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1月14 日,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开展巡回审判 |
|
奉节法院法官为食品加工企业讲解食品安全法相关内容 |
核心提示
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2023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起步之年,重庆法院做深做实稳进增效,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切实找准司法服务保障的切入点、结合点,全力护航高质量发展。
川渝司法协作从全面提速到乘势跃升
“太方便了,平台把成渝司法协同中心的功能搬到了线上,以后再也不用一次一次跑法院了,效率提高了好多。”某银行的代理律师童先生感叹道。
2023年12月,成渝金融法院在重庆法院公众服务网上线“成渝金融纠纷一体化司法协同平台”,标志着成渝金融司法协同中心实现线上运行。
管辖重庆全域38个区县以及四川15个市、113个县市区,审结案件9371件,标的额96.4亿元;推动成立成渝金融司法协同中心,一站式解决跨省域金融纠纷;出台意见统一两地金融审判标准,推进司法裁判“一把尺子量到底”;采用“线下+智能+互联网”便利化诉讼模式,实现灵活高效的跨域管理……成立1年多来,成渝金融法院在司法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性作用不断凸显,交出了一份含“金”量满满的成绩单。
成绩单的背后,是重庆法院坚持为大局服务,充分发挥司法保障效能,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系列改革探索。
2023年2月,重庆破产法庭与成都破产法庭召开破产协作会议,研究落实川渝两地高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破产审判合作协议》,以法治化、市场化、信息化、协同化方式提升成渝地区破产审判工作水平。
5月,重庆铁路运输法院撤销并入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进一步叠加放大专业化、跨区域审判职能优势,持续助力川渝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6月,市四中法院出台《关于为渝东南稳住经济大盘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十八条措施》,为建设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
10月,“川渝高竹新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挂牌成立,市一中法院、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携手四川6家单位构建衔接顺畅、快速高效的川渝知识产权保护格局,服务保障西部创新高地建设。
12月,西部金融中央法务区正式揭牌,将建设立足重庆、保障成渝、服务西部、影响全国、面向东盟、辐射“一带一路”的现代化国际化跨域型法治平台,以金融法治资源集聚带动产业发展,强化高能级法律服务对成渝共建世界级城市群的支撑作用……
一年来,重庆法院积极实施裁判尺度“同城标准”工程,联合四川法院构建金融审判等合作机制,落地司法协作协议96个,推动5G“车载便民法庭”两地巡回、云上共享法庭跨省开庭、执行委托事项“72小时”办结,川渝司法协作实现从全面提速到乘势跃升。
以能动司法服务保障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重庆黔江过境高速是重庆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城市过境环线高速公路”之一,是解决黔江区过境交通、绕行交通、区间交通及省际交通的重要项目。
然而,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因高速公路建设需压覆区域内某采石场的部分采矿区域,项目建设方中铁建渝东南(重庆)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与采石场的采矿权所有方重庆市黔江区银富矿业公司产生纠纷,重庆市黔江区银富矿业公司将中铁建渝东南(重庆)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赔偿相关损失。
案件先后经一审、二审、再审,最终市四中法院判定中铁建渝东南(重庆)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补偿重庆市黔江区银富矿业公司635.9万元。
“本案的再审改判,不仅合理补偿了民营企业的经济损失,增强了民营企业投资经营的信心,还发挥了护航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保障作用。”2023年10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再审典型案例,该案例入选。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良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司法护航。
“进入新时代,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正在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发展优势。”市高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服务保障重庆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重庆法院连续5年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审结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一审民商事案件41.8万件、标的额1229.8亿元,法院牵头的解决商业纠纷、办理破产指标持续向优。
在渝北、江津,法院不断开拓司法服务民营企业场景,发挥行业调解助力作用,打造“法院+商会”定点对接网格化源头预防机制和商会驻庭调解室,强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能力。
在南岸、大渡口,法院深化“一街镇一法官”机制建设,组建专业司法诉讼服务团队,“一对一”精准对接重点企业,随时解答企业法律难题,助力企业“活下来”“留得住”“经营好”。
在武隆、涪陵、綦江,法院充分发挥破产审判职能,妥善运用预重整及重整制度,帮助仙女山旅投、重庆中机龙桥、綦江长风齿轮等陷入困境的企业焕发新生……
全市法院正厚植重庆发展新优势,忠诚履职、担当作为,以能动司法服务保障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在法治轨道上绘就美丽重庆精彩画卷
“现同意3名被告采用‘劳务代偿’的方式进行替代性修复,抵扣部分生态修复费用,合议庭对调解协议依法予以确认!”1月10日,重庆环境资源法庭审结了一起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双方当事人经法院组织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徐某等3人不仅承担了5.8万余元的生态修复费用,还需通过劳务代偿的方式替代履行环境修复责任。
据了解,这是重庆环境资源法庭成立以来审结的第一起案件。
2023年12月27日,重庆环境资源法庭正式揭牌成立,由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管理,集中管辖重庆市范围内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一审、二审、再审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及公益诉讼案件。
“重庆环境资源法庭的成立,标志着我市环境资源审判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有利于实现全市环境资源要素全流域系统保护、案件跨区域集中管辖。”市高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建设美丽重庆,在法治轨道上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重庆法院的自觉行动和使命担当。
2023年,全市法院深化跨部门、跨区域环境资源保护协作,制定加强和创新环境资源审判意见,共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413件,追究刑事责任879人,切实筑牢了生态安全司法屏障。
重庆有颜值、有气质,是文化的最佳载体。守护好全市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是传承弘扬巴山渝水生态文化的重要一环。
为全面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司法保护,2023年6月,川渝12家法院共建“红岩”主题红色资源保护带,以“弘扬红岩精神、推进红色治理、参与红色建设、讲好红色故事、汲取红色力量”为主线,实现红色资源传承司法保护一体化。此外,大足法院打造“资大文旅车载巡回法庭”跨域保护巴蜀石刻文化,涪陵、南川、丰都、垫江、巫山、巫溪等地法院设立古树名木司法守护人、生物多样性司法修复基地,运用法治力量助推文化和自然遗产绽放新时代光彩。
成就振奋人心,前景催人奋进。站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起点,全市法院将强化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坚持因势定策,强化平台支撑,以能动司法展现人民法院担当作为,助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行稳致远。
刘洋 陈丽英 图片由市高级人民法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