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听说家乡的工厂要招几百人,我就辞掉了外地的工作,赶回来应聘,现在一个月有5000多元的工资。”2月15日,正月初六,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东城包材产业园的四川义昌制盖有限公司里,杨浩与同事们正忙着出货,他告诉记者,“从家到工厂只需10多分钟路程,简直太幸福了。”
古蔺县被称为“酱酒之乡”,酒业在全县GDP中的比重超四成。然而,2023年前当地却无一家规模化酒业包材企业,包材从外地采购,成本要多支出20%左右。
“为治好这块‘心病’,我们围绕白酒产业上下游进行招引,成功引进郎晖、沣熠等10余家包材企业,初步形成酒瓶、酒盒、酒盖、酒袋等酒类包材产业集群,实现‘一站式’集成包装,直接面向市场销售。古蔺县酒类包材产业‘无中生有’,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古蔺县东城包材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说,包材产业发展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目前,能稳定提供就业的酒业包材企业有10余家,满足了3000多人的就业需求。
杨浩所在的公司是古蔺首批酒业包装材料项目之一,主要为郎酒生产瓶盖。“我们工厂九成以上的工人都是附近的居民,人均收入在5000—7000元不等。项目一期于去年3月投产,日产瓶盖100万个,产值已超8000万元。”四川义昌制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与该项目为邻的,还有为郎酒配套生产大纸箱、手袋、酒瓶盖等配套产品的包材项目。古蔺郎晖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艳岷告诉记者,他们在拟制招聘计划时,就把有当地户口作为优先标准,在第一批招收的近100个工人里,有八成以上是附近居民。
不仅如此,古蔺县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规模约6000人,开设酿酒工艺与技术等相关专业,可源源不断为酒类包材园区输送专业技术工人。
古蔺县东城包材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说,按照2025年全县产酒20万吨计算,届时该园区产值将达50亿元。未来,产业园计划引入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