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保护第一,全力守护文化根脉
强化依法保护。持续推进遗产保护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文物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完善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大足石刻保护方案》《大足石刻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规划》,继续加大系统性保护力度,构建大保护格局。
抓紧保护项目。坚持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的原则,稳步推进宝顶山卧佛、小佛湾、圆觉洞、北山168窟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把世界文化遗产核心要素保护好,同时做好中小石窟的保护,加快实施大足石刻中小型石窟保护设施建设项目。
突出科技支撑。充分运用3D打印、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文物保护水平。聚焦潮湿环境石质文物保护修复,努力创建“中国南方潮湿环境石窟寺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潮湿环境石质文物保护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实施完成一批文物科研项目。
加强联合攻关。持续深化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复旦大学、重庆大学等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设一批联合实验室、科研工作站,争取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落地。通过多学科联合攻关,在岩体加固、渗水治理、本体修复、风化及生物病害防治等共性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形成示范和辐射效应。
坚持“两个结合”,深入挖掘时代价值
完善学科建设。聘请知名专家担任大足石刻保护研究专家或学术顾问,创办大足学研究学术期刊,推进出版“大足学研究文库”系列丛书,加快编撰《巴蜀石窟全集》《大足石刻中小型石窟考古报告》等,提升“大足学”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
争取国家支持。加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庆社会科学院及相关高校合作力度,逐年联合申报国家级、省部级有关科研课题,发表一批研究论文或出版学术专著,深化对大足石刻营造历史和相关史料的系统研究,形成完备档案资料。
建强交流平台。依托“敦煌、云冈、龙门、大足世界遗产地联盟”等相关组织,开展国际国内相关学术活动。持续办好中国石质文物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大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全力争取承办第二届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等重大活动,高标准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推进价值转化。推进大足石刻文化传播策略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重点文化工程,从大足石刻文化传播策略中探寻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用好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深入挖掘大足石刻文化蕴含的“慈善孝义廉”“儒释道文化和谐共生”“文明包容并蓄”等价值标识,不断赋予“大足学”新的时代内涵。
强化数字赋能,让大足石刻活起来、亮起来、火起来
加强国际营销。强化与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内外知名媒体和名栏名目合作,充分利用抖音、小红书、云直播等平台,加强专题推广和经常性报道,全球推广展示大足石刻文化,扩大和提升大足石刻世界影响力,让大足石刻闻名遐迩、享誉全球。
强化数字赋能。加速推进大足石刻三维数据采集与数据库、大足石刻数字化档案建设,优化提升大足石刻数字博物馆,加快推进“云游·大足石刻”数字文旅项目,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场景复原等现代信息和数字化科技手段,构建大足石刻云端智慧景区。
深化文创开发。加快建设大足石刻文创园,培育各类文创主体,做大做强工艺美术、数字文博等文创产业,开发彰显大足文化内涵、符合现代生活美学、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文创旅游商品,不断延伸大足石刻产业链。加快打造具有科技感、沉浸式体验的精品剧目。完成舞剧《天下大足》首演和巡回演出。
完善配套设施。启动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提升项目。着力改善景区周边环境和配套服务设施,优化调整宝顶山景区旅游路线。拓展大足石刻博物馆展陈空间,丰富展览内容,增加游客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南山、石门山、石篆山和宝顶山小佛湾石刻展示利用设施建设,并陆续向公众开放,串珠成链,实现“五山”石刻与龙水湖景区联动,加速构建“日月辉映、繁星闪烁”的文旅融合发展大格局。
丰富文旅业态。围绕做大业态,加大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加快推动宝顶书院、宝顶讲堂等活化利用项目,盘活闲置资产,围绕服务成渝地区中小学生等各类重点群体,推出系列研学游线,开展研学活动,扩大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力。开展大足石刻进校园、进社区,以及大中小学生走进大足石刻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功能。
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增强景区公共服务功能,出台《关于提升大足石刻景区管理服务水平的意见》,编制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地管理导则,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文化人、年轻人到大足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