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 “大情怀”办教育 “小细节”暖人心
第046版:教育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江津 “大情怀”办教育 “小细节”暖人心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4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区担当看教育先行 服务发展见内涵提质
江津 “大情怀”办教育 “小细节”暖人心

  江津中学在滨江校区地理专用教室开展“空间视角看气压带风带”课程

  滨江四牌坊小学阳光活力少年

  江津六中旧貌换新颜

  核心提示

  “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这是江津的发展目标,也是大区担当。在一体打造“大通道、大枢纽、大口岸、大物流、大平台、大产业”战略路径下,江津地区生产总值实现新突破、新增长。

  产业好不好看营商环境,环境好不好看教育品质。

  透过江津蓬勃向上的发展力以及承担战略服务的支撑力,清晰可见的是这座城市推动教育优先发展、重点发展、创新发展的以民为本。

  好教育,既是创造当下的幸福,也是筹谋未来的远见。

  江津,人文荟萃、底蕴深厚。这里有聂帅母校江津中学、“院士摇篮”江津二中、全国“翻转课堂第一校”聚奎中学、巴渝百年名校四牌坊小学、全国首批示范中职重庆工商学校等一大批优质学校,更有“大情怀”办教育的气魄,以及“小细节”暖人心的行动。

  近年来,江津通过党建引领赋能教育事业,坚定先行、先为的“先”,秉承深耕、深研的“深”,拿出实干、巧干的“干”,牢记强师、强能的“强”,强化利民、惠民的“民”,落实成人、成才的“成”……全面激活教育的每寸肌理与神经末梢,用高质量教育托起美好未来。

  从更高站位统筹部署,以更高标准全域推进,用更大力度深层变革,是为“大”;面向每一个孩子,上好每一节课堂,造福每一个家庭,是为“小”。

  当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大情怀”,遇上就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的“小期盼”,是城市的幸运,也是百姓的幸福。

  先行先为

  党建引领 在教育强区之路上蓄动能

  江津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聂荣臻元帅的故乡。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让江津教育根深叶茂,源远流长,也赋予江津教育承古拓今、铸品扬特的浩然之气。

  党建领航风帆正,初心如磐行致远。

  剑指更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江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江津由“教育大区”迈向“教育强区”。

  坚持党建领航发展,高站位开展党的全面领导引领行动,持续增强党建统领力。江津设置“136”工作机构,紧扣“实”字以“关键少数”引领带动“绝大多数”,提升基层党建质量,实施党建质量提升行动,抓好党建“五双工程”(“双带头人”“双培养”“双强化”“双创建”“双规范”),借助“双比双创”重要载体,培育出“四优一强”党组织20个,形成了一大批各美其美的党建品牌,激活江津教育高质量发展“满盘棋”。

  描绘发展新路径,高视野描绘“1334”教育发展思路:“1”就是要全面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要求;第一个“3”是要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同城化三个目标;第二个“3”是要全力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基础教育品质提升行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大重点任务;“4”就是要争创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区和国家教师教育创新示范区。

  沿着这条清晰的先行之路,江津教育人强化党建引领,快马加鞭、全力以赴,涌动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党建聚活力,教育添活力。久经风霜洗礼的古城墙,历经百年沧桑的黄桷树,用簪花小楷记录百年的杏坛往事……作为重庆最古老的小学之一,四牌坊小学校走过283年不间断的办学历程。新时期,学校发挥党建正心、聚心、强心、暖心、净心的作用,筑牢育人堡垒,汇聚育人动力,开启发展新篇。学校以山的博大、水的襟怀将百年人文、帅乡环境、家庭学校融为一体,以“融”为核心理念,融古今,和家国,全国首创“融和教育”,创新融和德育,优化融和课堂,强化师资建设……成功跻身“京津沪渝琼”全国首批教育联盟校,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国家级、市级荣誉50余项。办学成果在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上展出,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钟灵毓秀孕沃土,人杰地灵七彩珠。人文校园多璀璨,诗教特色道路殊。”诗词中描绘的是江津八中党建引领下特色育人的生动景象。

  作为重庆市重点中学,具有80年办学历史底蕴的江津八中始终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用心淬炼“承、树、正”三字品牌,引领全体师生拧成一股绳,以辛勤耕耘换取芬芳满园。学校以孝心献父母、爱心报祖国等“五心”教育深化德育,把“诗教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校园里师生学诗、写诗、评诗蔚然成风,教学质量持续提高,师生素质不断提升。就连渝、川、黔毗邻地区的学生也纷纷慕名前来求学。几年下来,区级、市级、国家级近80种书刊刊载学校师生诗词作品近2000首,学校先后获重庆市“十佳特色文化校园”“全国诗教先进单位”“全国足球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千古风流、人文荟萃的江津,一所所独具特色的学校深深地扎根于此,在党建引领下,开启发展新征程,释放教育新活力。

  深耕深研

  破题课改 在教育浪潮中树标杆

  新的时代,赋予教育新的使命。迎难而上,江津作出响亮回答——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2019年,一场高端合作在江津拉开帷幕,江津区人民政府与课程教材研究所合作共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启了江津深耕深研,以课改撬动区域教育发展的蝶变之路。

  课改,该如何整体谋划?

  江津着力实施“一引领三核心两保障”,以“三步走”助推江津教育在文化建设、教学质量等方面实现新突破。第一个阶段“学校文化”建设,打造出各美其美的学校文化;第二阶段“课程领导力”建设,各校绘制了课程育人蓝图;第三阶段“课堂提质”,区域整体推进“大概念统领的活力课堂”建设,基层学校、教师全员卷入,区域教育生机勃发。

  课改,该如何整体推进?

  江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课改,时时关心进展。借力、借智、借道,组成高端专家智囊团,近200位全国学科领衔专家、教授,指导新课程建设和新课标培训。确立“改思想、改课堂、改管理”的改革思路,做好师资培养、课程建设、教学改进、特色创新四个关键事,创新管理机制,营造课改气候,整体和谐推进。

  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如何整体推进区域课改,“江津试卷”给出了圆满的答案,树立了一个样板。

  作为区域课改的引领者、全国课改的积极推动者,江津中学充分发挥重庆市首批新课程新教材示范学校和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新课程新教材示范校的“双重示范校”作用,系统参加了国家普通高中、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和统编教材编审工作,教育部两次公函致区教委和江津中学感谢信。学校乘着江津区域课改东风,构建了“一核七域四类”课程体系,该课程方案被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遴选为典型案例,为全市乃至全国课改提供了借鉴。先后承担了11项课程教材研究所改革实验项目,全面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教师在市级、国家级各类赛课中获得一等奖40人。学校有3个(历史、物理、数学)重庆市普通高中课程创新基地,8门重庆市级精品选修课程,“红色津中”革命传统校本课程全国闻名。江津中学,这所百年老校正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迸发新机。

  中学课改有声有色,小学课改又该如何突破?

  双福第三小学校基于大概念的“脑洞”课堂生态文化圈悄然改变着学校的教育生态。学校依托课程教材研究所“课程领导力”和“深度学习教学改进”两个项目,着力提升解读课标、分解课标、落实课标技术,优化“脑洞”课堂生态文化圈。基于大概念的“脑洞”课堂文化成果先后在全国、全区、其他省市有关学术会议进行经验交流50余次。学生连续3年在重庆市级科技比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基地校”“重庆市德育特色品牌学校”、江津区“国家级成果推广示范校”“教育质量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江津以改革家的胆识、实干家的精神,搅动了区域课改的一池春水,书写出一份精彩的新课改“江津试卷”。

  一大批特色校本课程成为“精品课程”。江津区8项校本课程入选全国校本课程典型案例(全市共15项)。建成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示范校2所、课程创新基地6个、精品选修课20门、11个优秀社团活动。

  一所所中小学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提升,入选教育部“部级优课”“基础教育精品课”51节,初中物理、小学数学等学科现场课面向全国展示89节次。

  一场场活动彰显江津教育硬实力。课程教材研究所大力支持江津承办全国性教育学术交流展示27场次,江津区获得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15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8项,入选首批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

  既然选择了课改,便只顾风雨兼程。2023年,江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从课程建设正式走向课堂提质新阶段,落地落细江津区委、区政府“基础教育品质提升工程”要求,进一步提升江津教育辨识度。2023年,获评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1项,获奖率达73%;立项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0项,立项率达66.7%。

  实干巧干

  强力保障 在强基赋能中下真功夫

  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成功入选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江津作为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教育也跃上新台阶。

  发展背后,是江津区干到实处、务求实效的生动写照。

  江津一直把教育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定期调研教育,定期听取教育工作汇报,着力为教育办实事、解难题,做到了“经费优先保障、项目优先建设、问题优先解决”,特别是近三年财政异常困难的情况下,还做到了教育投入只增不减,真正做到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建就建一流名校,修就修品质学校,教育“民心桥”越连越通。

  近年来,全区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达到155亿余元。全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0.7亿元,累计新、改、扩建校舍78.05万平方米、运动场32.97万平方米,新建成投用中小学9所、幼儿园10所,全区校园面貌大为改观。

  师生游园活动、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青年教师论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十佳主持人大赛、硬笔书法现场赛、书画作品手工作品展……在江津六中美丽的校园里,崭新的教学楼巍然屹立,明亮的多媒体教室干净整洁,宽敞的灯光塑胶球场洋溢着运动气息,师生享受着教育幸福。

  伴随着硬件条件的提档升级,这所锚定“初中办优、高中办特”办学目标的中学,积极践行修德砺能、奠基终身的办学理念,坚持错位发展、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创新“五维一体”德育管理,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打造艺体特色多元教育,让每个孩子得到个性化发展。多项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更是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引领学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数字化转型跑出“加速度”。

  完成45所学校的“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工作,智慧教育优质资源供给支持体系逐渐完善,实现江津教育“有线”+“无线”的1000兆到校、100兆到班网络全覆盖。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综合指数在全市名列前茅。

  课前学生通过平板电脑里的微课开展自主学习,课堂答疑解惑完成作业……这便是聚奎中学从MiniQues模式的网络主题探究学习1.0到翻转课堂的课程改革2.0升级版本。

  与时间赛跑,和数字竞速。早在数年前,聚奎中学率先在国内落地实践了以移动终端+微课为支撑的翻转课堂教学变革。2018年,聚奎中学开启基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生成课堂3.0版本探索,让“农村学校的孩子也要有仰望星空的能力”。2022年,聚奎中学开始构想利用人工智能建设智慧校园,成功地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在课堂上实现“师—生—AI”互动的“生成课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数字化赋能学校发展的“聚奎中学范式”。

  高效能开展教育保障能力提升行动,民生辐射力持续增强。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到98.2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7.48%,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100%,高中阶段学校毛入学率保持98.5%,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规模提升到了9.98万人。

  如今的江津,已经基本实现了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好上学”“上好学”的愿望,为打造区域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师强能

  德艺双馨 在提振队伍中壮筋骨

  教师的肩上承担着双重使命,一头是国家的希望,一头是孩子的未来。

  存师道、传薪火。百年老校聚奎小学传承书院文化,秉承“聚力铸魂,奎星闪耀”的办学思想,以“聚合力,耀奎星”党建为引领,不断强师德、赋师能,搭建“青绿”“青青”“青靛”“青紫”四层阶梯,实施“师徒结对”工程,打造了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培养了一批适教乐教的全科教师。学校集全体教师之智慧,扬排球特色之优势,撬动百年老校活力,挖掘无限育人价值,两年蝉联重庆市“体彩杯”小学生排球比赛男、女“双冠军”,《奎星闪耀之健体硕美篇——排球特色课程案例》入选全国校本课程典型案例。学校发挥“江津区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项目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基地学校”之责,承担了“三个课堂”之“专递课堂”的输出任务,扩大优质课堂覆盖面,在服务大局中实现从“形变”到“质变”的迭代升级,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

  聚奎小学的教师队伍的建设情况是江津区的一个缩影。广大江津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凝聚智慧和奉献,付出心血和汗水,推动江津教育行稳致远。

  江津深知,只有关心广大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千方百计为教师解难题、办实事,才能够让教师安心、用心、顺心地投入工作。

  教师发展师德为先,江津健全师德师风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等机制。加大优秀教师评选表彰宣传力度,对师德楷模和在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科研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人才,按规定给予适当奖励。

  如何让教师找到职业价值感、获得感?江津为教师送上一份份“成长厚礼”。江津构建新型现代教师教育培训机构,打造“2+4+N”教师教育工作品牌,打造重庆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教师教育基地。大力实施“新三名工程”(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落实“三心三强三领”举措,打造一批引领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创新师培师训模式,“三位一体协同创新的四个一”骨干教师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入选“国培计划”优秀典型案例。

  为了让老师享受到更多职业幸福,江津构建“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社会”五级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教师爱教、学生乐学、家长关心、社会支持、多方发力的教育良好格局,汇聚起共建教育强区的强大合力。

  筑牢强师之基,凝聚优师之力,江津区正凝聚强师优师能量,全力推动教育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加速打造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现代教育,为高质量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提供有力教育支撑。

  利民惠民

  做实细节 在民生服务中润心田

  温馨快乐的生日歌中,鼎山小学的孩子们戴着生日帽,与朋友、老师分享生日蛋糕,在心愿墙上留下自己的愿望,脸上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

  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办老百姓满意的教育,是鼎山小学一直以来的不懈追求。近年来,学校常态化开展“鼎力而为,暖心助学”系列活动,对接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到校开展结对帮扶,学校党员教师带头示范,一对一牵手困难家庭,面对面帮扶困难学生,长效化开展“教师家访进千家”“成童立志成长礼”“共享阳光集体生日会”等系列活动,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激励更多孩子为梦想努力,为成长奠基。

  教育是民生,也是民心,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江津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夯实事业保障基础。

  坚守“义务教育有保障”底线,常态化推进义务教育控辍保学、送教上门工作。不断完善“渝快办”“入学一件事”申报系统,城区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子女可线上“一站式”办理入学申报事项,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确保符合要求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应入尽入。

  教育公平惠民举措温暖更多家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7.5%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零辍学,教育扶贫工作作为行业扶贫唯一典型入选2019年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

  减负提质的“江津经验”惠及师生。江津教委以课后服务、课程建设、师资培养为切口,试点探索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课后服务专业师资校际共享等8项内容,“江津经验”辐射远方,《八项试点“实打实”“四大聚焦”助“双减”》荣获重庆市“双减”区县优秀案例。

  风险防控为孩子们守好“安全门”。全面加强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533+N”心理健康工作措施,将“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连续4年纳入区级重点民生实事,推动学校心理辅导室覆盖率、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配备率均达100%。每年组织专兼职教师参加培训200人次以上,5名教师入选全市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库。在全区中小学开展以“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月活动,为学生印发心理健康宣传资料10万份,每年对全区小学高年级以上中小学生开展1次心理健康测评。引进优质资源成立江津区青少年心理健康协会,拓展社会服务体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江津以“关心每一个孩子”为己任,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角落,让每一棵幼苗都茁壮成长。

  成人成才

  百花齐放 在好教育中遇见好未来

  教育是关乎每个孩子的未来、关乎每个家庭幸福的最根本民生。让每一个孩子因接受教育而精彩,让每一个家庭因教育而幸福,是江津教育的孜孜追求。

  在江津,教育可以是一份饱含心意、关注成长的礼物。

  “我是阳光健身小达人”“当好清洁员”“自护自救互助互救”……江津区综合保税区小学让孩子掌握六年24件事。尤为巧妙的是,学校坚持以“彩笔篆云悦童年,清风琢玉润童心”为办学理念,以促进少先队员综合素养发展为价值追求,将六年24件事与学校学科课程、与校园文化活动、与家校共育等整合,通过校本课程、亲子活动、社会实践和特色校园活动等途径有序实施,构建了分年级分学段的主题式校本课程体系,探索出一条发挥少先队活动课程实践育人的路径,真正实现“让每一朵云端的花儿绽放光彩”之办学愿景。

  在江津,教育可以是一份幸福童年、奠基未来的心意。

  当江津区双福二小11岁的李琳站在第十届跳绳运动亚锦赛女子3分钟单摇项目现场时,耳旁“还有10秒,加速!快!”的加油声,让她化身小马达,以单脚506.5次超原亚锦赛次记录,获得金牌。中国速度惊艳全场的背后,是学校积极践行“打造幸福学校,筑基幸福人生”理念,创建“绳系五育,幸福校园”党建品牌,以一根小小的跳绳为基点,通过“绳”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以绳育德、以绳增智、以绳健体、以绳织美、以绳促劳”的育人氛围,获得国家级以上金牌100多枚,培养世界冠军9名,亚洲冠军11名,二小学子在幸福校园里神采飞扬。

  在江津,教育可以是拓宽视野、联结社会的桥梁。

  江津区滨江四牌坊小学校孩子们的科技梦想从校园起航:校园广播站、电视台、校刊时时处处讲科技故事,百余名家长经常来校讲解科普知识和指导社团活动,校园外几江污水处理厂等更是天然的科技大课堂。科技教育不仅培养他们“乐于探索、热爱科学”的品质,而且让他们从小就认识世界、关心世界,主动去创造美好生活。原来,学校珍视地处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毗邻区“五馆三中心”地域资源,利用区域内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众多科技资源,构建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学校“三公里文化圈”,不仅初步形成“家校政社”齐抓共管,推动落实科学教育做加法”的工作新格局,而且有力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江津,教育更是让孩子们能出彩、出新彩的力量。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落幕百年名校——重庆工商学校。来自全国32个省(区、市)49支代表队的196名选手同堂竞技,历时3天的激烈角逐,工商学校以单项成绩、综合成绩“双第一”夺得总冠军,这也是学校在该全国赛项第8次摘金夺冠。工商学校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技能为先,实践第一”育人理念,重视实践技能教学,健全四级赛训机制,强化产教融合办学,突出校企协同育人,培养了数以万计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近年来,师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38金52银36铜,8名学生获评全国技术能手、五一劳动奖章,毕业生在知名企业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达90%以上,学校被社会誉为“巧匠能工沃土,豪商巨贾摇篮”。

  教育是礼物,是心意,是桥梁,是力量,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幸福,感受得到的成长变化。江津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成才,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图景,都汇聚成江津这座幸福之城的壮阔蓝图。

  各级各类教育百花齐放,人才培养质量各展其美。江津,正以更好的教育书写精彩的现在,成就更好的未来。

  行动图线>>>

  深入开展教育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

  1 高站位开展党的全面领导引领行动,持续增强党建统领力。

  2 高起点开展“五育并举”铸魂强身行动,持续增强教育塑造力。

  3 高质量开展基础教育品质提升行动,持续增强教育影响力。

  4 高标准开展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行动,持续增强服务支撑力。

  5 高水平开展重点改革攻坚提升行动,持续增强教育创新力。

  6 高要求开展教师教育品牌建设行动,持续增强教师学习力。

  7 高效能开展教育保障能力提升行动,持续增强民生辐射力。

  8 高规格开展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行动,持续增强教育安全力。

  王咏梅 文秀月 胡忠英 图片由江津区教委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