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1日,立信职业教育中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学生们正在进行新能源汽车维修实训学习。特约摄影 孙凯芳/视觉重庆 |
■新质生产力可引发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目标升级、教育内容迭代、教育方式转型、教育体系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的系统性变革
■教育可以通过劳动力再生产提升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锻造新质生产力,通过理念更新升级新质生产力
■引导高校紧盯颠覆性、前沿性技术,抓牢战略性、先导性产业,瞄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支撑赋能高质量发展
教育是人才成长的沃土,是创新生成的策源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如何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如何凝聚战略创新人才力量,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3月27日,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宴兵接受了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的专访。
超常规引育人才
努力实现人才平台能级跃升、人才发展效能跃升
重庆日报: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您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与“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对重庆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
刘宴兵:新质生产力与教育治理存在双向驱动的逻辑。新质生产力可引发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目标升级、教育内容迭代、教育方式转型、教育体系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的系统性变革;教育可以通过劳动力再生产提升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锻造新质生产力,通过理念更新升级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起点在“新”,关键点在“质”,落脚点在“生产力”。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因此,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而这三者之中,人才是最具创造力的引领性因素,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力量。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所以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推动力。
总的来讲,全市教育系统将不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围绕支撑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和重庆科技及产业发展实际,在推进“双一流”“双高”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产教融合发展等方面下功夫,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我市将出台《教师队伍强基培优行动方案》,落实《进一步优化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支持措施》,保障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育激励资金,依托国家和我市人才计划,超常规引育高层次人才,着力集聚战略科技人才、打造领军人才、壮大青年人才,努力实现人才平台能级跃升、人才发展效能跃升,优化人才发展大环境、微生态,激发人才内生动力,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优化调整学科专业
今年新增50个左右服务国家战略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建设50个对接产业的特色优势专业集群
重庆日报:正如您所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关键,对此,重庆有怎样的改革创新举措呢?
刘宴兵:首先,我们要构建创新人才培养自主体系,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我市高校的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教育评价体系。目前,全市共2所高校5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根据ESI公布的最新数据,全市1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前万分之一;全市7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前1‰,73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前1%。下一步,我们将以教育强市建设为主线,持续实施一流学科攀登计划,强化“双一流”方阵,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勇担龙头使命,积极搭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结构体系。
具体来讲,我们要优化人才培养目标。重庆在制造业、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产业优势,优势产业的发展需要依靠高素质的人才来推动,而人才的聚集和发展也需要优势产业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机会。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优势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重点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快推动重庆的产业转型升级,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要优化设置学科专业。将科技发展趋势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及时优化调整其学科和专业布局,更好地深化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和推进人才评价机制的优化,不断激发人才发展创新的潜质,今年重庆将实施“学科专业调整年”,新增50个左右服务国家战略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淘汰一批不适应发展的专业,建设50个对接产业的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到2025年调整优化全市20%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点。推动各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发展,建立健全高等教育分类办学体系,使创新型科技教育满足人才需求的同时,满足不同产业多种层次结构的需求,引导优质高等教育在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领域的校企共享成果资源。
要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聚焦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重大战略,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和组织机制,持续培育卓越工程师和创新领军人才;在职业教育层面,尽快构建由职业教育到高层次专业硕士、专业博士教育的贯通型人才培养体系,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培养行业紧缺的高端技术技能型领跑者和创新人才,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支持高校企业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推动科创成果从“书架”到“货架”
重庆日报:推动更多原创性科技成果从院校走进企业,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让高校的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重庆有何妙招?
刘宴兵: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实现生产力最大化,是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绕不开的课题。目前,我们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要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深入实施有组织科研,组建科技创新“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努力提升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扩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面。支持高校依托学科优势建设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加快构筑高校国家级研究平台集群。支持高校企业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围绕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按照“企业出题出资、政府立题、社会答题”的模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另一方面要迭代升级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机制。推进高校、区县、企业共建研发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引导高校积极参与“教育强市区县行”,聚焦区县主导产业,按照“进园区、到区县、驻企业”的合作模式,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聚焦“416”科技创新布局,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推动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建设等27个项目融入科学城。支持国家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推动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现有成果转化机构升级建设,推进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开展高校科技评价改革试点,鼓励高校师生参与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设,推动科创成果从“书架”到“货架”,助力“双倍增”行动计划。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职普融通,分级分类组建多跨协同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和产教融合共同体
重庆日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这意味着发展新质生产力,职业教育也大有可为?
刘宴兵:是的。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职业教育也要聚焦新质生产力对劳动力的新要求,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以,我们要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职普融通,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在产教融合方面,要聚焦“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分级分类组建多跨协同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和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供需对接资源共建模式,建立多元共育人才培养体系,拓展教产互促发展方式,推动数字赋能智慧治理,实现组织完备、机制健全、运行高效的实体化运行,突破产教融合堵点难点问题。今年我们将力争推动组建国家级产教联合体1个、市级产教联合体3个、产业园区牵头的产教联合体5个、产教融合共同体5个。同时,持续深化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分类建设50个左右市级现代产业学院,打造一批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
在科教融汇方面,要持续加大职业院校科研能力提升帮扶力度,鼓励“双高计划”院校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与在渝科研机构、本科院校联合开设“科技人才班”10个,探索学科专业复合交叉融合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5个,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打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成果转移链条。
在职普融通方面,要推动职普协调发展,积极开展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结对式”融通试点,探索发展综合高中,实现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用、学籍互转,加强中职学生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基础理论培养,建设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职业启蒙教育基地10个,形成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体系,服务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此外,我们还将引导职业院校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增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专业,加快传统专业数字化改造,深化中国特色学徒制改革,源源不断培养与现代科技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