装机容量为500千瓦。”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但事实上,在普通外行人看来,重庆的地理条件和天气对发展光伏产业并不算特别优良,聚光新材料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里发展壮大的呢?

  该负责人表示,公司一方面从原材料上下功夫,降低发电成本,积极采用创新技术,让光伏每瓦成本下降了50%,另一方面公司于2017年建成了重庆第一座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经过4年的测试,得出潼南全年真实光照时间在900—1050小时之间,数据显示,潼南光伏经济效益和环境收益俱佳。

  不仅如此,该公司还投资建设了全市装机容量最大的公共机构屋面光伏项目——潼南实验中学建筑绿色化改造示范项目。该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并网,所发电量优先供应学校使用,剩余电量则接入电网,由供电部门按指导价购买,实现经济效益和绿色发展双赢。

  像这样的分布式光伏能源,目前在潼南已广泛利用于西南国际灯饰城光伏发电项目、农村彩钢棚整改项目等企业、公共机构和住房屋顶,持续助力推动潼南绿色低碳发展。

  目前,聚光新材料公司自主研发了太阳能电池板、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一体化光储充电站、光伏储能电站、光伏并网储能应急电源、光伏离网供电电源、太阳能污水处理站、太阳能公交站等产品并广泛运用,经济与节能效益显著。同时还实现了太阳能电池板、锂电池、灯杆、外壳、灯头、控制器系统等自主生产。

  聚光新材料公司的发展壮大正是潼南区大力发展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潼南区聚焦全市推进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全力实施“涪江奔腾”计划,攻坚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及新型储能等三大支柱产业。

  在政府推动、政策激励、龙头企业带动下,去年8月,潼南与共济润道、宋都基业签订系列项目投资合作协议,预计总投资超70亿元。

  根据协议,两家企业将在潼南投资建设年产5亿瓦时储能系统、新能源动力电池智慧工厂设备生产基地等4个项目,项目内容包括建设可视化的现代智能制造工厂、安装储能系统装备及配套设施,可提供整厂物流系统设计、生产、编程、安装、调试的一站式服务等,加快推动潼南装备制造及新型储能产业集聚发展,助力潼南建设现代制造产业体系,积极融入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弘喜汽车、贝思远新能源、棱镜能源科技等潼南“汽车后市场”头部企业也正积极拓展锂电池梯次循环利用领域,持续助力潼南区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产业是实现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对于潼南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将持续加快产业扶持和招引,力争到2027年,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潼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王静 刘廷 图片除署名外由潼南区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