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进行时 民生幸福再升温
第008版:教育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终身学习进行时 民生幸福再升温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5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终身学习进行时 民生幸福再升温
——重庆多措并举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百门老年教育课程进社区

  2023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在重庆举行

  九龙坡民主村社区学习中心“三师课堂”邀请街道司法所所长王果开展法律讲座

  沙坪坝区“书香溢沙磁·全民阅读进社区”活动

  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品牌万州区“黄葛树之声”活动现场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字里行间蕴含着深厚的民生情怀。

  如何满足老百姓对于学习、对于幸福的追求?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个老百姓的自我追求。

  尊重人的价值,看见人的能量,成就人的梦想。

  重庆从群众的期盼中找准切入点,建立了“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群众广泛参与”体制机制,坚持完善体系、丰富载体、强化供给、示范带动、品牌引领,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城市,让学习成为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成为最美的城市风景。

  回应民之所盼

  关注重点民生 搭台引路暖到心坎上

  咖啡店、茶馆、餐酒吧等新业态的商家风生水起,琳琅满目的美食令人垂涎欲滴……步入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的“快闪广场”,这里显然已成为重庆青年休闲打卡必经地。

  这些小微企业之所以能够以这样专业而完美的姿态开展经营,跟社区学院和社区学习中心主动服务城市新业态密不可分。一位商家说:“开业前,我们都会参加由社区学习中心开设的创业培训课程,学习企业管理技能,新媒体推广技巧等,大家很受益。”

  原来,九龙坡区社区学院指导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充分调研社区居民学习需求和社区治理难点,创新工作模式,打造“三师学堂”,解决民生新需求,改善商居新关系、增强党群新联系。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重庆社区教育始终把社区特殊困难群体和重点人群的需求放在中心位置,注重教育的政治属性和社会功能,解决居民新需求。

  回应民之所盼,服务社会发展,这样的风景比比皆是。

  大足区以“石刻文化进社区”为品牌载体,传授社区居民、就业困难家庭相关传统技艺,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解决了失业人员的就业创业问题。二郎高新企业游学、荣昌陶文化游学、诗画板桥游学等20个市级特色游学基地建设带动了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为民服务不停步,便民利民更升级,我市持续推动职社融合,提升服务能级。

  在全市职业院校中建设老年教育试点中职学校30个、市级老年大学示范校4个、市级社区教育示范基地31个,开启了职业院校“打开校门办大学”的融合发展之路。由重庆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主办、各区县社区学院和部分中高职院校承办的“百门课程进社区”“职业培训进园区”“农业科技进乡村”的社区教育“三进行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系好社区教育链接社区、园区、乡村的纽带,各中高职院校积极申报参与重庆市社区教育“三进行动”,遴选优质课程和优秀师资团队,走进企业、社区和乡村开展送教活动34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1.7万余人次。

  对接民之所需

  丰富资源大餐 幸福生活持续加码

  课程,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媒介和载体,重庆用心“烹制”,用情“调味”,一道道丰富的“课程大餐”好戏连台、精彩不断,让百姓尽享学习之乐、提升幸福指数。

  听,喇叭声每天8点钟准时响起,播放轻音乐和朝闻天下,传递党的声音。居民们在黄葛树之声谈心、抒发意见……这就是万州区社区教育学院在百安坝街道天台社区打造的“黄葛树之声”社区教育学习平台,8年来发挥“传递党声、倾听民声、共话心声”作用,举办“基层党委书记讲党课”40余场次,参与党员群众1万余人,获取居民诉求、建议等3149条,帮助解决居民困难2210人次,先后获得重庆市基层党建示范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看,市民们来到考古虚拟展示体验馆,通过生动的AI虚拟考古、考古标本参观和文物修复体验,学习了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体验重庆考古文化魅力。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渝中区社区教育学院协同打造“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公众考古”项目,创新推出开放式互动双向体验的社区教育活动,在巴渝大地掀起了文物考古学习的新风尚。实施至今,服务人民群众终身学习15万余人次,2023年,该项目入围国家文物局高质量发展案例。

  学,老人们津津有味地学习营养搭配、使用智能手机、了解防诈骗知识与技巧……银发族同样乐享“数字生活”。原来,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开设《老有所养——智慧助老系列课程》,课程立足于老年人实际需求,涵盖出行服务、日常起居,膳食营养、防骗反诈四个专题,教会老年人生活场景中的实际操作,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充分享受智慧社会的便利,实现学有所获。

  “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多渠道扩大终身教育资源,更好满足不同群体多元化学习需求。”国家“十四五”规划对终身教育资源建设和服务办学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也对健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办学体系、强化终身学习阵地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直面挑战,探索蹚路、改革创新,引领全市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近年来,全市各层级社区教育办学体系积极参与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建成市级优质网络课程120门,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微课大赛,评选出500余个优秀获奖作品;开发“家庭教育”“滑动人生”“农村手工编织”“民法典进社区”等市级特色课程77门,非遗和红色文化视频及读本课程资源39个。

  心系民之所往

  擦亮特色品牌 乐学善学蔚然成风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置身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充电,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美丽中国在进行,两山理论必遵循,全面整治临江河,乡贤应作带头人……”这首诗出自永川科普达人陈久述。他坚信“人不学要落后”,自费学习规模养鸭、养鹅技术,逐渐成为养殖能手、种植好手,开设志智双扶种植培训班,累计培训学员500余人,被评为重庆市特色课程。成立久述评课堂,5年多全国各地累计150余次5000余人前来交流学习,他本人多次获得重庆市级殊荣。

  当过养蚕大户、村长、技术员、法律工作者,杨勇在任南川区东城街道灌坝社区学习中心主任期间,探索了“洋芋搓洋芋”法、终身学习三个学法,摸索实践出一套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创新机制,带领灌坝社区成功创建重庆市社区教育示范学习中心。

  在我市,不仅涌现着众多学习之星个人,而且形成了一大批社区教育品牌案例。

  沙坪坝区联芳街道和圣泉社区于2015年联合开办了“邻家童享学堂”,9年来累计开设课程230余节,开展活动超1000场,受益青少年达2.2万余人次。荣昌区社区学院“点灯教育在乡村”入选2023年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宣传推介名单,并荣获特别受百姓喜爱的国家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称号。

  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闪亮的品牌,都是重庆打造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重庆以“书香社区,全民爱阅读”为主题,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市掀起荐好书、读好书、爱读书的全民阅读新风尚,开展了4000余场读书活动。组织开展重庆“全民阅读短视频”大赛,共收到15个区县申报的121个参赛短视频作品,评出一等奖6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18个、优秀奖24个,营造起浓郁的全民阅读氛围、全民阅读新生态。创建“巴南百姓茶堂”“沙磁手工”“学习行千里,人文致广大”等终身学习品牌项目92个。打造“行走的思政课”“非遗进万家”等市级特色游学项目20个,培育市级示范性终身学习团队13个。市内各个区县联学联动,持续组织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年均参与活动600多万人次。

  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我市将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强化工作保障措施,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高标准建设学习型大国、教育强国贡献更多重庆力量。

  力行民之关切

  强化体系保障 处处能学为梦想筑基

  没有一种情感,比便民利民更动人。

  职场上年轻人的“夜校热”,“银发族”爱上老年大学,工人白天上班、晚上学艺……这样的场景成为新征程上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生动注脚。

  去年11月,2023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在重庆举行。重庆以学会友,搭建活动平台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教育期盼,带动形成全民终身学习热潮,全面展现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庆作为”。

  学而无涯,进无止境,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既是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更是对居民终身学习需求的积极回应。重庆完善机制、强化保障、凝聚力量,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步伐。

  从大处布局,构建完善的体制机制。

  近2年来,我市进一步强化党委领导、政府统筹、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终身教育工作推进机制,打造以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各类教育为支撑的高质量终身教育体系。进一步提升织密四级社区教育体系综合服务能力和基层覆盖面,加快建设重庆老年开放大学及其办学体系,完善终身学习学分银行服务体系,扩大市民终身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转换试点。

  从实处着力,筑牢支撑学习型社会的数字底座。

  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深入推进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释放了倍增效应。开拓学习场景,我市精心打造了16个非遗工作室和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建立了市级市民免费学习平台“重庆终身教育网”和老年教育在线学习平台“桑渝尚学”,每年新增2000余集数字化课程资源,目前注册人数超过15万人,访问学习348万余人次。加速数据整合,学习平台与渝中区、南岸区、沙坪坝区、北碚区、渝北区等区县数字化学习平台实现对接互联,共享线上近5万门课程资源。扬起共赢风帆,组织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大教育联盟社区教育协同发展主题活动、社区教育游学项目共建等系列活动。

  从细处优化,夯实教师队伍保障“教者从优”。

  为进一步培育师资队伍、优化资源供给,重庆持续12年将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干部和教师培训纳入市培项目。各区县建立以“签约+外聘+推荐”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教师遴选模式打造高素质专兼职队伍。市区两级持续开展培训,每年培训逾5000人次,组织社区教育管理人员线上培训超2万人次,提升了专兼职队伍的工作能力。

  重庆正以更多“看得见”的举措,把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落实到“最后一公里”,按下“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城市建设快进键。

  链接>>>

  亮点纷呈 共筑美好

  ●拥有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4个,市级示范区(试验区)34个。

  ●在全市职业院校中建设老年教育试点中职学校30个、市级老年大学示范校4个、市级社区教育示范基地31个。

  ●近年来,全市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开设线下教学班2560个,注册学员29.8万人;组织开展教育培训活动4500余场次,市民参与学习132万余人次;职工教育年均培训120万人次。

  ●近年来,建成市级优质网络课程120门,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微课大赛,评选出500余个优秀获奖作品;“智慧助老”“能者为师”项目入选教育部推介案例4个、特色课程51个。

  ●近年来,各中高职院校积极申报参与重庆市社区教育“三进行动”,遴选优质课程和优秀师资团队,走进企业、社区和乡村开展送教活动34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1.7万余人次。

  ●近年来,市级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优质师资库入选专业领域技术骨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技能大师、骨干教师等优质师资200余人。

  ●近年来,打造“行走的思政课”“非遗进万家”等市级特色游学项目20个;创建“点灯教育在乡村”“巴南百姓茶堂”等终身学习品牌项目92个,培育市级示范性终身学习团队13个。

  王小寒 付小菊 王智东 图片由重庆市社区教育服务中心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