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 奋力谱写村美人和、产兴民富乡村振兴新篇章发展新质生产力 积蓄增长新动能
第010版:向总书记报告
上一版 下一版 
北碚 奋力谱写村美人和、产兴民富乡村振兴新篇章
发展新质生产力 积蓄增长新动能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4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
北碚 奋力谱写村美人和、产兴民富乡村振兴新篇章

  静观镇素心村蜡梅园

  仲春时节,行走在北碚区广袤田野间,万物生机盎然、满目皆是春色。粮食播种面积13.87万亩,产量4.5万吨、增幅3%;花木种植面积达6.79万亩,全市占比12%;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实现全覆盖……过去一年北碚区“三农”工作沉甸甸的成绩单,就像是在希望的田野间描绘出浓墨重彩的画卷。

  实干成就伟业,奋斗成就伟业。近年来,北碚区持续聚焦“两大定位”,做好“四篇文章”,按照“总体规划、片区联动、差异发展、各具特色、校地合作、多元一体”发展思路,大力提升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质效,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奋力谱写“村美、人和、产兴、民富”乡村振兴新篇章。

  春潮澎湃,一幅巴渝和美乡村北碚示范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培优育强升级特色产业

  夯实和美乡村“底色”

  去年底,中国花木之乡·北碚静观第二十一届蜡梅文化艺术节在中国·重庆花木产业谷开幕。该产业谷(一期)已建成开园,目前已完成签约商家超400家。项目全面建成后将形成“总部经济+贸易中心+文化旅游+生态建设+乡村振兴”的产业格局,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花木交易中心。

  持续推动“梅香西山”万亩蜡梅产业带和花木产业“千品百园”提升工程,北碚区蜡梅总面积达1.8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85%以上。开发蜡梅香水、蜡梅面膜、蜡梅手工皂等精深加工产品50余个,促进蜡梅全产业链发展,实现年产值达8亿元以上。

  蓬勃发展的乡村产业为和美乡村建设夯实了基础。过去一年,北碚区持续推进特色产业延链增值,按照“农产品加工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培育壮大蜡梅、魔芋、粮油三条农业全产业链,2023年农产品加工业全口径产值16.30亿元,增幅2.1%。

  “我们在培育花木产业的同时,建成全国区域性柑橘良种繁育基地,脱毒柑橘苗木产出占全国的50%以上。培育壮大甜茶产业,其中精品茶叶最高售价可达7000元/斤,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了全新增长点。”北碚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全面提升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价值,北碚区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推进食用农产品三年行动,以区域公用品牌“好品碚出”为核心,围绕花卉苗木、精品果蔬、粮茶食味、农旅康养等四大优势特色产业,形成静观蜡梅、静观小米、西大魔芋、天润豆干等N个特色农产品品牌为代表的“1+4+N”品牌架构体系,具有北碚特色的农业品牌不断涌现。

  依托缙云山、嘉陵江等优势自然资源,北碚还按照“一轴、一环、两带、四核”结构打造全长44.3公里的碚东绿道,穿插偏岩古镇栖山枕水体验、东升村艺术乡村体验、三生三世桃花源多彩田园体验等多个精品点位,全域化、特色化、精品化培育乡村旅游多业态。

  推动乡村建设宜居宜业

  擦亮和美乡村“本色”

  “路修通了,园子里的草莓吸引了大批进村游客前来采摘。”近日,在北碚区澄江镇柏林村柏林草莓园业主覃昌辉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走进柏林村,整齐的房屋、干净的道路、翠绿的花草相映成趣。始建于明清时期的王家院子经过改造,原汁原味再现了川东古院落的旧时风貌,吸引了许多市内外游客前来游玩。如今,柏林村已陆续办起了20多家民宿农家乐,人年均纯收入超过5000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以“嘉陵悠谷”乡村振兴综合试验区、“缙云原乡”“两山”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园两大示范片区布局建设巴渝和美乡村,北碚区广袤乡村地区掀起了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潮,成功打造“奇彩东升村”“休闲虎头村”“红色王朴村”“生态柏林村”等一批典型。

  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北碚在全市率先出台《北碚区关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创新提出“四改三提升”整治标准,统筹推进农村路、水、电、通讯、物流“五网”建设,建成“四好农村路”1850公里,农村路网提质更新并率先在全市实现公交“村村通”;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9%、供水入户率达100%,农村用电实现“户户通”;5G网络实现农村场镇全覆盖,全区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脱贫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村民就地过上了宜居的生活。

  此外,北碚区还大力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17.71万亩,自主研发的MT-IAM01多功能履带式旋耕机已成功进入市场。农业水域生态强化治理,扎实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受污染耕地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等工作,不断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指数。

  打造和谐和睦善治乡村

  提高和美乡村“成色”

  乡村治理事关农村和谐安定,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北碚区积极探索“村民议事+”“志愿服务+”“党员先锋+”“乡贤+”“驻村书记+”“校地合作+”等乡村治理模式,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有效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

  为积极传承乡建特色资源,北碚区邀请高校专家对品牌进行策划包装打造“缙云会堂”治理品牌,将施家梁村“施家茶馆”,柏林村“村民议事厅”等,成功打造为群众说事议事的百姓舞台,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扎实推进“积分制”“清单制”“院落制”“数字化”等“三制一化”重点任务,成功打造歇马街道“粟香小院”“荷香小院”“睦邻小院”“乐和小院”等22个。完善基层智治平台基础信息,解决处理治安、安全、纠纷、民生、环境等事件17.8万余个,实现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渠道更快捷、服务更高效、治理范围更广泛。

  坚持发扬“枫桥经验”,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北碚区还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协商载体400余个,向所有行政村选派“兴村”书记,向有产业发展需求村选派“富村”书记,向治理重难点村选派“安村”书记,持续壮大基层干部人才力量,积蓄乡村治理新动能。

  看点>>>

  聚焦“三区一线”

  持续壮大4大民宿集聚区

  近日,走进静观镇中华村的既白民宿,不少年轻人来到这里,在静谧的山林间品味惬意的慢生活。既白民宿由废弃矿山改造而成,最大程度保留了山间野趣的乡土气息,与周边山林相得益彰,被评为国家甲级民宿,成为北碚的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北碚区聚焦建设“成渝地区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把民宿产业与文创、旅居、研学、康养、温泉等产业进行融合,民宿产业打造成为北碚休闲旅游的一张金字招牌。

  目前,北碚区聚焦“三区一线”(环缙云山北温泉片区、金刀峡片区、青峰山片区、西山环线)4个民宿集聚区,发展乡村民宿43家,其中10家精品民宿被授予“缙云民宿”。2023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32万人次,营业收入达4.8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

  刘钦 陈钰桦 图片由北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