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责任之名 让优质教育照亮未来
第034版:教育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以责任之名 让优质教育照亮未来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4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校
以责任之名 让优质教育照亮未来

  多彩校园生活,让学生自信拥抱未来

  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创课程,助学生成长

  “家校携手 共育未来”班级展示

  核心提示

  2021年9月,作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重点打造项目之一,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校(以下简称“巴蜀科学城中学”)满载希望起航,秉承巴蜀中学“教育以人为本,校长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办学。

  一路奋进,一路风景。建校以来,巴蜀科学城中学既传承了巴蜀中学的办学理念,又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在教育教学改革、校本科研工作、特色艺体工作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眼下,巴蜀科学城中学正加快脚步,朝着办一所“受人尊敬的中华名校”办学愿景,坚定目标、坚韧精进,以高质量教育助推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加快打造“西部基础教育特区”。

  有一种责任叫全力以赴

  高位发展 校园有魅力

  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落地的象征,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坚实的路径保障。

  高质量发展的学校到底是什么样?高质量发展的学校具备什么样的特征?走进巴蜀科学城中学,或许能找到答案。

  教育大计,育人为本。作为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与“中华名校”巴蜀中学携手共建的一所公办高完中,学校植根于巴蜀中学优良厚重的办学传统,秉承“公正诚朴”的校训,践行“精教博学,减负提质”的教学理念和“善为根,雅为骨,志为魂”的德育理念,立志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行走世界,面向未来”的多元复合型人才。

  用心育人,突出多元。学校以开放、融合的理念打造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浸润式校园,建有机器人实验室、VR实验室、金工实验室等十几间综合实践教室,科学研究室、国学研习堂、趣味生物实验室等数十间学科活动专用教室,以及3D打印体验馆、无人机体验馆、物联网体验馆等十几间特色体验馆,共同构筑学校未来学习中心,助力学生个性化多元发展。

  2023年9月,乘着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建设“西部基础教育特区”的东风,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国际课程中心强势落地,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胜任力的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据悉,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国际课程中心将于今年9月正式开学,开创公办学校国际化教育的新局面。届时,学校将与重庆大学开展深度交流合作,利用好大中衔接、科创赋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落实国家对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的战略部署,让历经百年的巴蜀中学优质教育在新的热土上书写出新的高分答卷。

  高颜值的学校环境、高品位的校园文化、高品质的学习空间、高水准的教育资源,让更多前沿的教育尝试成为可能,极大地满足了现代化教育教学需求。

  有一种责任叫助生成才

  课程多元 学生有活力

  学生是否充满活力,是否信心十足地追求卓越,是评判一所学校是否优质的重要依据。

  走进巴蜀科学城中学,无论是操场上的球声、哨声、欢呼声,还是教室里的交流、朗读、静思,无不彰显校园的生机与活力。

  多彩的课程,托起阳光的学生。巴蜀科学城中学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沿袭巴蜀中学“挖掘潜能,张扬个性”这一办学特色,构建独具巴蜀特色的“潜能·个性”课程体系,在教育教学中以“五同步”“九统一”实现与巴蜀中学高品质教育的同频共振,让学子自由遨游在多维度、多样化的课程海洋,开阔眼界、润泽心灵、提升能力。

  在接续巴蜀中学深厚底蕴和文化基因的同时,巴蜀科学城中学坚持“精教博学,减负提质”的教学理念,抓住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高速发展的机遇和丰富的高校资源,开设趣味心理学、舞蹈、旗袍美学鉴赏、版画、书法、形意拳等精品选修课程逾150门,并与周边高校共建国内一流的科学实验室、生涯规划中心、家校共育工作室等,办出一所兼具实力和活力的学校。

  除了琳琅满目的选修课程,巴蜀科学城中学的校园活动同样多姿多彩。

  春季运动会、夏季生命周、秋季社团周、冬季艺术节四大精品活动贯穿全年,构建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活动体系;长期开展的国内外各类研学活动,既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又提升其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多元发展迎来百花齐放。在巴蜀中学的深厚底蕴和特色课程的浸润下,巴蜀科学城中学每名学子始终保持好奇和热情,始终充满活力和朝气。学生朱奕承荣获重庆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科技节“科技小能手”称号;任泓宇获第19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一等奖;杨景涵、季善鸿、曾彦凯获重庆高新区2023年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类一等奖;范佳佳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刘峥岩荣获第二十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十佳小作家”;曾芷昕、谭子悦荣获2023年世界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大会“世界青少年领导力特别提名”奖;龙治如、陈昕圻、童立欣等27名学生获全国美育学生作品一等奖……

  有一种责任叫师者微光

  强师汇聚 办学有实力

  近两年,巴蜀科学城中学代璐霞、常青、黄莉妃、田飞、崔萌、董佳雪、宋静、李桂花、林文华等10位老师的课例被评为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李宏亮、李兰、王倩、王增红、李祖娟等15位老师的课例被评为重庆市“基础教育精品课”;李欣、夏春田、李玉萍3位教师获优质课大赛全国一等奖。非凡的成绩充分彰显出学校雄厚的教学实力。

  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

  建校以来,巴蜀科学城中学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以巴蜀中学的高端师资为核心,以名校成熟师资为骨干,与来自国内外顶尖院校(全球排名前100)及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的名校精英组成强大的师资队伍。

  据悉,学校教师平均年龄34岁,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近80%,骨干师资占比近70%,获市区级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老师占比近50%。这样一支高学历、高素质、富有朝气的教师队伍,保持着巴蜀人特有的品位,高标准,严要求,将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紧紧捆绑在一起,有志于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

  为加快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积极创造机会、搭建平台,通过“巴蜀学苑”专题培训班、假期大练兵、“青蓝工程”、青年教师展示课、常规教学推门课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从“适任”走向“胜任”。

  与此同时,学校通过线上培训、线下沙龙、名家论坛等方式全面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教师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节节攀升。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借助巴蜀中学校开发的“巴蜀云校”资源,积极参与互联网研修共同体,在教育教学、教研备课、资料使用、考试检测、教学评价等各环节与巴蜀中学各校区同频共振,群策群力打造同课异构的高效课堂。

  而今,全体教职工挺直“公正诚朴”的脊梁,怀揣“善雅志”的信念,铆足了拼劲和闯劲,在优质课竞赛、视频赛课、教师基本功大赛、科研立项等领域大展身手、捷报频传,让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成为重庆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面鲜艳旗帜。

  有一种责任叫智慧赋能

  智教慧学 转型有魄力

  在信息化时代,一所高质量学校的“智慧校园”体系能达到什么程度?

  课堂上,师生能熟练运用“智慧教室”“教学资源库”等多媒体设备和软件进行互动共享、思维生长、资源拓展;课后,教师将作业录入智慧作业系统,即可完成学情数据采集,班级共性错题、薄弱知识点、相关拓展题推荐一目了然,精准指导教师改进教学……这些“智”教“慧”学场景,为巴蜀科学城中学的教与学增加了无限可能。

  进入数字时代,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探索智慧教育已成为教育现代化、创新化的重要驱动力。

  早在建校之初,学校就高瞻远瞩,紧跟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落实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科创高新·智慧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以网络设施建设为基础,应用新技术打造创新教育模式,着力打造智慧校园,稳步提高学校的教育现代化水平。

  例如,学校投入重金建设VR创新实验室,通过1台3D纳米智慧黑板,1台桌面级VR交互一体机(教师端),8台桌面级交互一体机(学生端),师生可应用虚拟现实交互教学系统,近距离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观察植物的整个生命周期,探究生物进化的历程。数字技术赋能教与学方式的深层变革,让学生更加乐于探索,提高学科兴趣。

  数字化设备触手可及,数字教育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大数据价值不断释放,人人参与、人人建设、人人享有的数字校园生活正在成为巴蜀科学城中学的新常态,为学生成长成才插上了“智慧”的双翼。

  有一种责任叫协同共育

  家校携手 育人有合力

  “在家用电路中,如何判断进户的两条线哪条是火线、哪条是零线?常用的方法是用试电笔来判断。”在巴蜀科学城中学,一堂充满趣味的用电安全知识普及课正在发生。

  与其他课堂不同的是,这堂课的授课人不是学校教师,而是初二年级学生郭骋原的妈妈。家长进课堂,这是巴蜀科学城中学创造家校协同育人新经验的生动实践。

  滋养学生生命活力的两个重要场所:一个是学校,一个是家庭。

  作为教育主阵地,巴蜀科学城中学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履职担当,以丰富、鲜活、实用的教育经验引导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到位,打破家、校、社之间的藩篱,进一步扩大协同育人影响力和传播力。

  教师是校家社协同育人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巴蜀科学城中学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教师业务培训,常态化开展班主任沙龙、班主任读书会等“校家社协同育人”学习活动,依托学校市级班主任工作室和区级班主任工作室,进行校家社协同育人研究与实践,成立“校家社共育中心”,为有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供专业支持。

  教师提灯引路,家长携手配合。学校通过落实全员、全覆盖家访,建设家校社共育数字资源库,以及QQ群、微信群、钉钉群等信息化平台手段,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在“家长陪餐日”“家长督导日”“家长学校”“艺术节开放日”“善雅大讲堂”等活动中,家长纷纷走进校园、站上讲台,家校携手共赴一场美好的教育之旅,赋予孩子成长无限力量。

  在家校协同育人过程中,巴蜀科学城中学既做好管理者,也做好服务者。学校积极搭建家校社共育数字资源库,实现家校社共育课程、家长课程学习资源信息化、快捷化、自主化;通过学校官微、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手段,宣传科学教育理念,指导科学教子、家校同心、教育同向。

  在家校双向奔赴的同时,学校不忘加强同社会有关单位的联系沟通,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和资源目录清单,联合开发社会实践课程,有针对性地常态化开展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志愿服务、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和研学活动等。

  正是有了更多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学校的课堂延伸了、课程拓展了、空间变大了、形式多样了,一所“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孩子向往”的高品质学校已然浮现。

  现在的巴蜀科学城中学,师德昭昭,学子煌煌,是铸造师魂的摇篮,是成就学生的乐园,是放飞梦想的舞台。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巴蜀的荣幸;教天下英才而成就之,是巴蜀的使命。年轻的巴蜀科学城中学将继续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定不移地走好内涵式发展之路,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文秀月 陈锐 图片由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校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