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巫山县水域两岸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摄/王忠虎 |
|
缙云山云海 摄/陈飞胜 |
|
江北区溉澜溪入江口,生态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正在取样做水质检测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
|
蓝天白云下,市民在綦江区古南街道桥河生态公园游玩 摄/胡光银 |
|
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村舍墙上的垃圾分类宣传彩绘 万难 摄/视觉重庆 |
核心提示
重庆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处于重要位置。
2023年以来,重庆坚决扛起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的重大使命,大力实施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着力破解跨界污染协同治理难题,一体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奋力交出生态环境高分报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能级不断提升,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不断筑牢,美丽重庆建设实现良好开局、迈出坚实步伐。
2024年一季度,全市地表水总体水质为优,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20个监测断面水质均为Ⅱ类;长江支流总体水质为优,122条河流布设的218个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断面比例为95.0%;水质满足水域功能的断面占97.7%。63个在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75天,同比增加5天,其中优23天,良52天,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
治水治气持续发力守护碧水蓝天
仲春时节,两江新区肖家沟水库,市生态环境局两江新区分局的工作人员正通过无人机,对嘉陵江水系跳墩河流域的4处雨洪排口进行排查。除了定期巡查监测,两江新区还在城镇雨洪、城镇污水处理厂等各类排污口安装了智能监测系统。
2019年,渝北区作为全国仅有的2个试点城市之一,在全国率先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工作。随后,重庆迅速将排查范围扩展至长江、乌江、嘉陵江干流。
“入河排污口是连接水里和岸上的关键节点、是污染物进入环境水体的最后关口,开展全市范围的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是从源头推动污染治理、改善水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明介绍,截至2023年,全市已排查621条河流9550个入河排污口。其中长江、乌江、嘉陵江干流4012个入河排污口已整治完成3744个。
不仅如此,重庆还实施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制定“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及验收标准,扎实推进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完成2023年度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评选。
今年一季度,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75天,同比增加5天,空气质量改善成效显著。
然而,“治气”工作难度高、重要性强,未来如何攻坚?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建立“治气”部门联席机制,统筹相关市级部门同步研判、同频预警、同时应对、同向治理;建立督导问题库和“曝光”、“督企”、“督政”、纪检政治督查、885生态报表考评的“1+4+1”问题督导和整改落实机制,不断完善应急应对管控机制。
针对重点行业的深度治理,我市将围绕主城都市区“治气”攻坚,集中攻坚渝西八区和万州、涪陵,以水泥、玻璃、陶瓷企业地方标准实施为契机,通过重点行业深度治理提档升级,打造一批A级企业和B级企业,集中提升一类C级企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城市建成区燃煤锅炉“清零”行动,全域淘汰10蒸吨/小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推动工业窑炉清洁化改造。
实施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行动
位于缙云山麓的北碚区竹林资源丰富,在全区约4万公顷的森林面积中,竹林占约15%。北碚区探索“以竹代塑”,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向环保、健康转型。在位于北碚的中国铁建重庆竹缠绕复合管生产基地,一根根厚薄均匀的竹篾条在胶合剂的作用下,通过机械手段缠绕在产品模具上,再经过固化、脱模后,最终制成一根根复合管道。
该基地负责人刘丰称,绿色、低碳是竹缠绕复合材料能替代钢材、水泥,迅速抢占建筑市场的主要原因。企业生产的竹缠绕复合管、管廊、高铁车厢、房屋等系列产品,能够大量替代塑料制品,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4月,忠县乌杨街道杨峰村满山的竹林郁郁葱葱,在长江南岸构筑了一道生态屏障。
57岁的村民陈珍兰正在竹林里进行管护作业。“家里之前闲置的6亩土地如今全部种上了竹子。土地流转的租金加上竹林管护的务工收入,每年能为家里带来6000多元的收益。”陈珍兰说,竹子收成后会运往附近竹材加工点,最后生产制作成竹纤维环保餐具。
竹纤维碗、竹纤维餐盘、竹纤维打包盒……走进重庆瑞竹植物纤维制品有限公司,展厅里琳琅满目的竹制品令人目不暇接。
“依托长江沿线丰富的竹资源,公司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开发出近百种竹纤维产品,远销德国、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超过1.5亿元。”瑞竹公司董事长王建忠介绍,他们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了5000多亩竹子种植示范基地,带动发展竹材基地8万余亩,建成12条“以竹代塑”自动化生产线,推动竹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不仅是“以竹代塑”。重庆实施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行动,深化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制度,进一步优化转移类别,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5类“无废城市细胞”评估细则,加快制定“无废城市”建设评估指南、“无废指数”指标体系、“无废城市”建设示范区县(镇街)创建指标体系等,持续开展“无废城市细胞”建设,广泛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征集和宣传。
探索山区库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模式
油坊河是黑水滩河一级支流,流经静观镇、水土街道、复兴街道,最终汇入嘉陵江。
此前,由于沿线场镇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雨污管网错接、局部雨污合流以及沿岸种养殖污染、河道底泥释放等,油坊河有2000米左右水体常年出现水体黑臭、泡沫滋生等现象。
油坊河末端因农业灌溉筑坝蓄水形成的湖库,也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上游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发黑发臭。
为给油坊河“刮骨疗毒”,北碚区全面启动了油坊河流域治理,采取前端截污控源、河道清淤疏浚、沿岸建设生态缓冲带、生态湿地等措施实施有效治理。“监测显示,油坊河水质已经从劣Ⅴ类提升至Ⅴ类,后期生态修复后将全面消除黑臭,预期水质将提升至准Ⅳ类。”北碚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而在油坊河末端湖库,北碚区将湖库尾端、油坊河入库段规划为生态修复区。
根据河流水系、岸线分布情况,北碚区将生态修复区划分为陆域环境改善区和水域环境修复区,通过水体生态修复、陆域环境改善,提高水环境质量。
“比如,在水深不超过1.5米的区域培植水下森林,并在沿岸建设生态缓冲带,削减入河种养殖污染负荷,透明度有望达到1.2米。”该负责人介绍,目前,油坊河末端已完成部分内源清淤工作,淤泥就地回用于生态湿地建设。
污水横流、蚊蝇滋生、臭气熏天,部分地方出现“黑水塘”“臭水沟”……农村黑臭水体成为农村居民房前屋后的烦心事。
为解决这一家门口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重庆结合山区库区、山地丘陵的特点,提出到2025年底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全面清零、全域创建、长制久清”总目标。
全市12个市级部门联合印发了《重庆市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区县创建工作方案》,明确今年推动20个区县完成创建,其余19个区县在2025年完成创建,持续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行动,积极探索山区库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模式。
强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数字化
巫山县境内的大宁河是长江一级支流,自北向南流经龙溪、福田、大昌等7个乡镇后汇入长江。作为大宁河流域重要的生态湖泊,巫山大昌湖过去水体黑臭、垃圾漂浮,如今这里水清岸绿、百鸟翩飞,并形成了一个1000多公顷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成为当地的一张生态名片。
大昌湖的蝶变是巫山县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在这背后,数字技术起了重要作用。巫山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陈鹏表示,该县在长江干流和次级河流的重要点位安装了10个360度旋转的“全球眼”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江面垃圾漂浮物情况。同时还建设了大宁河水生态健康综合评估数字化系统,接入河湖及水库视频监控136个,实现对大宁河巫山段全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控。
数字赋能让治水从“人治”转为“智治”。2023年以来,重庆运用数字技术打造了一批多跨协同的典型数字化场景应用,加速推动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巴渝治水”水环境管理大数据应用系统的建设使用,大大提升了长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能力和水平。
市生态环境局的一间大会议室内,前后各有一张20平方米的高清大屏,屏幕上大大小小的数据,清晰明了地展现全市120条河流的实时水环境情况。这张屏幕背后,正是“巴渝治水”应用系统。
“系统上线后,我市水污染事件处置能力实现了3个80%的提升。”卢利说,一是水环境感知更及时,问题发现时间由原来的平均7天缩短为24小时以内,效率提高了80%;二是问题研判更科学,通过大数据分析与AI智能、数字孪生等创新技术,使问题溯源效率提高了80%;三是治理成效更全面,通过建立水环境问题“发现—交办—整改—销号”闭环管理机制,形成市、区、乡镇三级上下联动,实现了问题“一键交办”,24小时处置应答,48小时自动督办,问题处置效率提高了80%。
“‘巴渝治水’应用系统从水质量、水资源、水生态、水污染、水监管等多个维度入手,为每一条河流量身定制了‘数字化管水一张图’,提升了大数据分析研判能力,实现了水环境可视、可查、可分析,为环境要素感知、污染分析和精准溯源提供了数据基础支撑。”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重庆持续推进数据归集,常态开展数据治理,实现数据动态更新,加快推进“巴渝治水”“巴渝治气”“巴渝治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