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首款”“首次”“里程碑”等关键词比比皆是
记者梳理发现,十大科技进展中,“首次”“首套”“里程碑”等关键词比比皆是。其中,多个科研团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坚持原始创新,比如陆军军医大学杨清武团队提出早期静脉使用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替罗非班治疗致残性卒中的新疗法,破解了近30年急性非大血管闭塞性致残性卒中救治的世界性难题;重庆大学黄晓旭教授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三维透射电镜技术,围绕纳米金属塑性变形展开研究,刷新了国际学术界对纳米金属塑性变形行为的认识。
有的团队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比如,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联合重庆华峰聚酰胺有限公司、重庆华峰锦纶纤维有限公司开发出尼龙66全产业链绿色低碳成套工艺技术,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尼龙66全产业链,彻底摆脱己二腈长期受制于国外的局面。
有的团队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锻造发展新优势。比如,长安汽车首发超级数智汽车平台SDA,开启了“数智新汽车”的新纪元,将加快推动重庆打造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航天天目(重庆)卫星科技有限公司构建“天目一号”气象星座,将助力重庆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加快抢占新赛道,培育未来产业集群。
多个团队得到持续、稳定的省市级和国家级支持
十大科技进展中,多个科研团队都得益于长期以来省市级和国家级项目支持,在各自领域取得突破。
来自市科技局的数据显示,重庆大学潘复生院士团队所在的镁合金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5年牵头承担或参与国家项目36项、获财政资金1.82亿元,承担市级(含其他省市)项目28项、获财政资金0.4亿元。
中船海装风电有限公司依托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5年牵头承担或参与国家项目19项、获财政资金2.24亿元,承担市级(含其他省市)项目25项、获财政资金0.9亿元。
此外,依托重庆理工大学刘小康教授、彭东林教授团队纳米时栅项目,我市已启动建设精密机械检测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并纳入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支持。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持续一体化推进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我市“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打造提供有效技术支撑,引领支撑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