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江福地 神奇涪陵 产业强区 创新高地 |
|
浙江省援建的浙涪友谊学校 |
|
浙涪经贸合作项目——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浙江省援建的蔺市客运站 |
|
浙江省援建的石沱镇福利院 |
|
浙涪经贸合作项目—重庆万丰奥威铝轮有限公司 |
|
浙江省援建的马鞍街道双溪移民安置小区 |
核心提示
今年一季度,涪陵经济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89.6亿元、同比增长6.8%;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居主城都市区第6位,主城新区第3位。围绕“工业固本兴新”,涪陵制造业正加快高质量发展。
这份增长,是涪陵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奋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的结果。这份增长,离不开来自浙江的对口支援。
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号召中央国家机关、单位和全国有关省市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拉开了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序幕。自此,浙江与涪陵山海情牵,走到了一起,结下了亲缘,达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目标,扬起产业协作共赢的风帆。
转瞬32年,山海情深携手奋进,涪陵将资源、市场、政策优势与浙江的资金、技术、管理优势相结合,着力推动区域产业协作,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形成了政府大力搭台、社会广泛参与、市场高效运作的良好局面,在项目合作、平台合作、机制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果、新突破。
32年来,跨越一千多公里山水,浙涪从“握手”到“牵手”再到“携手”,以对口支援产业协作为契机并肩前行,硕果累累。
截至目前,两地累计实施经济合作项目132个、到位资金282.45亿元,这一切正源源不断成为涪陵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拉动力。
在解放思想中要动力
对标先进、激发干劲,为改革创新提供源源动力
每一次思想的变革,带来的是冲破藩篱后的新天地。在对口支援深化产业协作的实践中,涪陵眼光向东,学习浙江,创新求变,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以思想解放破除禁锢,以学习提升谋求高质量发展。32年来,利用浙江优势,浙涪两地协作开展了百名党政干部、千名专业技术人才、万名移民致富能手“涪陵百千万三峡人才”培养工程,创新了对口支援人才培养模式。涪陵2200余人次干部、医生、教师、移民致富带头人赴浙江开展学习,为浙涪双方产业协作和经贸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2003年以来,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发展,围绕涪陵百名党政领导干部培养计划,浙江先后在沿海发达地区建立了一批挂职干部锻炼基地。533名涪陵选派挂职干部,到区县市对口部门,到经济实力强、发展速度快的乡镇,到情况复杂、任务较重的综合岗位丰富阅历、提升能力,切实把浙江先进发展理念、成功经验做法带回涪陵。
在看中思、学中悟。如今,以学习先进经验、借鉴先进经验为重点的干部培训、企业家交流合作机制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学员们开阔了视野、找到了差距、理清了思路、激发了热情!”据涪陵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涪陵选派赴浙挂职干部中,成长为区管领导班子成员达到35%以上、区管后备干部达到67%以上。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想发展、谋发展、抓发展,广大企业家抓投资、上项目、抓创新,已经在涪陵形成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浓厚氛围。
学习浙江做法,涪陵在全社会持续叫响做亮“服(涪)到位、零(陵)距离”营商环境品牌,深化区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制度,持续推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成功复制推广了一批浙江先进经验、体制机制和工作模式,先后出台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等实施意见。
在长期的互访互学中,改革、创新、求变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思想深处的巨大变革,激发了干部群众敢闯敢干的内生动力,开拓出涪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在优势互补中聚合力
精准对接、协同行动,为实现互惠互利加力前行
发展只会眷顾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
自浙江与涪陵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以来,涪陵区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高位推进,主要领导多次带队赴浙江,从宏观布局,由细微入手,合作愈发深入。
“将对口支援产业协作做深做实,涪陵和浙江还综合考虑各自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水平等因素,将合作延伸到省级部门和区县市层面,全面开展结对工作。”涪陵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这有效推动了两地产业协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温州市自1995年起对口支援涪陵区,累计实施对口支援经济合作项目55个,到位资金143.20亿元。多年来,涪陵与温州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推动两地在重点优势领域实现双赢,继续深化对接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之花结出更多产业硕果。在产业项目、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继续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携手打造新一轮三峡库区对口支援典型示范。
涪陵与杭州市准确把握住产业发展的核心命题,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积极促成浙江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落户涪陵,累计实施对口支援经济合作项目30个,到位资金42.02亿元。先后累计促成娃哈哈集团等多家杭州企业与涪陵本土企业合作,优化了库区产业结构。2023年8月,对口地区消费帮扶集中展销平台落地杭州,带动一大批具有涪陵地域特色的农产品知名度在全国提升。
涪陵还积极加强与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水利厅、重庆市浙江商会等战略合作,推动达成一系列科研合作、农产品拓市等合作协议,加速产业转型发展、产品结构升级……坦诚相待间、真情实意中,两地多级对接合作机制纷纷落地,不断完善。
浙江牵手涪陵,产业携手发展的路也由此越走越宽。杭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温州、台州7个市及下辖40个市区县与涪陵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走出了一条横向联动、纵向衔接、定期会商、运转高效的具有浙涪特色的产业协作路子。
在交融共建中添活力
深度融合、锻造品牌,为深化协作铺就康庄大道
梳理双方优势、寻找互补领域、谋求合作路径……交流频次越来越多,交往合作也自然越来越深。跨越山水的深情厚谊不断创造机遇,激励着浙涪两地加快发展。
推进产业转移、串链成群、科技转化,浙江助力涪陵实现先进制造融合发展新格局。
据涪陵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浙涪产业协作已培育出了华峰化工、万凯新材料等领军(链主)企业7户,青山瑞浦、吉利科技等7个工业项目入选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4年重大项目,新开工卡涞科技、联洋新材料等10个关联项目,持续壮大了涪陵2大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同时,平台空间载体也得到进一步拓展,聚焦动力电池及轻量化材料、生物医药2大领域,先行先试开展承接产业转移试点示范,涪陵高新区入选全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产业创新也由此塑造出新优势。浙江华峰集团自落户涪陵以来,获国家授权专利60余项,并率先攻克己二腈“卡脖子”技术,采用专有技术成功建成10万吨己二胺/己二腈生产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万凯新材料自2018年落户涪陵以来,以创新驱动成为全球行业内规模领先、技术先进的食品级PET高分子新材料企业。
坚持企业互动、市场互用、民间交流,浙涪开启产业合作新局面。
“产业合作方式从单纯的政府交流向企业合作、社会互动多层次协同发展,这是浙涪产业协作走向深入典型的表现。”据涪陵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对口支援为平台,涪陵探索联合、兼并、收购等多种合作模式,推动两地企业以联合、兼并、收购等形式“联姻”。
太极集团浙江东方制药公司就是其中一例。2000年,在浙江牵线搭桥和支持下,涪陵太极集团成功收购了位于绍兴的浙江东方制药厂,将其重组更名为太极集团浙江东方制药公司。目前,该企业已成功被绍兴市经济信息委评选为“绍兴市隐形冠军”,不但打开了浙江企业的发展新机,更实现了涪陵企业在浙江的新成长。
对口支援产业协作,浙涪已在多个领域结出累累硕果,正成为两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为活力涪陵注入勃勃生机。
在集聚动能中增潜力
善谋实干、借力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打造核心引擎
当对口支援产业协作的春风吹起,必将带来姹紫嫣红的满园春色,那些如约而至的合作成果和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就是最好的注脚。
放眼浙江与涪陵对口支援最新招商引资项目,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十足,正激荡着涪陵高质量发展澎湃春潮:去年2月24日签约落地,5月开建的青山实业瑞浦兰钧年产30GWh电芯及PACK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00亿元。项目布局年产30GWh的动力与储能锂离子电池智能制造生产线并配套建设相应的PACK生产线,主要生产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等产品。目前,主体厂房已进入封顶施工,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值约260亿元。
2022年成功引进的卡涞科技年产300万件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零部件项目,总投资10亿元。自去年一期项目投产以来,已建成6条生产线,年产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零部件60万件。二期计划建设24条生产线,目前已进入平场阶段,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20亿元。
2021年签约落地的吉利科技集团动力电池项目,计划总投资约85亿元,拟建设年产能18GWh动力电池生产线及相关配套。目前,该项目正在有序施工中,预计2024年9月一期建成试产,二期计划于2025年开工建设。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约100亿元。
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的同时,两地经贸合作也在不断加深——涪陵组团连续参加8届浙江省农业博览会,携百余种特色农产品亮相,促进了区内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与浙江等地农业企业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了涪陵农产品在江浙一带的市场,不但提升了“涪陵产”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扩大了产品的影响力。农博会期间,涪陵还分别与浙江对口支援涪陵的杭州、绍兴、温州等市、区参展团及参展企业进行了洽谈交流,进一步推动双方农业领域的合作……
32年来,以对口合作为契机,两地广泛开展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符合绿色转型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招商引资开出“遍地花”。
245家浙商次第落户,招商和项目“两驾马车”并驾齐驱,已成为涪陵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持续助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刘玉珮 龙搏 马凌岑 本版图片由涪陵区水利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