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校园风光 |
|
“技能大师”陈志军为学生讲授新能源电池模组构造 |
核心提示
时光为证,奋斗不息。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已走过74年办学历程,尤其在合并设立高职学校的20年里,一代代城职人坚卓勤勉、自强奋进,坚持“四轮驱动”(结构规模、校区扩建、人才团队、双高成果),强化“三有两能”(重庆有特色、双城有作为、全国有地位、国际能合作、专本能贯通),呈现出“千亩校园、万人大学、‘双高’学校”的新城职画卷。
自2021年入选重庆市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建设单位以来,学校把“双高”建设作为学校工作总抓手总牵引,系统谋划“一条主线、八大支柱、四大突破”,实施攻坚、提质行动,学校实现从“培育建设单位”向“立项建设单位”的提档跃升,入选《2023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人才培养、服务贡献、产教融合”三大卓越高等职业学校50强榜单,成为西部地区入选全部三大卓越榜单的20所高职院校之一,奏响了高质量发展强音。
聚焦“一条主线” 把稳“双高”项目建设方向舵
“发展需要处,皆是我向往。”每年一到毕业季,滚烫的毕业心声道出城职学子的就业志向,75%以上毕业生将重庆视为值得奔赴和留下的“梦想之城”,活跃在数字经济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第一线”。
从个体到集体,从学生到学校,“双高”建设赛道始终与城市脉搏同频共振。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紧扣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一条主线”,服务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阵地”,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项目120余项,带动直接和间接经济收益2000余万元;耕耘在乡村振兴的“田野间”,与永川、巫山等区县共建乡村振兴学院,开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培训400余人次,被授予“全国第一批电子商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基地”;选派2批干部到巫山县挂职第一书记,获评重庆市“职业院校服务重庆乡村振兴优秀典型案例”;发力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最前端”,立项重庆社区老年教育课程1门,开发职业启蒙课程6门,一年内线上学习人数突破1万余人,学校被授予重庆市社区教育示范基地,建成永川区社区教育学院、职业启蒙教育基地……
从2022年“双高”攻坚主题年到2023年“双高”提质主题年,“一条主线”背后既有亲力亲为的坚持,党委书记和校长任“双高”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带领“双高”办、11个专项工作组和建设保障组爬坡过坎、攻坚提质,2022年因“爬坡专项”(“双高”建设)成效显著得到市教委通报表扬;也有考核激励的助攻,“双高”建设将重大专项任务纳入各单位年度事业发展目标考核;更有高举高落的魄力,《“双高”项目管理办法》《“双高”专项档案管理办法》等顶层设计定向护航,建立“周安排、月进展、季见效、年收盘”的闭环落实工作机制,“双高”目标达成度98.20%,学校入选“重庆市职业教育发展潜力优势学校”。《打造“共同体”,赋能“双城圈”》荣获2022年重庆教育发展报告高校典型案例一等奖,是6个高校一等奖中唯一的高职院校。学校在高职院校主要榜单中均跃居全国、全市前三分之一。
2023年3月,在重庆市“双高”中期绩效评价中,学校及工业机器人技术、市场营销专业群评价等级均为“优”,学校由“重庆市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建设单位”提档为“重庆市高水平高职学校立项建设单位”,市场营销专业群同获提档建设。
构建“八大支柱” 夯实“双高”项目建设基本盘
步履坚定、铿锵前行,重庆城市职业学院以“一条主线”推动双高之“进”,“八大支柱”支撑双高之“稳”。
党建引领是八大支柱的“顶梁柱”。学校积极塑造“红色匠心”育人品牌,入选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立项重庆高校“十大育人”精品项目,获批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学校党建工作评价为“好”,学校党委被重庆市委教育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产教融合是八大支柱的“搭台柱”。学校与企业共建科大讯飞大数据学院等产业学院5个,入选市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例如“长城班、长安班、以纯班”等7个订单班持续走俏,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位列全市高职院校前列;学校先后入选“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17项,立项工信部产教融合试点单位,获评教育部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技术技能是八大支柱的“创新柱”。学校已立项建设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市级应用技术推广中心、高校工程中心等技术技能平台6个,立项教育部、市自科基金、社科规划项目6项,近两年授权发明专利12项、发明公开50余项,获市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全球卓越工程师大赛“十佳成果转化奖”“优秀成果转化奖”各1项。
能力模块是八大支柱的“参天柱”。两年来,学校承办市级技能竞赛9项,获批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1个、重庆基地2个。近3年,学生荣获国家级、省部级技能竞赛奖790余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16项,一等奖4项,2022年综合成绩位列全国高职高专学校第37位。
智慧迭代是八大支柱的“能量柱”。学校搭建智慧化环境,建成服务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开发微应用100余个,线上业务覆盖率达90%以上;建成“重庆市智慧校园示范校”,成功申报“重庆市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
师资建设是八大支柱的“支撑柱”。学校新增国家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市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黄大年式”教学团队、课程思政名师团队、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人才团队;新增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匠、国家级技能大师和全国技术能手7名,重庆英才2人,重庆市技能大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23名。
社会培训是八大支柱的“提升柱”。学校建立培训基地、拓展培训渠道、开发特色课程,建成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入选工信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人才培养与评价基地和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基地,建有教育部继续教育课程2门,技能培训达4万余人次。
国际合作是八大支柱的“迎门柱”。学校牵头组建“中国—老挝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老挝共享国际产业学院立项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项目,培训老挝、安哥拉中高级管理人才272名;输出坦桑尼亚、斯里兰卡国际化职业标准9个,柬埔寨引进并认证课程标准4个,建成国际化双语课程10门、课程标准8个,让技能资源、职教智慧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
实现“四大突破” 擦亮“双高”项目建设特色牌
如今,“双高”建设已走过3年时间,“模块化能力结构、混编化教学团队、项目化产教平台、智慧化教学革命”四大突破拉高标杆,驱动重庆城市职业学院走在前、开新局。
“模块化能力结构”实现“育”的突破。学校按照“从就业岗位往回找技术技能,从技术技能往回找课程体系,从课程体系往回找教学资源,从教学资源往回找教学运行,从教学运行往回找体制机制”的“五个往回找”方法与路径,将行业标准和需求导向贯穿于课程模块,各专业根据培养定位选装模块,重构课程体系,确保产、教两端衔接顺畅。
“混编化教学团队”实现“教”的突破。学校建立“双融入、四环节、五双制”工作机制,实现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混编,学校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指导混编,学校教学科研与企业技能应用、技术开发混编,组建混编化教学团队23个,为模块化教学、教学能力比赛、新形态教材编写、学生竞赛指导等多项工作注入“人才活水”。
“项目化产教平台”实现“融”的突破。学校建立“相互需求耦合、要素资源融入、实体项目支撑、成果效益分享”产教融合发展机制,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科大讯飞公司牵头成立“全国人工智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慧零售职教集团”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机器人职教集团”,1个入选市级示范职教集团,孵化出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阿里巴巴客服基地、生产性实践项目、国际项目培训等多个实体化项目。
“智慧化教学革命”实现“学”的突破。学校突出课程核心,建立专业融智、课程载智、教材增智、教学用智、素养强智、评价考智、治理靠智“七智”聚合机制,系统推进智慧化教学革命;建立课程教学智慧化大数据平台,实现教学云平台建课600余门,信息化教学全覆盖,开启数据化、交互化、智能化的学习新模式;建成国家在线精品课程2门、市级34门、校级78门;立项智慧课堂革命专项教改项目60项。
进无止境,以期未来。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深刻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双高”建设中打造出质量高、特色亮、实力强的“城职样本”,以“一条主线、八大支柱、四大突破”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彰显“城职担当”、贡献“城职力量”、尽展“城职智慧”。
数说成绩>>>
立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市级样板支部3个、市级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1个,立项市级“十大育人”精品项目1个;
新增国家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1个、市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
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匠1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和全国技术能手7名,重庆市技能大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23名;
新增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3个,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1个,建成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
新增工信部产教融合试点项目1个、专业2个,牵头成立全国人工智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1个、建成市级示范职教集团1个;
近3年获得市级和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790余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一等奖4项,2022年综合成绩位列全国高职高专学校第37位;
新增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2门、市级34门,教育部继续教育课程2门;
新增纵向横向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教育部项目、重庆市自科基金、社科规划项目、市级重大课题7项,市级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
牵头成立中国—老挝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1个,新增市长奖学金丝路项目3个,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项目1个,输出坦桑尼亚、斯里兰卡国际化职业标准9个,建成国际化双语课程10门、课程标准8个。
链接>>>
共建共生 补链强群
紧密衔接支柱产业打造高水平专业群
因“城”而生,顺“市”而为,重庆城市职业学院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一脉相承:在大局大势中“谋”专业建设,7大专业群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所有专业精准对接地方产业;在社会大潮中“立”专业建设,学校设置“全国先进”“双城领先”“重庆特色”三类专业群建设标准,以高水平专业群带动其他专业群协同发展;在建优建特中“强”专业建设,学校倾力建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和市场营销2个重庆市高水平专业群,取得国家级标志性成果70项,中老国际共享产业学院等省部级标志性成果近600项。
“共建共生”是专业建设由分向合的转折点。学校与长安汽车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3个,共建“永川智能制造公共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专业入选工信部首批产教融合试点专业。例如政校园企创新“行星齿轮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红色匠心”特色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为汽车智能制造技能人才队伍再添新秀。
“多维发力”是专业建设由有向优的关键点。学校以实操练兵、岗课赛创联动提能升级,加上数字赋能更是如虎添翼。例如市场营销专业群面向数字经济,探索实践“两跨三融”种子班人才培养模式,获评重庆市教学成果奖。
“补链强群”是专业建设由点成群的成长点。学校在两个市级高水平专业群之外,延展建立了智能建造、大数据技术、航空技术、文旅康养、创意设计专业集群,并按照“全国先进”“双城领先”“重庆特色”三类标准整体推进,连续两年专升本参考上线率70%以上,被评为“全市教育系统就业创业先进集体”。
向谦娆 阳丽 图片由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