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民居 摄/瞿明斌 |
|
田园阡陌 摄/甘昊旻 |
|
采摘野生大树茶 摄/朱文鱼 |
冬日的金山镇龙山村层林尽染,千山万壑流碧,风景如诗如画。
驱车沿着村东头的公路一路前行,一座座美丽民居犹如一幅幅山水画卷在行人眼前渐次展开:安静整洁的院落,潺潺流动的溪水,绿色如黛的青山……宛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让人流连忘返。
在南川,像龙山村这样的“桃花源”越来越多。
近年来,南川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在规划示范上出新,在环境整治上求美,在长效机制上破题,着力打造“村美、人和、共富”的现代版“桃花源”。
如今,行走在南川的广袤山川,星罗棋布的和美乡村正轮番上演一场既增“颜值”又添“价值”的美丽实践。
如何从一处美到处处美?
规划先行打造示范点分类推进
农舍白墙黑瓦,美丽的手绘文化墙,标准的垃圾分类系统,水泥便道四通八达……走进大观镇铁桥村的于家院子,别致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美得令人沉醉。
“以前的于家院子是破屋旧院,如今院内外的花花草草和青石栏杆让整个庭院显得古香古色。环境整治让我们受益。”村民李继寿十分感慨,如今,他用自己的房舍办起了“兰亭茶语”茶室和农家乐,每到周末都有游客前来。
近年来,于家院子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如今,村民住上了安全住房、用上了无害化卫生厕所、开通了户用天然气,生活垃圾实行集中收运、生活污水实行集中处理,而且农家小书屋、休闲小广场等设施一应俱全。
类似这样的变化,在大观镇金龙村朱家院子也随处可见。灰瓦白墙的农舍规划有序,整洁干净的马路延伸到农户,房前屋后的花园打理得井井有条……
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村子环境的变化显而易见,形成了从一处美到处处美的升级蝶变。远看,这些村的外观大致一样,走近细看,每个村其实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这是如何做到的?答案在于规划先行,既注重因地制宜,又强调分类推进。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南川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为解决“发展不均衡”难题,南川针对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等镇村实际,184个行政村因地制宜编制完成村庄规划,同时,为解决“规划无特色”难题。当地基于区位、交通、生态、民俗等特征,科学划定生态、生活、建设空间,合理布局村级建设用地,有效引导村民聚集点、乡村旅游服务点、康养体验点等选址。
如金山镇金狮村沿柏枝溪形成传统民居“三合院”“四合院”布局,形态疏朗有致、山水交融;大观镇梅花园古色花香,与周边亲子乐园、乡村酒店规划相得益彰;德隆镇茶树村、银杏村依托千年古茶树、古银杏打造现代民宿、热门景点。
此外,为解决“示范难复制”难题,南川在人口规模大、辐射能力强的乡镇,率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清”“五改”“三规范”示范创建,形成可借鉴、能复制、易推广的经验做法。
同时,根据发展现状、地域特色分三类区域、三级档位推进整治,努力将示范经验分类扩面推全域,形成既共性推进、又各有侧重的错位发展格局,提升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村、美丽宜居村、干净整洁村,建立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专项示范到综合示范的示范引领体系。
如今,大观片区已成为全市首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美丽乡村示范片,大观镇中江村获评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成为其他村子借鉴学习的典范。
如何从生态美到生产美?
补短板变美丽环境为“美丽经济”
“出门见花,抬头见绿,环境美起来,厕所卫生了、道路硬化了、路灯更亮了、饮水也安全,生活大改变。”说起现在的日子,三泉镇窑湾村村民黄忠贤感叹不已,“条件是越来越好了,相信明天还会更好……”
窑湾村在南川东南部,青山环绕,与金佛山、睡佛山森林公园等旅游景区咫尺之遥,环境整治后的小山村更加清爽、祥和。该村负责人说,要是夏天来,村里全是丰收的果树特别好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村里正研究借着整治的东风,发展乡村旅游业,让村民富起来。
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短板后,村子环境优美了、农村颜值高了、生活方便了,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休闲农业等等,就有了先决条件,农村才会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要美丽也要富裕,南川以环境为基,产业为魂,正让美丽环境变出更多“美丽经济”。
南川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一方面,当地,以改厕、改房、改路和治水、治土、治污为抓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村向镇拓展,补齐环境整治短板,推动村容村貌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为促进生态美向生产美转变,按照“以产业升级促进环境提升,以环境提升推动产业升级”的思路,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推动产业富民相结合,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农业、都市休闲农业、生态康养等绿色产业,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正切实把生态人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变出更多的金山银山。
近年来,在重点发展南川米、大树茶和蓝莓“一主两辅”乡村产业基础上,南川全区各乡镇结合自身产业优势,正积极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坚持“一乡一产业”“一乡一特色”。目前全区一半以上乡镇已建立起主题鲜明、个性突出的乡村旅游特色项目,基本形成以大观生态农业园区为核心,一主多辅的休闲农业发展格局。
农村变美,农民变富,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强。南川聚焦乡村振兴的美丽实践,立足特色化,面向同城化,在推进现代化郊区新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新作为,正书写一份和美乡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如何从一时美到持续美?
调动各方力量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每天早上起床后,南城街道三汇村村民李则民料理完家务事,总会习惯性地拿起扫帚清扫庭院,用垃圾桶装好垃圾,就直奔附近的垃圾点倒掉。
“打扫庭院习惯了,邻居家的门前都很干净,有人还主动将道路边的垃圾清扫,村里环境变美了,我们再不保持就太说不过去了。”曾是村里清洁卫生最差一户的李则民一家,如今变得勤快了,不良的卫生习惯也改掉了。指着社里的光荣榜,他满是骄傲:“现在我可长期是社里的最清洁户!”
从最不洁净到洁净之家,南川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广大群众也转变了观念,提升了素质。
农村基础设施的管护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南川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为让农民群众真正树立主人翁意识,从过去的旁观者、局外人变为参与者和受益者,管护者,南川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以群众为主体,采取多种措施,让群众广泛参与进来,使得环境整治工作事半功倍。
比如,在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南川区按照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总体要求,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源头减量和集中处理。村民们先将垃圾分门别类投放进垃圾桶里,再将垃圾分类处理;可回收垃圾奖励回收,易腐垃圾堆肥返田,其他垃圾集中处理的方式来解决农村垃圾问题,让村民既是受益人,也是主导者。
除此之外,该区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居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创新实施文明实践积分制度,持续开展洁净家园、乡贤议事、知礼明德、志愿服务、家风传承、文明旅游“六大行动”。
不仅如此,为实现环境整治从一时美到持续美,一方面,南川依托保洁公司等第三方实现专业运维,规范管理农村垃圾收运和污水处理运行,实现“投、建、运、管”一体化;另一方面,激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构建多元化、多形式投融资机制,破解公共财政对农村投入不足的短板。如今,南川通过调动各方力量建立了长效的管护机制,实现了基础设施有人管、管长久。
链接>>>
数读南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农村“厕所革命”
共实施39496户农户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建设农村公厕58座。
●行政村生活垃圾
有效治理184个行政村实现100%覆盖,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25个。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累计完成乡镇污水管网建设151.2公里,实施乡镇污水处理厂技改工程30个。同时,千人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治理的农户覆盖率达80%。
●村容村貌整治提升
改造农村危房3594户,整治提升旧房7000户,建设村民小组通畅公路1850公里,建设入户道路822公里,安装庭院灯10860盏,实施村庄绿化8215亩,创建绿色示范村庄57个,建成村级文体活动场所243个。
●村规划编制
184个行政村完成规划编制,村规划编制覆盖率达100%,培训农村建筑工匠236名。
●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累计回收废弃农膜1152.99吨、肥料包装物271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52%,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38%。
谭赵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