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品牌如何实现精彩蝶变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2024陆海财经论坛本月18日在渝启幕陶家隧道双洞贯通城市更新 惠民有感川渝建成节约型机关1.5万家
第003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品牌如何实现精彩蝶变
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2024陆海财经论坛本月18日在渝启幕
陶家隧道双洞贯通
城市更新 惠民有感
川渝建成节约型机关1.5万家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5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殷殷嘱托 重庆行动”系列评⑧
俞平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重庆时提出,要“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可感可及、得到实惠”简单八个字,释放出浓浓暖意,也传递出鲜明指向。什么是农民群众关心的重点实事?就是他们日思夜想的事情,就是那些困扰他们的急难愁盼。不顾农民群众实际所需、内心所想,好高骛远、盲目蛮干,或者把说了当作干了、把干了当作干成了的事,都算不上实事。

  建设现代化新重庆,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这种“艰巨”“繁重”与“潜力”“后劲”之间的差距,正是努力的方向。

  那么,聚焦现阶段农民群众需求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重点实事,重庆怎么做?开展“四千行动”,用扎扎实实的每一步,探索重庆“三农”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围绕重点实事,重庆步履不停。从“多规合一”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一体推进路、水、电、讯、物流“五网”建设,到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深化“五清理一活动”,持续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再到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便利度,大踏步推进农村教育、医疗和养老服务覆盖率。农村基础设施、基础服务上的短板,正在一个个补齐。

  一连串的行动,结出累累硕果,最终化为一件件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的小事、大事、身边事。例如,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创建市级107个示范村、市级以上美丽宜居乡村1482个;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累计引导7864家民企结对帮扶4884个村子,实施项目9208个……一组组数据,是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到的实惠,改变了乡村的面貌,也托起了农民稳稳的幸福。

  现实案例,最具说服力。还记得武陵山区深处的华溪村吗?五年前,总书记来到这里,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亲切的关怀言犹在耳;五年后,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当地的黄精产业已颇具规模,乡村游也经营得红红火火,村容村貌迎来大变样。

  一个华溪村的改变,是一个缩影。建设一个又一个富强和美的“华溪村”,是使命所在、未来所向。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从这个角度说,将殷殷嘱托落地落实,要立足重庆实际,解答“三农”问题,以“时时放不下心”的责任感,抓一件成一件,一件接着一件干,不断提高民生福祉,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