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隆白马山游客接待中心 |
2023年,武隆区引进青年人才454人、高层次人才68人、项目团队26个,分别比2022年增长59.3%、33.3%、136.4%。武隆区之所以能跑出如此可观的引才“加速度”,主要得益于武隆区充分发掘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聚才优势,给“旅游IP”贴上了“聚才IP”的标签。
协同发力
点燃文旅聚才强引擎
“资源的禀赋、自然的造化、历史的积淀、战略的选择,对于吸引、集聚优秀人才来武置业、创业、兴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归原小镇总设计师、重庆市优秀民营企业家范鲁峰认为。
2023年,武隆区将“构建文旅聚才‘强磁场’”列为全区人才工作的牵引性项目,区委书记领衔主抓,推动资源、力量高度整合,打响了“整体战”、打出了“组合拳”。
聚焦产业协同和政策协同,武隆区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布局“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建筑业+旅游”“服务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矩阵,制定加快打造文旅青创城的实施意见,推出青年文旅创新创业七大行动、五项工程,相继出台“创新创业十二条”“就业创业二十条”,完善主导产业扶持办法,贯通人才招引、创新创业和招商引资、科技创新财政金融政策,不断增强文旅聚才政策“磁吸力”。
不仅如此,武隆还统筹城区、度假区、园区等资源,在城区黄金地带落成占地6000平米的文旅青创中心、在仙女山度假区建成“候鸟”人才工作站,为文旅聚才“磁场”升级“硬件”、配好“要件”。目前,文旅青创中心已入驻创业导师20名、入园孵化企业90余家,“候鸟”人才工作站入库专家逾200人。
双招双引
释放文旅聚才新活力
2023年2月,武隆举行“双招双引”攻坚年第一次集中签约仪式,打响了招才引智攻坚行动“第一枪”。
武隆区把“双招双引”攻坚年行动纳入“一把手”工程进行总体部署,依托12个攻坚单位、6个产业招商工作组、3个驻外招商联络处联招联引,实现了引才数量、质量“双提升”。
“我们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加大政策引才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招商引才、项目引才、企业引才和柔性引才。”武隆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
2023年2月,武隆区中医院引入“岭南中医无痛蜂疗法”技术团队;7月19日,重庆首个蜂疗中心在仙女山建成投用;7月25日,武隆区成功承办“第四届世界蜂疗大会”,同步举办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蜂产业交流会,开启了“蜂文旅”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在武隆,“引育一名优秀人才、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助力一个新兴产业”的链式效应,绝不只是个例,“灵魂人物+创新团队”正在逐步成为主导产业的“标配”。如引进5个由产业专家领衔的科研团队,“一对一”配套支撑农文旅融合项目,高山番茄谷产出的“天使之唇”“初恋”等品种网销价格超过200元/公斤。越来越多的高端“外援”成为武隆产业发展、事业腾飞的合伙人。
此外,武隆还通过举办一系列世界级论坛、高端峰会、产业大会,促进专家与商家交流、人才与产业对接,海内外1200余名专家人才进入武隆“朋友圈”,高端人才数量相当于前三年的总和。
以人为本
营造文旅聚才好生态
作为“一事一议”引进的山东济南支医人才王锡,实现了从“外乡人”到“自家人”的转变。
武隆为王锡量身订制专属政策,安排入住人才公寓,帮助解决安家落户、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并选任为区中医院副院长,让其有发挥专业特长的空间。王锡到任后,牵头创建4个专科门诊、引进新项目新技术7项,被评“重庆十大最美医生”。
王锡坦言,“选择到武隆工作,除了宜居、宜业、宜游的整体环境外,更加看重的是真心实意揽才、不拘一格用才的发展环境。”
围绕人才最为关注创新要事、创业大事、关键小事,武隆区不断优化人才服务供给。每年为市、区两级人才提供旅游、医疗等服务上千人次,为“候鸟”人才提供物业维修、代管等“管家式”服务上百人次。颁发“候鸟”人才礼遇卡、高校实习生“畅游卡”,推动人才服务卡与乐山市互认共享,让人才享受更多“升值”服务。
与此同时,引进专业化孵化机构入驻文旅青创中心,同步将政务服务中心整体搬迁入园,楼下一站式孵化培育,楼上一站式帮办服务,竭力打造人才创新创业“便利店”。
据悉,武隆今年将以“质量效率提升年”为统揽,继续以全区重点人才项目为牵引,进一步推进政策协同、资源协同、力量协同、机制协同,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深入打造文旅聚才“强磁场”,加速推动聚才潜能转化为用才效能,助力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徐铭 图片由武隆区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