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 锚定目标加油干 跑出先进制造业加速度
第021版:奋斗正当时 2024年重庆两会专题·涪陵
上一版 下一版 
涪陵 锚定目标加油干 跑出先进制造业加速度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1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擦亮特色名片 点燃创新动力 书写数字文章
涪陵 锚定目标加油干 跑出先进制造业加速度

  白涛新材料科技城 摄/蒋敬

  华峰氨纶生产车间 摄/蒋敬

  慧谷湖科创小镇(一二组团在建中)

  华兰生物生产车间 摄/汪媛颖

  核心提示

  岁末年初,走进涪陵临港经济区,重庆万凯公司新追加投资四五期等项目正加速建设,进一步串联做大PET产业链条;在白涛新材料科技城,这里已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性能塑料及树脂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

  传统产业加快数智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链成群,产业特色更加鲜明,创新动力更加强劲,如今的涪陵正以砥砺拼搏之姿积蓄澎湃发展之势。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近年来,涪陵区坚持“科创+”“绿色+”,着力构建“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努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五项倍增”,正实现由工业大区工业强区到先进制造业高地的精彩蝶变。

  2023年,涪陵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6.4亿元、增长8%,工业增加值771.2亿元、增长10%,规上工业产值2471亿元、增长6.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770亿元、增长8.7%,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入选重庆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聚链成群 铸造工业经济主引擎

  去年6月,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己二酸装置——华峰六期己二酸50万吨/年项目建成投产,标志着重庆华峰已具备年产150万吨己二酸的生产能力,稳坐全球最大己二酸生产企业宝座。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已不是华峰在涪陵的第一次布局。从2010年落户涪陵至今,华峰的持续投入带给涪陵的是一个产业的兴起。以己二酸为原料,在涪陵逐步延展出华峰化工、华峰氨纶等9个现代化新材料产业项目,己二酸、聚氨酯原液、超纤材料、聚氨酯树脂4个大单品产量位列全球第一,另有己二腈等6个产品产量位居全国首位。作为涪陵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材料已成为这里的特色名片之一。

  产业结构布局合不合理,产业链整体水平高不高,龙头企业产品竞争力强不强,关乎到制造业的发展韧性。去年以来,涪陵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路径,立足产业现状、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功能定位,紧扣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积极部署未来产业,着力构建起了产业结构高端化、区域布局集群化、产业组织结构协同化的“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发展蓝图。

  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该区组建了全区产业工作专班,全面实行产业链“链长制”,从补链、强链、延链等多角度、多举措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聚焦重点产业领域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引进招商和培育发展一批具有产业强链补链作用的重点企业。

  一年来,涪陵快速聚集的青山瑞浦、赣锋锂电、吉利科技三大龙头企业,接连引入的卡涞科技、联洋新材料、幄肯新材料等上下游关联企业加速建设发力,千亿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轻量化材料产业集群越走越近;华峰集团奋勇争先,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增资扩产,蓬威技改投产,东方希望加力“上新”,涪陵新材料上下游企业聚集,点燃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新引擎……

  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也不断壮大,榨菜、现代中医药及生物医药全产业链产值分别达140亿元、115亿元,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精细化工产业产值分别达65亿元、96亿元。

  亮眼的工业数据,彰显了产业谋划的先导作用,产业聚链成群发挥出规模效应,成为拉动制造业增长的重要动力。

  蓄能成势 激活高效发展新优势

  前不久,《2023年度重庆市区县科技竞争力评价报告》发布,涪陵区在全市21个主城都市区区县中位居第5,实现从2021年排名第10、2022年排名第9到2023年排名第5大跃升,这是2023年涪陵区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对应到制造业发展的成绩上面,带来的是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华峰化工氧化亚氮减排催化剂实现首次工业化应用,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建峰化工国内首套合成氨弛放气提氦装置顺利投产,氦气纯度达到国内顶尖水平;鑫源汽车自主研发“E3系列”纯电平台智控域配物流货车面市;华兰生物新一代人免疫球蛋白工艺达到国际水平;首键药用包装生物疫苗密封件打破国外垄断……

  把科技创新作为驱动制造业发展的新优势。去年以来,该区抢抓机遇围绕全市“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正不断着力构建“1238”科技创新体系。在引进技术领先、产业化前景好的科技成果,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的同时,涪陵针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技术约束明显的领域和环节,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构建完善创新生态。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的意见》,人才政策“黄金十条”等“一揽子”文件,从企业主体、平台建设、人才引育等方面大力支持,推动创新能力提档升级。

  一年来,创新平台迅速推进,持续推进涪陵高新区升建国家高新区,科创CBD汇聚科创企业125户,重庆智能建造产业研究院主体完工,华峰中试基地开工建设。慧谷湖科创小镇首开区科创基地一期主体完工,环湖步道全面建成,落户万凯聚酯材料研究院等研发平台16个。

  创新主体活力迸发。通过深入实施“双倍增”行动计划,去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达44.5亿元、增长10.3%,实现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1户、市级科技型企业554户,总量分别达209户、1996户。万达薄板、太极集团等15户企业荣获重庆市企业创新奖,数量居全市第一。

  创新环境持续优化。成功举办国际智能建造产业创新大会、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创新大会,累计引育硕士及以上高学历人才479名、科技创新人才426名、创新人才团队41个。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超20亿元,累计发放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4.3亿元。

  全年实现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06项、增长15.7%,新增质量知名品牌21个。新登记技术合同487项,成交额达35.7亿元,居主城新区第一。

  创新生态孵化创新产业,如今涪陵不断发展壮大的创新链,正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转型升级 提升市场发展竞争力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来源于主动调结构聚集群的增量,来源于科技创新驱动的持续变量,更来源于高效激活存量。

  高效的体现,企业最有发言权。不久前,西南地区最大的药用瓶盖和吸管生产企业——重庆首键药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完成了药用吸管智能生产线改造。“和传统生产线相比较,新的生产线通过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融合不但实现了智能生产,生产效率也得到极大的提升,每分钟由原来的1000支提高到每分钟5000支,产能增加了5倍。”据该企业负责人介绍,也正是这样的改变,让该企业确保实现今年60亿只以上的目标。

  重庆首键药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的变化,正是得益于涪陵持续不懈数字变革。一直以来,该区坚持把绿色智造转型摆在制造业产业提质的核心位置,为顺应智能制造发展趋势,该区着力完善智能制造产业链和创新链,构建智能经济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向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跃升。

  一年来,涪陵通过高标准建设慧谷湖科创小镇,打造未来科创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地、产业创新策源地,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配套实施“机器换人”工程,引导企业更新数字设备,加快装备、生产线、车间、工厂向数字化自动化迈进,实现企业上云上平台,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赋能。同时,不断投入真金白银,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了民营经济扶持政策,持续提高对企业智能化改造奖补比例,每年为企业争取多元各级资金,大幅度提高了企业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的信心。

  传统产业与数字化、新技术结合,迸发全新活力,企业生产发展为之一新。除了重庆首键药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还有不少涪陵人耳熟能详的“老”企业引来新变化:如美心翼申数字化工厂着重围绕数据透明、过程防错、智能分析三个维度,实现整个车间的覆盖式生产信息化管理;华兰生物数字化工厂健全生物血浆追踪系统,实现血浆各环节的整体可追溯……

  去年全年,涪陵全区实现新增智能工厂1个、数字化车间11个,在2023年度全市10大“揭榜挂帅”项目中,建峰化工、万凯新材料入选创新示范智能工厂,华峰化工入选5G全连接工厂。新增国家级绿色园区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8家、占全市15%;新增绿色工厂7家,增量全市第1,成功创建市级节水型企业3家,市级水效领跑者企业2家,华峰氨纶成功入选2023年度全市10大“双化协同示范工厂”。

  含新含绿量持续提升,推动涪陵全区制造企业正加速迈向现代制造,拔节生长。一年来,全区2户企业上榜2023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9户、12户企业分别获评全市百强企业、百强制造业企业,美心翼申成为全市今年10家上市企业之一、新铝时代IPO过会,打破13年来涪陵无新增A股上市企业局面。

  刘玉珮 龙搏 马菱涔 图片由涪陵区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