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网友实名感谢浙江农业农村厅、淡水水产研究所。据悉,发帖人得知父母养殖的沼虾,接连几天都有虾苗死亡,便在该省农业农村厅官方微信公众号留言求助。当天11时许,小编回复称正帮她联系专家;15时左右,发帖人听父母说,专家已在电话里进行远程指导。很快,虾塘就基本恢复正常,没有虾苗死亡了。
面对网友求助,官微不但及时回复,而且高效地联系专家、解决问题,减少了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此举值得点赞。政务官微,就应该是“服务微”。同时,这也对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产生了触动,厅长王通林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就说,“这是对我们各级机关干部的一个鼓励、一个鼓舞”。
如今,各级政府部门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或微博,主要功能有三:以发布本部门相关动态信息为主;同时,转发上级部门公开信息或者其他重大公共信息;此外,便是与网友进行互动,及时了解社情民意。
近年来,许多政务官微凭借亲民的内容、实在的服务,收获了许多好评。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深圳卫健委,就曾因面对群众求助时的一句“电话发我”,而感动了许多网友。有信息显示,一大批政务官微通过“线上接单—线下处置—线上回复”的办理方式,切实解决了群众身边的不少小事、琐事、难事。这是信息化时代,政府部门与群众良性互动、切实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渠道。
此前,“僵尸官微”曾多次引起关注。所谓“僵尸官微”,就是一些部门和单位“只建不管”,致使政务官微长期未更新,部分甚至零更新、零发布。随着后续的抽查、治理,“僵尸官微”明显减少。但平心而论,对官微而言,不“僵”只能算及格,想拿高分,就应该有更多作为,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官微作为政府部门对外服务的一个窗口,应该在服务群众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官微要想在群众中立起口碑,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时刻关注群众留言,特别是求助信息;二是建立相应信息处理机制,及时将群众需求对接到对口部门;三是要具备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建立网上网下联动机制,确保服务到位、反馈及时。
民心所盼就是施政所向。政务官微,应当是“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应当是拒绝闭目塞听、坚持开门办事的。期待更多地方能以此案例为榜样,不断升级政务官微的综合服务能力,让政务官微成为“服务微”“民生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