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 跑出联通世界加速度 聚起开放发展新动能
第011版:向总书记报告
上一版 下一版 
长寿 跑出联通世界加速度 聚起开放发展新动能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4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长寿 跑出联通世界加速度 聚起开放发展新动能

  长寿经开区 摄/廖涛

  重钢智能化码头 摄/李辉

  核心提示

  制定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五年实施方案,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成功首发,投用全市首座一站式重卡换电站、打造清洁低碳物流新体系……

  近年来,长寿区抢抓机遇,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雄厚的产业基础,以做大做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为统领,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全力畅通道、建枢纽、优服务、促发展,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交通数据能力中心、江海联运中转枢纽、“通道+经贸+产业”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和产业链供应链国际要素资源集散中心,跑出了联通世界加速度,汇聚起开放发展新动能,为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0年长寿班列首发以来全区经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发运货物超2.3万标箱、货运值超33亿元,总量位居全市前列。A级以上物流企业6家,数量位居全市第7位。2023年港口货物吞吐量、铁路货运量分别增长10%、9.8%;实现外贸进出口101.1亿元、离岸服务外包1.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超1200万美元。

  畅通物流大通道 物流枢纽节点功能日益凸显

  去年3月,集装箱货物(锰矿石、白云石)从钦州港东站铁路运输直达渝巴专用铁路,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长寿”上行班列正式开行。

  5月,“贵州-长寿”的区域班列开通,垫江金富源的原材料石英砂通过渝巴专用铁路到达,长寿持续为区内及周边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7月,一列满载货物的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在渝巴物流成功首发,连同长寿区在内的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七个区县的货物一同跨越山海、走向世界。

  12月,中欧班列(成渝)首趟长寿多式联运集结中心班列在渝巴物流铁路站正式开行。满载长寿及周边地区50标箱货物搭乘本次货运列车从长寿出发,出口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今年2月,老挝铁矿石经中老铁路上行至重钢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首发成功,为重钢提供了另一条原材料供应物流大通道,可有效缓解三峡大坝检修和新通道建设对长江水运带来的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多式联运精品线路开通,长寿已构建起立足长寿、服务重庆、辐射西南、西北的多式联运体系,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节点功能日益凸显,对外开放能级不断提升。

  “为更好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我们制定《长寿区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五年实施方案(2023—2027年)》。”长寿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一个重点,就是系统谋划推进立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着力形成以“三货站多专线”铁路物流网、“一环多横多纵”公路集疏运网络和长寿港衔接通江达海的水运物流网为骨架的对外交通网络。

  截至目前,长寿区年通过能力500万吨的新恒阳码头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已开库运行,跃升为长江上游规模最大、辐射云贵川陕渝地区的液体化工品物流综合服务平台;依托化工码头、中同运公司、渝巴公司,成功搭建西南地区最大危化品铁公水多式联运运营平台,开展水路、仓储、铁路三网融合周转的集装箱一站式化工物联网服务,降低上下游化工企业物流成本;开辟渝巴物流至化工码头铁水联运“最后一公里”绿色通道,“疆煤入长”铁水联运实现首发;环松科技、巴斯夫、云天化、望变电气、国际复合等企业的产品,还有西南、西北等地区大宗货物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出口,走向东南亚、非洲、南美。

  在此基础上,长寿区还加快实施了中国航油西南战略储运基地、重庆港长寿冯家湾作业区化工码头二期2个泊位及配套设施、两江新区至长寿区快速通道、黄草峡储气库建设工程、重庆国际金属循环产业园80万吨热卷深加工项目和钢材交易市场(A区)提档升级项目等一大批重点项目,使长寿国家物流枢纽功能更加完善。

  长寿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长寿将持续畅通“四向”物流大通道,向东加快推动渝宜高铁建设;向南依托渝怀铁路,常态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长寿-钦州双向班列,连接北部湾城市群;向西依托渝怀铁路及公路网,对接中欧班列,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向北大力推动广涪柳、长垫梁等铁路规划建设,形成联通西北到柳州货运出海大通道,全力打造长江上游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和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重要节点枢纽,为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数字化赋能 提高跨区域数字化运营服务能力

  “以前生产线上的工人要到锅炉房工作,胸脯面对高温铁炉,后背却是阵阵凉风。现在通过数字化转型后,运用数字孪生工厂技术,工人线上便可实时看到生产线的车间情况。”在重庆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长寿),工作人员以重庆钢铁集团的数字化转型为例进行介绍,通过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让该企业提升了安全系数,生产效率提高46.78%,运营成本降低16.08%。

  在数字展厅综合大屏幕上,由重庆交信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与长寿区交通局、长寿高新区共同打造的“1+4”数字交通示范工程体系,全程监控了危化品运输路线全过程,打通陆海新通道车、货、人、场、途的数据共享,实现运力规划、科学调度、安全监测。

  “借助资源整合能力,可把西部交通13省市交通数据集成为数据中心,对此分析提炼,最后用数字赋能交通,服务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发展,实现效能效率双提升。”长寿高新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长寿区还在提升重型卡车物流能效方面下功夫,通过推动重卡换电降低其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实现绿色运输。

  在长寿纯电动重卡换电站,一辆载重为40吨的黑色纯电重卡在工业机器人的操作下,最快3分钟便可完成换电。

  “新能源重卡快充一般需要1-2小时,而重卡换电只需要3-5分钟,时间节约95%以上,节约油费35%以上。”重庆交信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群称,经过市场验证,换电模式应用场景丰富,长寿正抢抓这一机遇。按照换电网络布局规划,以重庆中心城区为中心,还将在涪陵、南川、綦江等区设置50个左右的网络基站,形成环中心城区的重卡换电网络。

  “目前,长寿已完成换电站示范站建设、区域换电网络建设规划、电池银行组建、服务站建设等系列工作。”郭群介绍,示范运行中,重卡换电数字网络为长寿钢铁、化工、汽车、建材、电力等重点企业用户提供了零碳物流解决方案,有力促进了长寿生产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接下来,长寿区将加快建设多跨协同的数字通道平台,推动航运企业深度融入智慧长江物流工程,推进物流企业融入通道公共信息平台,推广使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融入全市“1+5+N”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体系;大力推动“省部共建”,加快建设1个数字交通调度指挥中心和数字运输物联网、换电重卡数字网、数字物流服务网、大宗物流数字网4个数字服务网络,形成“1+4”数字交通示范工程体系;建设智慧港口,开发数字化在港口物流装卸、运输、仓储等各类场景的应用,加快构建港口全局“一屏掌控”、指令“一键智达”、执行“一贯到底”、监督“一览无余”数字化协同工作场景。

  同时,加快发展数字物流,加快建成投用长寿区西部陆海新通道数字运输物联网平台,全力支持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提升,推动智慧运输、智慧仓储、智慧配送整体提升。推动绿色物流发展,积极引导长距离大宗物资“公转铁”“公转水”,提高铁路、水路货运量占全区社会货运量的比重,高标准建设绿色公路、绿色码头,打造长寿区绿色水上物流综合服务中心,推广应用新能源物流车,不断提升通道数字化运营服务能力。

  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 推动“通道+经贸+产业”联动发展

  在长寿发展20余年的企业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复材”),是一家以研发、生产、销售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的企业,每年从重庆发往各地的产品达70余万吨,其出口的普货还可直接在冯家湾海关监管场所清关。

  现场,公司物流科科长傅坤算了一笔经济账。

  “自长寿海关监管场封关运行,可大幅降低我们物流成本1000元/箱,以渝巴专用铁路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长寿班列到发站,统一享受重庆和广西扶持政策及国铁运价优惠,全程铁海运费按照2800元/标箱,较原铁海联运运费降低3600元/标箱。”

  对于国际复材来讲,西部陆海新通道,缩短了企业对华南及东南亚地区客户的物流响应时间,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提升客户服务质量。由于效益的提升,国际复材还下设了北美公司、欧洲公司和香港公司3家销售子公司,在重庆、珠海、常州以及海外的巴西、巴林、美国、摩洛哥均建有生产基地,玻纤纱年产能突破100万吨。

  国际复材降本增效的案例并不是孤例。这得益于长寿枢纽运输能力扩容升级和枢纽功能的不断完善,推动了长寿产业、通道与贸易实现了深度融合发展。

  在制造供应链物流方面,围绕“1+3+2”产业布局,搭建供应链物流平台和大宗工业品商贸物流分拨中心。水铁公管多式联运网络无缝覆盖长寿经开区晏家、江南组团,为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发展壮大营造了低成本、高效率、强辐射的供应链环境,已形成化工物流、钢铁物流、大宗散货物流等主导领域,并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物流体系。商贸生活物流方面,农产品交易、汽贸城、电商快递等专业领域初具规模,区域辐射效应初显,城乡物流三级配送体系基本形成,这些都为企业深度融入对外开放格局赢得更多机会。

  目前,在长寿,包括环松科技、巴斯夫、云天化、望变电气等20余家企业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出口,方向主要为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由此推动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用好国际资源和市场,促进产业扩链补链,带动长寿制造、服务“走出去”和反向投资。

  截至2023年,长寿区开展外贸业务企业80家,17家企业进出口超千万美元,5家企业走出国门投资兴业。化工产品、医药中间体、装备制造等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RCEP市场约占36%。

  未来,长寿区将依托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钢铁冶金等产业,整合制造业物流资源,开展从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到产品分拨配送的全过程物流服务,延伸采购、交易结算、供应链金融、分销组织等服务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集群。完成经开区江南循环经济临港仓储贸易区综合开发项目、天然橡胶现货交易市场、木材石材加工物流园等一批临港产业项目建设,打造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新材料高地。重点发展一批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创新模式、代表性企业和知名品牌。发挥链主企业联动上下游企业作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协同提高生产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强通道跨境产能分工合作,支持企业沿通道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培育壮大一批产业链跨国公司。

  同时,实施“百团千企”国际市场开拓计划,推进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西药)、欧洲重庆中心新材料产业基地扩容提质,深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做强一般贸易,做大加工贸易。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发展川维化工跨境电商,大力实施工业“十百千万”行动,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外向型企业。

  王静 王美蓉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