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 奋勇争先挑大梁 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全力推进奉节数字重庆建设
第022版:奋斗正当时 2024年重庆两会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江津 奋勇争先挑大梁 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全力推进奉节数字重庆建设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1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津 奋勇争先挑大梁 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东盟货运代理协会联合会在江津设立中国重庆联络处,图为授牌仪式。

  等待装箱出口海外的汽车整车

  核心提示

  2023年5月15日,我市召开渝西地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区工作座谈会,提出加快推进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把渝西地区打造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区、现代化城市群协同发展样板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的经济增长极。

  江津区自觉担负“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当好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排头兵”重大战略使命,挑大梁、显作为、走在前,经济社会实绩保持在渝西前列。

  联双城 通世界

  开放发展跑出“加速度”

  江津区地处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大国家战略交会处,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支点和联动川黔的重要门户,是重庆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我们一直致力于构建陆海内外联动通道网络,去年我们搭建起中欧、中老、中越、中缅、成渝等10条串联‘一带一路’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际国内通道品牌,全年开行班列1207列,连续3年实现货量、货值翻番。”江津综合保税区负责人介绍。

  通道搭建起来,经贸和产业的发展也在跟上。

  近年来,江津区不断推进与东盟各国持续火热的“双向互动”。贸易方面,在老挝万象建立首个海外仓,联合老挝北方四省及农业龙头企业,形成木薯贸易联盟,推进重庆西部(东盟)农产品冷链分拨中心建设。产业方面,支持万虎机电等30余家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挂牌运营泰国和老挝仓储集拼中心,润通水泵和威马微耕机等产品出口量全国领先。

  据江津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双城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开展中,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年度任务全面完成;江泸北线高速江津段建成通车;渝昆高铁江津段进入铺轨阶段;国道353合江至江津段项目前期工作提速推进;成功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论坛、首届“专精特新”创新赋能大赛、2023川渝国企江津行等系列活动。

  在江津,各路优势叠加,开放发展态势欣欣向荣。

  培育四大主导产业

  担当渝西制造业发展主力

  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江津的起步之年。

  这一年,位于江津白沙的江记酒庄的江小白在全世界顶级酒类赛事中共获200余项大奖,产品远销海内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上榜2023世界蒸馏酒品牌榜TOP100,成为世界蒸馏酒百强榜单上最年轻的蒸馏酒品牌。

  从一家小企业成长为涵盖白酒主业,集高粱种植、技术研发、酒品酿造、产品分销为一体的30亿产业集群,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重庆市智能工厂、中国酒庄造境大奖等,江记酒庄的成长,是江津区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江津区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培育了一批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西南制药二厂盐酸普鲁卡因销量占全球市场50%;玖龙纸业包装纸产能亚洲第一;本土企业威马农机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江增重工自主研制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关键技术及国际首座5MW机组示范应用”荣获2023年国家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润通科技生产小型汽油发电机产品排名全国行业前三位和全球行业第三……

  截至2023年底,江津区工业门类已覆盖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制造业行业27个大类,占制造业行业总类的87%。全区消费品、装备制造、新材料、汽摩四大主导产业,涉及54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业集中度达91.4%,23家企业列入重庆市“双百企业”名单,新增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成为全市唯一拥有3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绿色工业园区的区。

  数据背后,彰显出江津区工业企业显著增强的综合实力、竞争能力,一批批骨干龙头企业的脱颖而出,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力量。

  创新竞争力主城新区第一

  科创实力强劲

  渝西八区中,江津区是老牌的工业大区。强劲的工业实力,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技术支持。

  2023年5月,重庆首家科技支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江津双福科技支行落户江津,该行是落实市委、市政府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设立的全市第一家科技支行。据悉,该科技支行目前已向江津区内各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超过2.1亿元,扶持了一大批科创企业成长、壮大。

  “政府主导,银行给予资金支持,缓解了我们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对我们开展技术研发创新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重庆海合柠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显刚有感而发。

  近年来,江津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通过政策扶持、人才引进、后勤保障等措施,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实现了新的跃升,一组数据显示出发展势能:高新技术企业由2018年的128家增加到393家,科技型企业由2018年的424家增加到2264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从2018年的18.26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8.03亿元。

  目前,江津区已建成投用重庆能源职业学院科技园,入驻重庆梯联智能技术等项目6个,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56户、科技型企业586户,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54.3%。

  同时,还建立了首个科技成果库,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王琪院士等顶尖专家创新团队7个,建成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0个,引进高层次人才477名。“科技副总”进企业专项行动获评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最佳案例,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总量全市第一,创新竞争力主城新区第一。

  崛起渝西,江津发力。未来,江津将继续围绕渝西地区“两区一极”功能定位,统筹规划、打破壁垒,突出挖潜增效,加快构建有江津辨识度的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持续深化开放发展、科技赋能,全力以赴拼发展、奋勇争先挑大梁,跑出新江津建设“加速度”,当好渝西地区高质量发展“领跑者”。

  罗晶 颜玮 图片由江津区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