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教育“五五行动” 跨出从大到强坚实一跃
第044版:教育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九龙坡教育“五五行动” 跨出从大到强坚实一跃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4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院区共建全国首个教育强国实验区
九龙坡教育“五五行动” 跨出从大到强坚实一跃

  九龙坡区大思政现场课

  重庆谢家湾学校探索“对话”评价

  九龙坡职教中心VR航空智慧教学中心

  核心提示

  2023年3月20日,九龙坡区与中国教科院签订教育强国实验区(培育)合作协议,共同探索建设教育强区的实践路径,打造教育强国实验区的示范样板。九龙坡区也成为全国首个教育强国实验区共建和培育对象。

  院区共建一年来,九龙坡区教育系统围绕“新时代教育强区”发展目标,聚焦聚力教育“五五行动”,持续深化高质量课堂建设、教育评价改革、教育数字化改革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取得明显成效。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好新时代教育强区”目标,九龙坡区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验区,助推九龙坡区由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跨越,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蓝图绘成美好现实。

  上好关键一课——党旗领航下的“大思政课”熠熠生辉

  建设教育强国,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思政课,正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

  近年来,九龙坡区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坚持党对思政课改革创新全面领导为根本,把“大思政课”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一项标志性工程,拓展大格局,创新大课程,搭建大平台,培育大师资,系统打造“大思政课”育人新体系,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拓展大格局,校校重视“大思政”。贯通大中小学、研训培机构、家校社等育人渠道,构建三个思政育人共同体,即与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法治与教育标准研究所等共同推动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重点共同体建设,通过区内教研机构、中小学校与党校、高校马院、干部培训学院建立思政课教研共同体,结合家长学校、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站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有效凝聚育人合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取得实效。

  建好大课程,课课延伸“大思政”。持续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内容,重庆谢家湾学校开展“朵朵聊时事”“跟着希娅书记看两会”等特色主题活动;以高质量课堂为载体,培育思政精品课、示范课、特色课,开发了高新实验一小“十景十课”、高新育才“行知德育”、森林小学“红色种子故事树”等近70个门类的校本课程;结合区域特点,突出行知精神、国际教育、工业文化、传统文化等办学特色,建设九龙特色思政课程,涵养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搭建大平台,处处可学“大思政”。搭建校内平台,全区“一校一策”建设28个校内思政教育场馆,打造23个“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评选思政教育特色示范校;用好社会平台,立足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和实践资源,开设“走进九龙坡”社会实践课程;开拓数字平台,依托九龙坡智慧教育云平台,打造思政教学资源库、“云上大思政课”,目前已储备9万个“大思政课”教学优秀案例、优质素材。

  培育大师资,人人来讲“大思政”。推动优秀学科教师、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五老”“模范”等到校上思政课,选优配强专兼职思政教师,健全思政教师“青蓝结对”“名家引领”“导师帮带”培训机制,同时借助社区家长学校将革命前辈、社区志愿者等纳入“大思政课”队伍,形成人人都是思政教师的氛围。

  九龙坡区将继续探索“大思政课”建设的有效路径,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瞄准关键破题——评价“指挥棒”奏响教育改革新乐章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对于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九龙坡区作为我市首批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区,坚持把好为党育人方向、把好立德树人导向、把好教书育人取向、把好全面育人引向,先后制定、完善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办法、教师“区管校聘”管理办法、教育质量全面监测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10余个,逐步健全区域教育评价制度体系。

  全区采取“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改革思路,拉开全面改革的大幕:每年确立10个重点改革项目,实行方案化、项目化、清单化管理,带动全区教育评价改革系统推进。2021年,先后三批共遴选42所试点学校先行先试,探索教育评价改革的校本化路径。

  尤其是聚焦学校、教师、学生评价改革三大重点内容,围绕实现高品质办学、发展高水平教师、培育高素质学生“三高”目标,以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改革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实现高品质办学为准绳,探索学校“综合+特色+专项”评价。实施“学业质量+综合素质+特色创新+强基衔接+增值发展”五维育人质量评价,并将特色发展、集团化办学纳入办学评价体系,推动学校更好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科学办学。仅仅从特色这一角度来看,全区就建成了国家级、市级特色学校68所,占比达80%以上,呈现出“各美其美、各优其优、百花齐放、多元共进”的繁荣局面。

  以发展高水平教师为目标,实施教师“行知精神+工作实绩+专业发展”激励评价。比如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以教师阶梯式成长评价为牵引,围绕“师德”“师能”两个维度,引导教师追求做真心实意、真抓实干、真才实学、真情实感的“四真四实”型教师,逐步发展为专心型、专研型、专业型、专家型“四专四能”型教师,形成教师“阶梯式”发展态势,促进教师队伍整体发展。

  以培育高素质学生为追求,实现学生评价从“育分”向“育人”转变,从“学业知识评价”向“能力素养评价”转变,从“学习结果评价”向“学习过程评价”转变,从“单向单一评价”向“多元多维评价”转变。比如育才中学实施“育才新二十三常能”评价,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化能力;重庆谢家湾学校探索“对话”评价,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思考、自我激励、自我满足、自我调整;森林小学“豆豆成长”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更加看重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近年来,九龙坡区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成效明显,总结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园学徒制试点、教师激励、特色办学等20余项改革经验,入选全市“真抓实干”成效明显项目,获市政府办公厅通报激励,改革经验在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全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论坛、首届中国教育评价改革峰会上交流。

  面向未来创新——点燃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智慧引擎”

  教育数字化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

  近年来,九龙坡区以先行者、探索者的姿态,主动谋划,转型探路,以打造九龙智慧教育为目标,持续完善“一体系、一框架、一平台”的顶层设计,带动数字教育全生态的升级,引领区域教育不断迈上新台阶。

  其中,“一体系”是指具有九龙特色的“1123教育信息化建设体系”,阐明了信息化建设的载体和任务;“一框架”是指九龙坡区数字教育“1361”总体框架,具体指向了数字教育发展的内核与途径;“一平台”是指以智慧课堂建设为核心的九龙坡智慧教育云平台,并为此搭建起“1361”建设体系明确云平台的整体架构。

  纵观九龙坡区的教育数字化布局,其改革思路始终明晰:立足客观环境与教学技术的信息化升级,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最终追求,而必经之路则是以数字化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家校社合作等方面的系统变革。

  基于此思路,九龙坡区以“三步走”行动逐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让智慧教育在九龙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第一步:校园联“网”,改善全区数字教育环境。近年来,九龙坡区投入约5亿元,提升全区教育技装基础服务水平。已完成全区教育城域网改造,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建成全市教育系统首个“绿色数据中心”和首个区级教育大数据服务中心。全区数字校园占比超过50%,13所学校入选市级智慧校园建设示范校,九龙坡区被评为重庆市智慧教育示范区。

  第二步:教育上“云”,打造智慧教育“数字大脑”。全力建设九龙坡智慧教育云平台,完成区域教育信息化基础架构。该平台集管理、教学、资源为一体,建成20余个智能化行政、教学管理平台,对接网络备授课、教研等教学应用平台,融合互动录播、编程教学、微课制作等个性化教学平台,并设置国家、市级智慧教育平台窗口,建立了庞大的教学云资源库。换句话说,九龙坡智慧教育云平台正是智慧教育“大脑”与“核心”,驱动教育数字化真正成为现实。

  第三步:课堂增“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智慧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课堂。在九龙坡区,传统课堂迎来升级,诸多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促使“知识课堂”向“智慧课堂”发展;创新课堂彰显特色,提出创新实验室建设计划,推进编程进课堂工作,组建“中小学影视工作联盟”,信息化特色教育进一步突显;城乡课堂同频共振,城乡学校共享优质资源,带动区域教育的整体跃升。

  以数字化点燃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智慧引擎”,九龙坡区正加速向着教育强区目标迈进。

  向谦娆 黄丹 图片由九龙坡区教委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