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有礼有福 激发社区“邻”聚力江北区靠什么啃下“硬骨头”重庆建成社区老年食堂1161个重庆市第六届全民城市定向挑战赛“华岩”开跑
第004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有序有礼有福 激发社区“邻”聚力
江北区靠什么啃下“硬骨头”
重庆建成社区老年食堂1161个
重庆市第六届全民城市定向挑战赛“华岩”开跑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4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北区靠什么啃下“硬骨头”

  (上接1版)

  2022年年初,随着江北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推进,华信公司开始“刮骨疗伤”。

  首先是内部“动手术”——原有的10个部门精简为7个部门,原来的行政部、党群部、审计监察部和人力资源部合并为综合部。

  精简、合并,必然涉及人员变动。

  “伤筋动骨哪有不‘痛’的?我们采取‘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原则,充分沟通,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有原部门正职没有竞选上的,离开企业去了其它地方,也有个别重新回到一线业务岗位的。”董晓容说,理顺内部关系花了约半年时间,原来的52名员工精减成33人,内部管理和制度方面也向现代化企业改革。

  比如,公司通过猎头引进了1名职业经理人和3名基金、担保业务骨干。

  胡东就是在2022年8月来到华信公司担任投资总监、2023年12月担任副总经理的。此前,他在一家上市公司下属新能源板块担任大区总经理,负责新能源投资业务,有多年股权投资经验。

  为什么从上市公司跳到区属国企?“江北是经济大区,平台好,股权投资业务也是我擅长的。”胡东坦言,最吸引自己的是未来的发展前景。

  华信公司在这次改革中,还打破了以往较为固定的考核机制,与职业经理人签订目标责任书,考核与经营业绩挂钩;对普通员工的考核,也更加向经营业绩倾斜。目标完成得越好,收入就越高。灵活的考核制度,激活了公司上下干好经营业务的积极性。

  江北国投应运而生

  外部整合,也在大刀阔斧推进中。

  2022年初,江北区启动国企提质增效行动,将原有的“8+3+25”国企架构优化为“4+16”,“4”是4家区属国企,“16”是16家子公司。

  华信公司与另外3家功能定位相似的宏融集团公司、盘溪市场公司和华恒公司,合并重组为重庆市江北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北国投)。

  过去,这4家公司旗下还有9家子公司,有的属于“僵尸”空壳,有的长期亏损。重组后,江北国投关停、注销了5家,变成1个集团+4个子公司,通过减少“僵尸”企业和“出血点”,实现“瘦身”健体,轻装上阵。

  “不过,瘦身健体并非一味把企业数量向下减,而是要结合国企保障重点领域和服务关键环节的能力合理规划、优化调整。”江北国投董事长唐勇说,江北国投结合资产经营管理和投资的主责主业定位,对子公司进行了专业化整合,定位明晰。

  比如,华信公司主要负责股权投资、基金、政府性融资担保等业务;盘溪公司聚焦物业、房产租赁、市场管理;重体产业公司(原华恒公司)主要负责体育场馆运营、文体培训和赛事;江北国投商业管理公司(原宏融商业公司)则负责西部金融培训中心及酒店、温泉、咖啡、长租公寓等商业项目经营。

  业务更聚焦,发展方向也更明朗。胡东来到华信公司后,干劲十足。他带领团队建立起“股权直投+基金投资”支持招商引资新模式。短短半年,公司就陆续参投奕欣基金、新奕基金、泰和峰基金等主体,投资引入一批链主企业。

  比如欣晖材料,是一家从事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的企业,2023年2月投资,4月拿地,10月厂房封顶,目前正在进设备、试生产;奕斯伟计算是一家拟上市的芯片龙头企业,去年5月左右签约落地,将在江北打造车规级芯片设计主体。

  华信公司还搭建了江北区唯一的国资专业化产业引导基金运作平台,基金目标规模200亿元;组建了江北区唯一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重庆悦诚融资担保公司,助力缓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整合之后,通过集团规模化运作,大家从单打独斗变成抱团发展。”唐勇深有感触。截至2023年末,江北国投已投资34个项目,涉及江北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医疗、文旅安保、金融科技、农副粮油等领域,所投项目累计实现营收116.85亿元。

  2023年,江北国投总营收同比增长2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87%。

  江北国企敢为人先

  江北国投只是一个缩影。事实上,江北区在深化国企改革方面,一直走在全市前列。

  江北区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罗国辉回忆,十几年前,江北区属国企接近90户、员工近2500人,很多企业内设部门冗余,管理混乱,企业数量多,竞争力却不强。

  2016年,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2022年基本完成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的目标,江北区随即启动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2019年,仅用三年时间,江北区就将近90家国企改革重组为8户区属国有重点企业、3户项目公司和25家子公司,也就是“8+3+25”,从业人员精减到1892人,降幅达23%。企业布局“由分散到集中”、资产规模“由小到大”、管理方式“由粗放到规范”。

  天下之事,非新无以进。

  2022年,江北区国企启动新一轮改革,进一步精简机构、压缩层级,从“8+3+25”到“4+16”,企业总数同比减少44.5%、区管领导班子同比减少63.6%,同时严控内设机构和人员,4户集团内设机构减少55%。

  瘦身健体的结果,是“肌肉更发达”——

  国企资产规模不断壮大,从2021年的840亿元,到如今突破980亿元;竞争力大幅提升,4家区属国企中,有3家获得AA+信用评级。

  企业的“造血”能力也进一步增强。比如,由原中鹏集团公司及下属睿昇建设公司、金丰宜居公司、建北监理公司、鹏远实业公司,以及唐桂建司、港城工业园区公司、五宝建司兼并重组而成的江北城开集团,其承担的长安三工厂片区城市更新项目,获得授信69亿元,融资成本低至2.88%,创下区属国企融资成本新低。

  罗国辉介绍,2022年前,区属国企的平均负债率在60%,整合后,通过内部债务相互抵消、债务吸收、还款置换等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下降到了42%。区属国企平均融资成本此前为5.7%,甚至有的高达7%,现在也下降到平均3.63%,处于全市地方国企低位水平。

  “每年,我们都要制定投融资计划,判断总盘子有多少,来作统筹安排。同时在债务控制方面严格打表,负债企业要提前半年制定还款计划,提前3个月准备还款经费。”罗国辉说。

  改革成果惠及民生

  改革激发活力,让沉睡的资产焕发新的生机。

  罗国辉介绍,江北区从2019年开始加快推动资产盘活,截至目前,已盘活存量国有资产账面价值共计约21.70亿元。其中,国有企业房屋利用盘活4.16亿元,土地出让17.54亿元,完成盘活目标任务的74.65%;盘活回收资金约5.35亿元,完成回收资金目标的69.39%。

  这不是一串冰冷的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利好——

  整合利用8处闲置房产共904套房源,打造大庆村青年公寓、南桥苑长租公寓、五里坪人才公寓等长租公寓项目,为创业青年、普通工人群体提供居住保障,入住率达90%以上;

  梳理城市零星用地、闲置用地、桥下空间等边角闲置土地,2023年打造口袋公园3个、小微停车场49处,新增小微停车位2556个,为市民解决停车难题;

  改旧立新,将铁山坪共计1.53万平方米的存量空置资产,打造为西部地区最大型的综合类培训教育基地西部金融培训中心,目前培训订单已排到了5月;

  积极探索引入专业团队等社会力量,通过合作经营、特许经营、资源共享等方式整合优质资源,打造文创园、“好吃街”“韩国首尔街”等多种业态,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打卡;

  深化央地合作,引进华能总部基地、长安科创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和中粮集团合作的中粮·天悦壹号项目顺利推进。由华润集团打造的中環万象城项目正加快建设,未来观音桥将新增一处百亿销售额的标志性商业。

  “去年,区属国企利润总额达2.9亿元、增长16%,今年一季度实现全面扭亏为盈。”罗国辉介绍,下阶段目标是重点防止企业返亏,力争全年区属国企100%保持盈利状态。三年内,力争实现国企利润翻三番,真正把国企建设成为聚焦主业、适应市场、功能突出、高效高能的新国企,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先遣部队”。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