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9月7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开通首趟粮食“散改集”专列。重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李文科 摄/视觉重庆 |
|
2023年8月14日,重庆果园港集装箱码头一片繁忙景象。通讯员 王加喜 摄/视觉重庆 |
|
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德感加压泵站实景图。市水投集团供图 |
四年前的1月3日,党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策。
四年来,川渝两地国资国企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基础设施建设频频刷新“进度条”,在物流、金融等领域抱团发展,合作项目多点开花,携手共建内陆开放高地,服务两地实体经济发展,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基础建设刷新“进度条”
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11.82亿元
2023年12月25日上午,重庆潼南,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桂林泵站主体顺利封顶,转入后续机电设备安装阶段,该项目完工后可有效满足潼南区67万人用水。
水往低处流是大自然的规律,如何让江河中抽取的水“听指挥”往高处流?这就要靠泵站提供液压和气压动力。贯穿渝西的四条江河边,规划建设的20座泵站,已有13座主体工程完工,23条隧洞中,已有15座隧洞顺利贯通。
“参建各方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全力以赴加快工程建设,投资进度和实物工程量均超时序完成。”市水投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3年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完成投资28.06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截至目前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11.82亿元,占总投资的78%。
总投资143.45亿元的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是重庆水利建设史上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工程,也是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3年重大项目,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长江嘉陵江互联互通、现有水域内水库互调互济,向渝西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涉及面积约1.18万平方公里,惠及人口超过1000万人。
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涉及江津、永川、大足等11个区和重庆高新区,工程建设难点不可谓不多。尤其是工程沿途与上百处油气管道、高速公路交叉并行,还交叉穿越铁路、林地、用电设施、通讯设施等,涉及行业主管部门和产权单位多,工作量大。
“在工程建设中,我们发挥国企担当,加大协调力度,优化审批程序,破解涉铁、涉路交叉作业问题,积极对接各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统筹协调工程建设相关权属单位,用活用好政策支持,完善工程建设要素保障措施,并深化群众宣传引导,加大矛盾纠纷调解力度,确保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上述负责人表示。
巴蜀大地上,川渝两地国企和在川渝央企牵头建设的重大项目正不断刷新“进度条”。
成渝中线重点工程玄天湖大桥首个水中墩6号墩顺利浇筑完成,率先“出水”;100公里之外的四川资阳,成渝中线安岳东制梁场,5号制梁台座机声隆隆,一辆辆混凝土罐车源源不断将混凝土从拌和站运至台位上浇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成渝中线高铁,是连接成渝两地的第三条高铁,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此外,江津至四川泸州北线高速公路重庆段已建成通车,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成达万高铁华蓥山隧道、渝赤叙高速、三环高速公路永川陈食至江津油溪段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正加快推进。
能源保障方面,中石油西南油气田承建的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蓝图正一步步“变现”,国家电网主导的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和疆电入川渝工程建设项目等正快马加鞭。
市国资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市属国有企业承担的市级重大项目共120个,项目总投资8820.8亿元,全年计划投资1184.51亿元。截至11月底,完成投资1183亿元,占全年计划的99.87%,其中不少属于双城经济圈建设项目。
四川省国资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省属企业在双城经济圈区域投资项目365个,项目总投资1320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966亿元,预计全年完成投资2000亿元。省属企业在重庆区域投资项目10个,项目总投资97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54亿元,预计全年完成投资58亿元,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
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川渝两地国资国企不断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赋能加速。
共建物流大通道
双圈粮食“散改集”专列每年发送近200万吨
长江之畔的果园港,桥吊林立,货轮往来。5公里开外的鱼嘴货运站,汽笛声声,一趟趟货运列车从这里缓缓驶出。
2022年9月7日,满载来自东北地区的大豆、玉米等粮食的首趟“散改集”专列出发,24个小时后到达四川绵阳。
“通过集装箱运输,每吨货物物流成本大概可降低10元,同时还可最大程度保证粮食的安全,损耗基本为零。”中伟通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中全说。
“目前,川渝地区每年粮食缺口500万吨以上,大量玉米、大豆等以散货的方式经水路运输进入川渝地区。”重庆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强介绍,在成都铁路局的支持下,重庆物流集团开通重庆至四川成都、广元、绵阳、达州等超过15个城市的粮食“散改集”班列,为四川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有力支持,每年完成粮食“散改集”量近200万吨。
不仅如此,2021年,重庆物流集团还携手四川港投集团组建成立重庆川渝港航物流有限公司,实现川渝港口的协调联动,促进两地港口资源与物流需求有效衔接。如今,果园港与四川宜宾港、泸州港等地开行集装箱水水中转公共支线,已实现天天班常态化稳定运行。
重庆物流集团还牵手成都龙泉驿、攀枝花设立“无水港”,推动川渝两地之间业务对接、要素互动;深度对接四川大型生产企业川威集团、达州钢铁厂等,提供定制化全程供应链物流服务等。
四川港投集团也在不断加码双城经济圈建设项目投资力度,集团物流贸易发展部部长蒋大轩告诉记者,港投集团有7个项目进入共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名单,涉及总投资超400亿元。其中包括参股万州新田港二期、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建设,共建成渝跨境公路运输平台。
2021年1月1日,重庆、成都同时发出首列中欧班列(成渝)号列车,两地使用统一名称开展品牌宣传推广。近3年来,该班列货运规模快速增长,运输货值不断提高、货源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合作不断扩大、运输稳定性不断增强,去回程基本实现均衡对开。2023年1月至11月,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超5000列。
在中欧班列(成渝)带动下,成都国际铁路港、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依托班列枢纽,汇集各类经营主体7000余家,累计运输汽车整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货品货值超万亿元。成渝两地市场拓展至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
双核联动、互利共赢,在双城经济圈框架和市场化逻辑下,川渝国资国企携手共建物流大通道,为内陆开放高地增添强劲动力。
实体经济引入金融“活水”
ABS、产业基金、信用增进等领域实现新突破
“前不久,我们成功发行了全国首单地方国企成渝双城经济圈资产支持计划(ABS),发行规模共计4.24亿元。”2023年12月18日,四川泸州发展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泸发租赁”)执行董事、总经理钟明兴奋地告诉记者,这将进一步打开公司融资通道,大幅降低融资成本。
成立于2017年的泸发租赁,是四川国企泸州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企业,经营范围为融资租赁业务和商业保理业务,自2019年起陆续拓展重庆市场,累计为多家客户提供融资租赁资金超5亿元。
“立足江津,我们的业务将逐渐辐射整个重庆。”钟明表示,看好双城经济圈发展,未来计划将公司旗下多项业务落地重庆,形成良性循环。
在资本协同运营方面,川渝两地国资国企也取得多项进展和突破。
重庆渝富控股集团联合重庆市地产集团、重庆高新区、四川发展、成都交投、成都金控等共同发起设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目前已成功落地4支子基金,规模为67.05亿元。此外,还有已决策待签约子基金3支,规模为32.37亿元。上述基金主要投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型显示、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智慧城市、新基建等领域。
前不久,全国首家跨区域设立的专业信用增进机构——双城(重庆)信用增进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启动运行。该公司由四川金控集团、重庆高新开发集团、蜀道集团、成都产投集团、乐山国投集团等川渝两地13家大型国有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双城公司将重点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内的平台企业,通过债券增信、债券投资、委托贷款等业务,直接支持平台公司业务。”西部(重庆)科学城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仅如此,成渝经济圈ETF还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我国中西部首支现有规模最大的区域类ETF基金。该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100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代表性上市公司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深市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证券的整体表现,其前五大重仓行业为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力设备、有色金属、汽车。
近年来,川渝两地国资国企推动一批金融创新政策、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合作事项落地,两地初步构建起覆盖银行、保险、投资、证券、融资担保等多个金融领域的政策协同体系,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实现良好开局。
携手相向而行,还有更多实际动作。2023年12月18日,2023川渝国企江津行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活动在江津举行,这也是继此前走进遂宁、万州、内江—荣昌和高竹新区之后,川渝两省市国资委助力毗邻地区发展携手举行的第五场川渝国企地方行活动。
活动现场,各方签约项目14个,投资金额近159亿元。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川渝国资委还共同发布了《进一步深化川渝国资国企重点领域合作倡议书》。双方表示,将重点围绕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产业布局、通道建设、金融赋能、人才建设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通过资本合作、融资支持、人才交流等方式,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推动川渝国企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推动川渝两地融合发展,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