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党建引擎 驱动潼南发展“换挡提速”
第026版:奋斗正当时 2024年重庆两会专题·潼南
上一版 下一版 
激活党建引擎 驱动潼南发展“换挡提速”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1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激活党建引擎 驱动潼南发展“换挡提速”

  潼南城区

  “潼台比武”活动现场

  梓潼街道佳城天下小区居民参加社区活动

  张鹏翮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核心提示

  党建领航风帆劲,凝心聚力促发展。

  近年来,按照“加快建设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潼南区把全面提高党的领导力组织力贯穿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民生、队伍建设等各领域各环节,坚决扛牢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净化政治生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强力党建引擎驱动现代化新潼南发展“换挡提速”。

  各级党组织“潼台比武” 激发队伍真抓实干动力

  日前,市委组织部发布了“重庆市村(社区)担当作为好支书”名单。辞去国企工作回村任职,建立120亩种植示范基地,发展辣椒产业2000余亩,建立群众反映问题“12小时回复、24小时办结”机制的潼南区宝龙镇严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欧敏;举办梨花节、采果节等活动,挖掘文旅消费场景,实现旅游人次收入“双增长”的潼南区花岩镇花岩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吴玉明;争取项目资金近1500万元、修建道路16公里、整治农田2100亩、改造居民用电820户,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连年增长的潼南区太安镇太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文春来榜上有名。

  这三位担当作为好支书的创新精神和先进事迹,正是潼南区通过“赛马比拼·潼台比武”提振干部队伍精气神,实现“人”“事”共进,为现代化新潼南建设赋能添力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为激发党员干部的主动性、创造性,潼南区建立“赛马比拼·潼台比武”机制,相继推出“潼兴论坛”“潼兴课堂”“潼兴擂台”“潼兴晒场”,搭建起村(社区)干部提升能力、展示风采的平台。

  工作干得好不好,赛马场上见分晓。潼南区设置区镇村三级“522赛道”,对区级部门划分经济发展、综治执法、民生保障、综合服务、群团组织5条“赛道”,对镇街划分大镇街道、中小型镇2条“赛道”,对村(社区)划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2条“赛道”。针对不同的对象,在每季召开的潼南区“赛马比拼·潼台比武”工作推进会上,对当季赛马结果进行通报,通过“晒”各镇街、各部门的实绩,盘点剖析问题,明确阶段目标。

  “‘赛马’是对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检验、工作成效的考评,通过赛马比拼激发他们唯实争先、真抓实干的动力,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数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据潼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赛马比拼·潼台比武”已成为潼南区推进组织工作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有力推动“加强版”班子干出“升级版”业绩。

  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 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杂交育种对发展种植业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增强作物的抗性,提高有益物质的含量,还可提高生产的效率……”2024年1月9日,在潼南区别口镇老君村,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别口镇农服中心工作人员,老君村村社干部、种植大户等70余人齐聚一堂,重庆市农科院玉米所研究员、老君村的产业村支书张丕辉正在进行本土化早市鲜食甜糯玉米生产技术培训,在对品种选择、育苗技术、栽培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后,现场发放了生产技术资料以及春耕生产适用的玉米种子、水稻种子、长豇豆种子。在随后的现场育苗环节,张丕辉还带领参训人员下到田地,为他们重点讲解了如何防低温、如何培育种苗基质等难点问题。

  潼南区是农业大区,涪江、琼江横贯全境,拥有100万亩蔬菜基地、32万亩柠檬、31.7万亩油菜,纳入首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享有“西部绿色菜都”“国际柠檬之都”“中国油菜之乡”“生态小龙虾之乡”等美誉。

  以前,潼南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曾面临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强村与弱村差距明显。近年来,潼南区坚持问题导向,以党建联建为引领,深化“强村富民”改革,推动要素集聚、资源集中、力量整合,加速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力。

  2020年,潼南区在双江镇试点探索村村联建新模式,组建联村党支部,引导21个村(社区)抱团成立集体经济“强村公司”,动员村民入股撂荒地发展九叶青花椒,多元拓展商贸、文旅、建筑等产业。

  在村村联建试点取得较好成效的基础上,潼南区在10个镇组建联村党支部、成立“强村公司”,规范建立“支部提议、集体决议、公司执行”工作机制,以股份责任制的方式把各村集体和村民联结在一起,实现集体经济市场化运营、规模化发展。

  2023年8月29日,重庆农科城产业科技研究院院长暨首批产业村支书(主任)聘任出征仪式在潼南区举行。此次受聘的重庆农科城产业科技研究院院长、产业村支书(主任)由川渝两地的农科院、农业农村委技术人员、相关企业代表和高校专家教授组成,聘任时间为两年。期间入驻各个乡村的产业村支书(主任)将依托自身专业,对乡村产业发展给予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

  潼南区相关负责人谈到,通过党建联建、配备产业村支书、成立“强村公司”等举措,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做好“红”“绿”两篇文章,能够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带来更强活力,构建全域农文旅发展新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家启动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潼南区抢抓机遇,与四川省遂宁市携手共建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联合实施“邻聚党建”工程,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合发展。

  据悉,自实施“邻聚党建”工程以来,潼南区与遂宁市已成立联村党组织34个、产业链联合党支部14个,成立47个集体经济联合社、11个标准产业园,互享“遂宁鲜”“潼南绿”等区域公用品牌,川白芷、青花椒、宝龙蜜柚等特色产业发展蒸蒸日上。

  党建统领“双网共治” 提升基层治理和服务效能

  2023年8月初的一个清晨,潼南区双江镇五里社区养殖户谢成平发现自家鱼塘中漂浮着2条死鱼,且部分出现了浮头现象。他随即拍摄照片并发到“潼心共治”四网格微信群中,咨询如何处理。四网格网格员陈玉得知后立即联系谢成平,让其先将死鱼捞出,并第一时间利用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将此事上报。

  接到报告后,该镇技术人员徐大洪火速赶往现场,确认鱼塘存在严重的缺氧状况,必须立即解决。徐大洪迅速联系农技工作人员送来增氧剂,提高水体溶氧量,有效缓解了鱼群缺氧状况。

  “感谢网格员,帮我解决了问题,避免了经济损失。”谢成平连声道谢。

  为群众解决生产难题,减少损失,增加收入;帮助解决商户经营噪音对居民生活的困扰问题;为独居老人提供更换照明设备、打扫整理房间等志愿服务;调解老旧小区改造中发生的矛盾纠纷……近年来,潼南区全域网格化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潼南区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板块,辖区面积15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8万。随着迈入新时代新征程,当地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都在发生变化,传统基层治理模式的局限性逐步显现。

  如何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面对时代变迁,潼南区创新实施党建统领“双网共治”行动。

  在线下,潼南区建立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区委书记担任召集人,组织部门具体牵头,对全区各类网格进行摸排,社区构建“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楼栋长”四级组织体系,农村健全“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三级组织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无盲区,打通基层治理“最末端”。

  在线上,潼南区推出“一格一群”在线服务。以网格或小区为单元,全覆盖建立“潼心共治”网格服务微信群,引导22.3万户城乡居民进群,网格长、网格员、村(社区)干部担任微信群管理员,24小时在线服务,让群众的事情有着落、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

  目前,潼南区已集合网格团队6747人,实现队伍在一线汇聚、事项在一线办理。1.4万余名部门、镇街机关干部向单位联系网格和居住地网格“双报到”,主动下沉、热心服务,紧急情况迅速响应、就地转化。

  狠抓党风廉政建设 “三个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潼南杨闇公旧居及陵园—杨尚昆旧居及陵园—遂宁蓬溪牛角沟村—伍先华故居”红廉文化环线;“潼南区小微腐败警示教育基地——船山区微腐败警示教育站”微廉教育环线……这是潼南、遂宁两地联手推出“潼遂‘清风行’廉洁文化地图”,将分散在潼遂两地的20余个廉洁文化阵地串点成线,组织两地党员干部群众前来参观,学廉洁、话廉洁、传廉洁,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良好的政治生态是最重要的营商环境。2023年,潼南区以“三个聚焦”为抓手,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发力——

  一是聚焦职能职责,落实监督责任。区纪委监委通过“促担当心”“促清廉心”“促温暖心”等举措,加强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作风监督,坚决整治和查处损害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建立责任分工落实机制,不定期走访企业,收集意见建议、推动问题整改和助企纾困。

  二是聚焦突出问题,压实行业责任。区纪委监委督促区发改委、区经信委等部门,收集各类意见建议;督促区工商联、区委区政府督查室等部门,推动任务落实;督促各涉企行业部门自行梳理优化服务保障营商环境的职责清单、问题清单,完善整改措施。

  三是聚集标本兼治,夯实长效机制。对发现的突出问题深查快结,强化严肃执纪问责的震慑效应;处置巡察、审计、督查、专项整治等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推动标本兼治、系统施治;推动将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与廉洁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结合,为产业发展注入“廉”动力。

  “牢牢抓住党的领导力组织力这个‘牛鼻子’,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治疗,以问题大起底、大整改带动全区党的建设质效大提升。”潼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推动党组织建设实现系统性变革重塑,全面提高政治领导能力、思想引领能力、担当落实能力、服务群众能力、变革塑造能力、风险管控能力、拒腐防变能力“七个能力”,为重庆加快建设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贡献潼南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潼南提供坚强保障。

  王静 刘廷 图片由潼南区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