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可期 记住她的名字龚真琦贾玲一年减重100斤 重庆运动科学专家:可行韩国约2700名医生将集体辞职王强为重庆拿下第二金“流动中国”背后的青春力量
第0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未来可期 记住她的名字龚真琦
贾玲一年减重100斤 重庆运动科学专家:可行
韩国约2700名医生将集体辞职
王强为重庆拿下第二金
“流动中国”背后的青春力量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2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流动中国”背后的青春力量

  列车长

  曾媛婧,1997年生,2017年参加工作。

  感言>>>

  铁路工作虽然艰辛,但我也在其中收获了无尽的快乐与成长。每一次看到列车安全、准时地到站,每一次听到旅客满意的称赞,我都会由衷地感到自豪与满足。正是这种成就感和归属感,激励着我不断前行,为铁路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动车司机

  况治余,2001年生,2022年参加工作。

  感言>>>

  今年是我参加的第三个春运了,从在校期间在课堂上感受铁路的学生到现在成为一名铁路职工,我深刻地体会到这份工作承担的责任和使命。要牢记“没有错停,只有盲行”,将每趟列车安全正点地行驶到站是我们机务人员的责任。春运期间,我将奋斗在岗位上,为千家万户送去最可靠的保障和温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司机的职责与使命,当好牢固的“最后一把闸”。

  列车员

  夏思文,1996年生,2014年参加工作。

  感言>>>

  不知不觉2024年的春节就要到来,回想从上班至今已是整整十年,恍然间在这个岗位已有十年之久,从刚入职的青涩,再到熟练的青年,这十年无疑对我来说是最好的磨练与敲打,我由衷地感谢我的每一位老师和同事,我将在我的第十个春运里,继续履行我的职责,坚守我的初心,将旅客安全送达至目的地,我坚信初心不改,方得始终。

  机械师

  刘智超,2001年生,2022年参加工作。

  感言>>>

  作为一名护航CR200J复兴号动车组安全的“00后”机械师,2024年的春运是我入路后的第二个春运,在工作中,我时刻秉承“把业务学好,把标准执行好,把车组安全保障好”的精神,坚守在检修基地,对动车组精检细修,消除设备安全隐患,提升车辆运行品质,为旅客出行提供充足车辆保障,用心守护春运期间每一位旅客“返乡”“归巢”。

  线路工

  田世旺,2001年生,2022年参加工作。

  感言>>>

  2024年春运是我经历的第二个春运。身为铁路线路工的我深刻体会到春运期间铁路交通流量大,车次密集,因此要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加强轨道线路设备检查和设备检修工作,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同时,对于一些有潜在安全风险的区段或车站,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最大限度保障旅客们安全高效舒适地出行。

  特警护乘小分队00后小组

  陈柯吉(前)2001年生,2023年参加工作。

  王睿(中)2000年生,2022年参加工作。

  伍亭旭(后)2000年生,2022年参加工作。

  感言>>>

  我们有幸成为特警护乘小分队的一员,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春运安保重大,责任无小事,我们每一次的出现、每一次的叮嘱、每一次的细巡,都是给旅客最安心的回馈。而旅客的一句“谢谢”更是对我们坚守岗位的最大鼓舞与肯定。我和我的同事们将用我们的初心和忠诚,展现青春力量,见证平安春运,书写特警荣光。

  2024年春运正在火热进行中,在为期40天的春运中,重庆火车站预计将发送旅客770万人次。据重庆火车站预测,今年春运同比2023年春运增加89.8万人次,增幅13.2%。

  为迎接春运“大考”,一大批青年铁路人忙碌了起来。无论是列车员,还是火车司机,亦或是线路检修工,在人潮如织的火车站里,随处可见活跃着的青年身影,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力量,温暖着旅客的返乡路程。

  根据客流需求开行夜间高铁增加运力,增设春运换乘通道,设置“一窗通办”窗口……每一次服务细节升级的背后,都有一群青年在默默发力,用实际行动书写春运里的青春“答卷”。“90后”“00后”,一个个冲锋在前,以奋斗拼搏姿态书写出“青年的担当”,让我们看到了万里铁道线上青年奋斗的身影。

  不一样的春运,一样的坚守。我们可以相信,繁忙的春运,必将会因为青年的担当作为、真情奉献而更加平安温馨,让我们向“流动中国”背后的青春力量致敬!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齐岚森 龙帆 摄影报道)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