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世界的重庆汽车听,荔枝古道上的文化回响青年夜校爆火释放积极信号打通“背篓专线”最后一公里守正创新拓新局 为民办医展担当
第008版:评论
上一版   
开往世界的重庆汽车
听,荔枝古道上的文化回响
青年夜校爆火释放积极信号
打通“背篓专线”最后一公里
守正创新拓新局 为民办医展担当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5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渝论·青年说

青年夜校爆火释放积极信号

刘旭东

  不去“夜宵”去“夜校”,青年夜校的风,在重庆越吹越盛。江北区、万州区、铜梁区、九龙坡区……丰富多彩的夜校课程,吸引了各地年轻人开启“夜间学习”模式,这也成为一道道独特的城市夜景。

  青年夜校为啥这么火?95后女生李莉说,“上夜校一是为提升自己,多学些本领,二也是想调整自我,保持更好的学习状态。”可见,“学”成为了年轻人的突出诉求,青年夜校正是大家“充电”的好去处。

  以“观音桥夜校”为例,该夜校组织起书法、打击乐、非遗面塑、非遗剪纸等几十类课程,满足了当代青年利用业余时间提升、解压、社交等多元成长需求。自治、公益、共享,是“观音桥夜校”发展壮大的关键词。

  青年夜校的爆火,折射出人们对公共文化资源的需求,它既紧跟时尚,又经济实惠。对于年轻人来说,给自己报“兴趣班”,“性价比”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如今,青年夜校课程愈发抢手,花“小钱”上好课,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现实需求。

  满足这种精神文化需求,其实是在倒逼公共文化服务进步。夜校受追捧,启示各地要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创新发力,为人们打造更多学习平台。此前,重庆的青年夜校多为自发组建或社区建立,呈“野蛮生长”之势;近日,共青团重庆市委发布了首个青年夜校建设指引,预计将于年内在全市打造30所青年夜校,为城市生活点亮更多“夜灯”。

  有了顶层设计的加持,相信重庆的青年夜校不仅会“花开遍地”,更将“硕果累累”,迈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对于广大青年来说,这意味着学习的资源更多、提升的空间更大、生活的幸福感更高,也定将让大家对城市的发展产生更为深刻的感知。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期待青年夜校能持续点燃居民的学习热情,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注入更多新活力!

  (作者系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生)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