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培育更多“外语+”复合型人才
第035版:教育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守正创新 培育更多“外语+”复合型人才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4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守正创新 培育更多“外语+”复合型人才
以世界眼光办现代学校 面向未来育世界英才

  川外附中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着莘莘学子

  川外附中中华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射箭

  核心提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亦是每一个教育人的深刻追问。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国家、贡献社会,努力培养具有和谐身心的健康人、高尚品质的文明人、厚博知识的现代人、国际视野的中国人。”

  站在开启第二个甲子的新起点,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川外附中”)作出有力应答。

  翻开川外附中的办学史,就是一部精诚团结、追求卓越的创业史,是一部与新中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发展史,是一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砥砺前行的奋斗史。

  作为全国首批创办的七所外国语学校之一、被教育部指定为全国13所具有保送资格的学校之一、全国首批示范性外国语学校,川外附中始终立足重庆、辐射西南,遵循“多语种、高质量、一条龙”九字方针,坚持深化办学特色,坚守育人本色,擦亮教育底色,走出“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之路,努力建设“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品质卓越、人民满意的好学校”,为中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擦亮教育底色

  牢记初心使命 赓续红色血脉

  川外附中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着深厚的红色基因。

  1963年4月,经周恩来总理亲笔批示,学校在第一任校长李任的带领下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建,开启了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路。

  第二年,在第二任校长周韦的带领下,学校选址石桥铺采石场修建新校舍。1965年,学校划归四川外语学院领导。1966年,学校正式迁入新校址,从此开启了在红育坡1号的追梦之旅。

  改革开放后,学校勇毅前行,1984年成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1997年成为重庆市教委直属重点中学,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保送资格学校。

  开阔迈入新世纪,学校先后联合创办重庆国际外国语学校、重庆德普外国语学校、重庆国维外国语学校,积极支持武隆、万州、垫江、奉节、绵阳、德阳等地区的教育发展。

  扬帆进入新时代,学校在四川外国语大学的领导下,先后与九龙坡区、重庆高新区、两江新区、武隆区开展办学合作,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学校已完成一校四区办学布局,拥有10所联盟学校,构建起小、初、高贯通的集团化办学格局。

  六十年来,从无到有,自小而大,由弱变强,学校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创业之路。但学校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办学治校的使命,始终把“服务国家、贡献社会”作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孜孜不倦、踔厉奋发。

  随着时代的变迁,学校不断丰富办学内涵,优化教育生态,提升育人质量,以高品位、高品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奠基学生终身发展。学校系统梳理办学经验,明确了“一体两翼、双核并驱、四维育人”的理念定位:一是“一体两翼”的文化定位,二是“双核并驱”的课程定准,三是“四维育人”的目标定向,以世界眼光办现代学校,面向未来培育世界英才。

  新的征程上,学校擦亮教育底色,牢记初心使命,赓续红色血脉,以高品位、高品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奠基学生终身发展。

  坚守育人本色

  深化课程改革 提质增效创辉煌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家长和社会的热切期盼。回应民之所期、社会所盼,学校推动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实施课程创新、研训赋能、课堂提质“一揽子”计划,实现质量持续高位攀升。

  以“融智+”课程为载体,构建可供每一个学生选择的课程体系。2018年以来,学校综合分层走班、学科分层走班、选修模块走班、兴趣特长走班等四种“新高考”教学组织形式日臻完善,助生成才。近3年,学校建成或通过验收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社团5个重庆市课程创新基地,市级精品课程12个,部级、市级精品课62个。构建大外语体系,形成以“基础语音、特色口语、整本阅读、外国文化”为主的初中英语特色课程,以“阅读基地、公众演讲、海量阅读、模联训练营、戏剧工作坊”为主的高中英语特色课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演、辩、融综合素养。其中,高中英语图书馆分级阅读课程,旨在延展原有教学的课程资源和授课体例,通过系统性测评让学生的能力成长和阅读行为全程可视化,使阅读教学更加精细化。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制定“名特优教师引领计划”,15个校级、区级、市级名师工作室卓越领航。制定“骨干教师提升计划”,同课异构、优势发展助力教师赋能提升。成立“青年教师成长中心”,以四维课程助力专业化成长。2021年以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呈现高显示度、高集成度趋势,新增正高级教师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市级学科教学名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31人、区级名优教师216人。

  课程丰富,教师优秀,学校的课堂同样精彩。

  在“6+1高效课堂”上,老师以“教学评五案”(课案、教案、学案、习案、考案)优化集体备课,以“六个观察点”(进阶式目标、结构化学程、挑战性活动、驱动性问题、生成性成果、持续性评价)优化教学实施,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热烈探讨、激发思维、收获知识,确保课堂教学走向快乐高效,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聚焦创新人才培养

  创建“四大书院” 培育“外语+”复合型人才

  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改革之下,学校何为?

  行动是最有力的说明。2020年,学校以“外语+”为突破口,创建“四大书院”,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多样化优质教育。

  一是“同文书院”,定位于复语型人才培养,采用“英语+非通语课程”双外语教学模式;二是“创新书院”,定位于拔尖型人才培养,采用“外语+强基课程”教学模式;三是“博雅书院”,定位于复合型人才培养,采用“外语+文理课程”教学模式;四是“国际书院”,定位于国际型人才培养,采用“外语+国际课程”教学模式。

  以“创新书院”为例,学校坚持“四个基石,一个提升”(以文化自信、国际理解、理工科素养、跨学科知识为基石,提升五大基础学科特长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导师制管理、模块化课程和进阶式训练,助力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持久好奇心、挑战重大科学难题的创新精神、从事基础学科新兴领域和交叉学科领域的能力。

  时代的责任和挑战接踵而至。2021年,学校按照国家关键语种人才培养战略部署,围绕“外语+”复合型、复语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奠基培养,勇担新使命开启新篇章。

  学校与川外九龙附小等小学、北京大学等高校联合,积极探索小初融合、初高融合、中大融合。搭建学科竞赛体系,2023年,成立六大学科竞赛部,搭建完备高效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建成一支由42名专兼职教练组成的高水平、专业化竞赛师资队伍。同年,中国西部数学邀请赛上,学校6名参赛学生一举摘得3金3银、团体第一的好成绩。

  做好衔接融合离不开贯通培养机制。学校畅通选拔和培养通道,夯实自然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和跨学科素养,逐步探索“小初高大”贯通培养的课程体系。2017年,学校启动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从初中阶段激发兴趣、精准遴选,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联合实施中大衔接培养。近年来,18名学生入围全国决赛,获得5金6银7铜,4名学生入选国家队,获得2金2银1铜。

  无论是书院制教育还是贯通式培养,都让学生拥有更多赋能生长的空间。近3年,同文书院、创新书院、博雅书院、国际书院多名学生以优异成绩成功升入国内外顶尖学府学习,进入国家设立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进行深造,多名学生成功升入斯坦福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等。

  正是因为学校秉持因材施教、面向人人、成就人人的原则,助力学生拓宽学术视野,提升综合素质,让学子们人人尽展其才、人人皆可成才。六十年来,一批又一批川外附中学子从学校出发,走向世界。群星璀璨,有驻外大使、跨国人才,也有学术大师、商界翘楚,更难能可贵的是,还有一批扎根基层、青春报国的普通人。他们带着母校的期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贡献中国力量,展现中国自信。

  深化集团化办学

  “五名工程”领航 迈向全域优质教育

  作为享誉市内外的优质名校,川外附中不仅向下扎根、向内发力,不断提升办学的“硬实力”,并立足区域、向外辐射,发挥好优质教育的“示范力”。

  2003年以来,学校先后与九龙坡区、重庆高新区、两江新区开展办学合作,通过“总校+分校”紧密内生型一体化办学、“总校+新建校”跨区内生型办学、“总校+联盟校”区属加入型办学、“总校+合作校”跨区加入型办学四种办学模式,与川外附小、川外九龙附小、九龙实验外国语学校、川外科中、川外两江中学、川外武隆实验中学开展集团化办学。打造“五名工程”,即心有大我,弘道追求,共育名教育家;集团领航,精准施策,共建名学校;师资助力,青蓝结对,共树名教师;联合教研,资源共享,共创名课程;德育融合,活动共建,共培名学生。目前,集团已形成“一校四区”办学格局,在校学生1.2万余名。

  发挥优质教育引领力,合作共生全域优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以“特色共同体”的形式,支持成都外国语学校、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重庆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万州外国语学校等12所外国语学校的创办;以“教研共同体”的形式,先后指导武隆桐梓中学、白马中学、长坝中学等17所中学的教育教学;以“云校联盟体”的形式,先后指导巫山、綦江、遵义等地6所学校开展教学教研活动。积极探索小、初、高各学段贯通培养育人模式,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成为重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优秀样本。

  提升集团总校“定向赋能”发展力,携手同行共创未来。

  川外附中教育集团站在推进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高度,以实干担当精神服务教育大局,按照“一校一策、定向赋能、多维融合”的原则,锚定高质量发展,推进特色化办学,打好集团化办学“组合拳”。成立集团教研中心,制定联合教研计划,完善运行机制,促使学校师资水平不断提高。各学校深度参与联合教研,共建共享优质教研教改成果,互学互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构建起“涵养基础、发展个性、培育志趣”的多元培养体系。

  回首过往,六十余载风雨兼程革故鼎新。喜看当下,六十余年办学特色与办学成果蓬勃生姿。如今的川外附中人,正凝心聚力、蓄势待发,为培养复语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人才奠基,为九龙坡区教育、重庆教育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为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作出新的贡献。

  杜林燕 胡忠英

  图片由川外附中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