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银行大楼 |
核心提示
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交通网络内畅外联、产业通道释放新动能……春潮澎湃,激荡万千气象,刚刚成为中西部地区首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的城市——重庆,正开足马力不松劲,全力打造更多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
作为中国西部和长江上游地区成立最早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西部首家“A+H”上市城商行,重庆银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牢记金融报国使命,恪守金融为民初心,在挺膺担当中落实重大决策部署,在攻坚突破中统筹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持续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经营发展稳字当头 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日前,重庆银行2023年度业绩亮相。报告显示,2023年,重庆银行紧扣改革经营目标任务,加压奋进,稳健经营,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供给、加强金融服务对接、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持续释放内生动能,实现资产规模稳健增长、资负结构稳中向好、经营效益稳中回升、资产质量稳中提升,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资产规模稳健增长,资负结构稳中向好。截至2023年末,重庆银行资产总额7598.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98%;贷款总额3929.35亿元,存款总额4148.13亿元,较上年末增幅分别达11.45%和8.42%。同时,该行积极调整资产结构,信贷占比持续提升,剔除票据贴现后的贷款余额增长超420亿元,推动该行日均生息资产同比增长10.5%;坚持优化负债结构,储蓄存款增长20.2%,占各项存款比例为48.45%,较上年末提高了4.75个百分点。
经营效益稳中回升,资产质量稳中提质。2023年,重庆银行坚持开源节流、管控成本,着力推动效益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32.11亿元,实现净利润52.29亿元,同比增长2.20%,净利润增速连续多年保持正增长良好趋势。不良贷款率打破“两连升”,期末不良贷款率1.34%,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34.2%,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品牌价值不断凸显。2023年底,重庆银行获评国务院国资委2022年度地方“双百企业”评估优秀企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获重庆市属国企最高评级A级,连续7年获得标准普尔国际投资级评级,综合实力连续8年跻身全球银行300强。第一大股东渝富集团持续增持重庆银行,累计增持A股合计982万股,增持金额8033万元。同时,重庆地产集团、重庆水投集团两家股东分别增持A股0.15亿股、1.35亿股,持股比例提高至5.1%、8.5%。
与此同时,重庆银行通过强化资本精细化管理、适时开展外源性资本补充,充实资本实力,各级资本充足率持续向好。截至2023年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78%,一级资本充足率11.16%,资本充足率13.37%,均在监管标准以上。
战略落实掷地有声 支持新重庆建设实现新突破
综合实力稳健增长,让重庆银行在推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新征程中迸发出更大的能量。2023年以来,该行继续积极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等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带来的历史机遇,通过聚焦产业集群、拓展合作渠道、搭建场景金融,提升对客服务能力,深化系列战略合作,积极推进金融服务走深走实,为重大战略在重庆落地生根提供金融保障。
发力重大项目,落实市委“一号工程”。重庆银行发挥全市唯一一家在川渝两地均设有分支机构的地方法人银行优势,围绕“十项行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全年向双城区域互联互通、现代产业、生态宜居等领域提供信贷支持超1300亿元。聚焦毗邻地区功能平台、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川渝地区共建重大项目“靶向”发力,在双城区域开展50余场金融服务推介会活动,面对面讲解产品,点对点交流需求,与10余个区域主体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支持渝黔高铁等重大项目建设近80个,债券投资超400亿元。
增强跨境优势,推动对外开放。重庆银行设立自贸区分行,投放贸易融资及外币债券近130亿元。新增11家代理行,联通19个国家和地区,可提供新加坡元、泰铢等10个币种的结算及兑换服务。运用商务委“渝贸贷”风险补偿资金池,为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外贸新业态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积极承办第五届中新金融峰会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专题论坛,取得较好社会反响。
聚焦“制造升级”,夯实发展根基。重庆银行聚焦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着眼重庆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出台了《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通过实施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五项工程”,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截至2023年末,制造业贷款余额超过1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3%,荣获“重庆市金融服务制造业贡献奖”。
服务质效持续提升 金融“五篇大文章”取得新成效
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五篇大文章”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重庆银行秉持“地方的银行”“市民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发展定位,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城乡居民、服务小微企业的立行初心,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本职本源,持续优化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发力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重庆银行聚焦科创领域,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研发科创金融产品、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迭代更新“专精特新信用贷”“知识价值信用贷”“实体企业信用贷”“好企知产贷”“优优贷”等产品服务,助推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截至2023年末,该行科技型企业贷款增幅14%。
推进绿色金融,描绘美丽新重庆。重庆银行主动融入“三省一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和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落地重庆市地方银行首批碳减排贷款业务,打造碳中和银行,总行大楼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个跨区域的“碳中和项目”,获评“重庆市绿色金融先进工作单位”。截至2023年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3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6%。
深耕普惠金融,增量扩面出实招。重庆银行深耕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扩面增量、提质增效。研发推出结算户转有贷户“流水贷”、中小微商贸企业“渝贸贷”、电信经销商“通信链快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农贷”,批量定制“商户信用贷”“产业发展贷”等金融服务方案,提升普惠金融可得性和覆盖面。截至2023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02.46亿元、客户5.79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6.27亿元、3488户。
探索养老金融,呵护最美夕阳红。重庆银行立足社会养老金融,建立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强化网点服务适老化改造,优化自助渠道适老化体验,持续开展适老金融知识宣传,不断提升适老服务水平。截至2023年末,服务50岁以上养老客户超214万人。
强化数字金融,构建服务新生态。重庆银行贯彻落实数字重庆建设要求,用好数字化这个关键变量,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优化“产研智营”“渝鹰”“巴狮”等数字平台,研发推出多项数字信贷产品。截至2023年末,数字信贷普惠产品体系共计“4个品牌”“16款产品”在线运营,累计投放464.40亿元。
改革创新纵深推进 提供多元化服务展现新作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重庆银行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提升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场景搭建,提升客户体验。重庆银行通过“搭场景、建生态”,优化“渝乐惠”生活圈和收单商户联盟,联合开展支付、用卡等系列优惠活动,让金融服务接地气、有温度。依托数字化创新,搭建“手机+平板”移动金融服务体系,让客户足不出户获得便捷高效服务。2023年,重庆银行新开业网点17家,推出手机银行6.0,电子渠道客户数增长21%,突破500万户。
丰富产品供给,延伸服务触角。2023年,重庆银行新增投放线上消费贷款“捷e贷”60亿元,助力恢复和扩大居民消费。研发推出“筑梦贷”“创想贷”等专属产品,支持新市民购房、创业。依托“普惠金融到村服务基地”、移动便携式终端等载体机具拓展乡村金融服务触角,自主打造巴狮数智移动银行,实现了把“银行柜台”设在田间,把金融服务送到“三农”身边,2023年“巴狮展业”平台服务涉农客户17.88万人次,同比增长57%;“乡村振兴青年贷”荣获《银行家》“2023年度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创新优秀案例”。
创新宣教手段,擦亮消保品牌。2023年,重庆银行首次推出以“渝小暄”IP为元素制作的反诈宣传系列漫画——“渝小暄捉妖记”;首开金融知识宣讲直播课,吸引近17万人次观看。关注“一老一少”等重点群体、乡村地区等重点区域的金融宣教,在人民路小学校建成首个“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在街道、社区大力开展老年人金融知识宣传,为大专院校学生宣讲金融知识等,持续帮助提升人民群众的金融素养。
重庆银行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行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务,深度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持续释放内生动能,全力聚焦区域重点建设工程,坚持创新创造,不断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以新姿态新作为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实干实绩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作出新贡献。
徐一琪 图片由重庆银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