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云雾渝北区总工会:假期托管班缓解职工带娃难题万州:多举措护航元旦用电无忧
第007版:重报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拨开云雾
渝北区总工会:假期托管班缓解职工带娃难题
万州:多举措护航元旦用电无忧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2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拨开云雾
——大型文献电视片《重庆谈判》解说词(第二集)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毛泽东乘飞机从延安赴重庆谈判途中。

  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蒋介石在宴会上举杯互祝。

  毛泽东和民主人士张澜在重庆九龙坡机场握手。

  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出席中苏文化协会活动。(本版图片均为电视截屏)

  1945年8月28日至29日毛泽东留驻林园。

  序

  嘉陵江畔红岩村13号,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重庆办事处驻地,人们习惯称之为“八办”。1945年8月25日深夜,八办处长钱之光收到了周恩来从延安发来的密电。

  【采访:钱之光(时任重庆八办处长)之女 钱幼康】

  电报呢,对毛泽东在重庆期间保卫工作和住房的安排,以及交通、饮食等等都做了很具体、详尽的指示。

  给毛泽东安排的贴身警卫个个武艺超群,号称“二龙一虎”。他们是陈龙、颜太龙和龙飞虎。

  八办楼内,人们紧张、有序、秘密地为毛泽东主席的到来做好准备。山城重庆,蒋介石十天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的故事,传得沸沸扬扬。究竟谁想和平?谁要内战?云雾笼罩着山城!

  一

  这台相机,是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中保存的一级文物。1945年重庆谈判前后,八办机要科科长童小鹏用它拍摄下许多珍贵的历史瞬间。

  【采访:童小鹏(时任重庆八办机要科长)之子 童丹宁】

  这是(8月)28号的事,毛主席坐在飞机上,系上安全带,后头是张治中。这个表情呢,看来就是毛主席第一次坐飞机。

  带着争取和平的真诚愿望,和实现和平的一揽子谈判方案,由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组成的中共代表团飞往重庆。

  中午,蒋介石召集会议,讨论毛泽东来渝后的应对方针。他在日记中写道,对这次谈判要“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

  听闻毛泽东已在飞往重庆途中,各党各派人士从四面八方赶往机场。

  【采访:张澜(时任中国民主同盟主席)之孙女/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张梅颖】

  表老(张澜)正吃午饭呢,当时也不知道几点几分能到,急得赶紧放下碗筷就走了,到九龙坡机场接毛主席去了。

  驻重庆的外国记者几乎全部出动,在机场预备好了“摄影竞赛”。而国内新闻机构因消息被封锁,除《新华日报》外,只有寥寥数人到场。

  蒋介石派代表周至柔到机场迎接。

  我们在国内外档案机构寻找当年的新闻影像,终于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找到了一段1分09秒的初剪样片。样片名称“赫尔利”,时间是8月28日。

  这是毛泽东于1945年8月28日下午3时45分抵达重庆九龙坡机场的场景。

  在摄影机的包围中,陪同的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对毛泽东说:“这是好莱坞!”的确,这正是好莱坞影片里常见的情景。

  毛泽东放眼山城景色,脱口道:“青山绿水好风景。”

  历史潮流如滔滔江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毛泽东在机场发表书面谈话说:“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

  顺应世界大势,回应时代呼声,中国共产党把“和平、民主、团结”的责任扛在了肩上。

  【采访:时为《新华日报》卖报人 98岁 刘正云】

  卖报,卖报,新华日报。好消息,好消息,大家看了都有益。你也看,我也看,大家都来看。你也买,我也买。

  中共在重庆的《新华日报》率先发出毛泽东抵达的号外,老报童刘正云清晰地记得当天号外被人们抢购一空的场景。

  【采访:时为《新华日报》卖报人 98岁 刘正云】

  笛子一吹,快来,又来买报。我一会儿就把报卖了,那一天的工作就完成了。

  重庆《大公报》《新民报》《新蜀报》《华西晚报》《秦风日报、工商日报联合版》《云南日报》等报纸,都在显著位置发表了社论、社评。山城重庆,出现了空前的“毛泽东热”。

  【采访:时为重庆豫丰纱厂女工 104岁 邓淑姬】

  别个说,毛主席来了,我们好高兴。

  【采访:时为重庆主城学生 91岁 赖静娴】

  我们希望和平,我们不希望再有战争。

  【采访:时为重庆主城居民 100岁 胡治英】

  国家要好起来,群众才好得起来。

  当蒋介石发出对毛泽东的三封邀请电时,国民党似乎掌握了抗战后中国政治斗争的主动权。但当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的时候,这个主动权就逐渐掌握在中国共产党的手中了。

  国民党元老、诗人柳亚子赋诗称赞毛泽东赴重庆是“弥天大勇”。

  【采访: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副研究馆员 马乐】

  这是1945年8月29日,也就是毛泽东来渝的次日,《新华日报》的读者胡其瑞等人写的信。这封信表明了毛泽东来渝他达到一种什么样的效果:“毛泽东毅然来渝,使过去我们所听到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一切诬词和误解完全地粉碎了。”

  【采访:时任重庆《大公报》采访部主任 王文彬 1993年采访】

  大家觉得毛主席真伟大,敢到战时首都来。抗战胜利以后,大家要和平,共产党也要和平,所以大家心里感激他。

  毛泽东“弥天大勇”赴重庆,使针对中共的谣言不攻自破。云雾拨开,希望升起。署名“一群女工”的读者来信说:

  【读者来信摘录】

  “亲爱的毛泽东——我们人民的领袖:

  好多年来我们一直是过的不是人过的日子……我们老是想,我们不能这样永远过下去,我们会遇到救星的。从报纸上,从许多好的朋友的口中,我们晓得中国人有了一个大救星,这个救星就是您。”

  “人民大救星”,这句出自陕北民歌《东方红》的歌词,在1945年的初秋,因毛泽东的到来,就这样激荡在人们的心里。这是人民对光明前途的呼唤。

  二

  重庆歌乐山,有一处抗战时期修造的建筑群,这里原是国民党政府主席林森的官邸,称作“林园”。1943年,蒋介石迁居林园,住一号楼。宋美龄住二号楼。距二号楼30米处,这座用于接待宾客的礼堂,名为“美龄舞厅”。

  1945年8月28日晚上8点30分,在美龄舞厅内,蒋介石为毛泽东、周恩来一行摆宴接风。

  这张拍摄于重庆谈判期间的照片,常被引用于毛泽东和蒋介石之间的多场宴会,它是一个时代大事件的缩影。两位身系国家安危的人物举杯互祝。他们相识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这是时隔二十年左右的第一次见面。举杯间,多少国人期待着国共两党能“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开启和平建国新进程。

  28日晚上,蒋介石请毛泽东留驻林园。贴身警卫龙飞虎和陈龙随同入住。

  【采访:龙飞虎(时任毛泽东贴身警卫)之女 龙铮】

  在林园住了两夜一天,父亲和陈龙几乎没有闭过眼睛。晚上主席睡觉的时候,他们两个人就在外面的沙发上坐着,而且驳壳枪的那个卡壳基本是开着的,只要有人过,听到动静,父亲和陈龙那绝对是目光炯炯地盯过去,就是任何人你不得靠近。

  第二天清晨,毛泽东早起散步,在林园曲径小道上与蒋介石不期而遇。

  【采访:龙飞虎(时任毛泽东贴身警卫)之女 龙铮】

  (蒋介石)他带了一个侍卫,主席就带了我父亲。那么双方见面以后就很客气,打了招呼,坐在一个小石桌(边)上,两个人交谈了一下。

  但是,这个清晨两位领导人究竟谈了些什么?已是历史之谜。

  29日下午,毛泽东同蒋介石进行第一次正式会谈。

  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之间大的原则性分歧问题,由两位领袖直接交换意见;而具体问题则由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和国民党政府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之间磋商。

  蒋介石在当天日记中,记下了他在这次会谈中亮出的谈判“三原则”。

  一、不得以现在政府法统之外来议改组政府问题;

  二、不得分期或局部解决,必须现时整个解决一切问题;

  三、归结于政令军令之统一,一切问题必须以此为中心也。

  【采访: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石仲泉】

  人家(蒋介石)在三条原则里讲得很清楚,一切都要统一于政令、军令,政令在他那里,军令在他那里。蒋介石提出的三条原则,说到底,是为了继续维护他们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也就是国民党所代表的一己私利。

  会谈结束后,蒋介石跟身边幕僚感叹道:“你们情报上说毛泽东这个人抽烟嗜命,一天两盒,今天跟我谈话一个多小时居然一支烟不抽,可见这个人的定力不可小觑。”

  三

  抗战时期,重庆作为大后方的中心,各种力量聚集,为我们党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供了机遇。1944年,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大溃败,再加上其政治高压、贪污腐败、民生凋敝,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空前活跃起来。

  毛泽东来到国民党统治中心,从谈判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广泛进行争取团结各方面和平、民主力量的工作。

  8月30日,毛泽东从林园一下山,就首先拜访了宋庆龄。

  宋庆龄,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驱孙中山的夫人,抗战时期发起成立了保卫中国同盟,争取国际社会支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在这间会客室里,毛泽东感谢宋庆龄为抗日军民提供了最急需的药品和物资,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平建国的主张。

  从8月30日起,中山四路上的桂园也热闹起来。

  桂园是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的官邸,因院内种有两棵桂花树而得名。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住在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张治中看到红岩村地处郊区,同各界人士交往不便,主动腾出桂园,供毛泽东白天在市内办公使用。桂园由此成为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活动的中心。

  8月30日中午,毛泽东在桂园宴请民主人士黄炎培等人。一个多月前,黄炎培等6位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考察延安,毛泽东与他有一次著名的“窑洞对”。对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律?毛泽东告诉黄炎培,我们已经找到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仅8月30日这一天,毛泽东就在桂园接待宾客近20位。

  民主人士张澜,字表方,他发起成立的中国民主同盟,是当时中国重要的政治力量。毛泽东与张澜虽素未谋面,却神交已久。重庆九龙坡机场是他们的第一次握手。

  【采访:张澜(时任中国民主同盟主席)之孙女/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张梅颖】

  这个握手时间是很长的。主席说:“哎呀,这么大热天,您老先生还亲自来,不敢当,不敢当。”表老(张澜)说:“你为国事操劳,身负众望,应当应当。”

  中国民主同盟总部所在地特园,是爱国民主人士鲜英的公馆。那时候,张澜在特园里借住。

  8月30日下午,毛泽东登门特园。张澜将谈话的地点选在了卧室。

  【采访:张澜(时任中国民主同盟主席)之孙女/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张梅颖】

  蒋介石知道这是一个民主人士活动的场所,共产党也来往,所以特务一直在监视这个点。这种谈话很保密。毛主席来主要是要把中国共产党对目前形势的宣言,一条一条地给表老(张澜)讲。

  三天后,毛泽东应邀二赴特园。一进门,他就高兴地说:“我回家了,这里是民主之家!今天我们相聚在民主之家,今后我们共同努力相聚在民主之国。”

  一到重庆,毛泽东的日程表上就密密麻麻排满了会见各界人士的计划。

  【采访: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 陈晋】

  这样做的效果在哪儿?起码有三个:第一,他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追求和平、民主的形象,表达了中国共产党赴重庆谈判的诚意。第二,他传达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宣传了我们的政策。第三,无形之中给国民党方面造成了一些压力,起码使他们不敢贸然地让谈判破裂。

  这幅展示在红岩革命纪念馆的油画,再现的是9月1日毛泽东出席中苏文化协会活动的场景。那天,政要和知名人士云集,但是众人瞩目的人物,只有毛泽东!

  我们在30年前拍摄的素材中,找到了这一事件的亲历者。

  【采访:时任重庆《大公报》采访部主任 王文彬 1993年采访】

  群众很多,那会场是拥挤不堪的,人挤得水泄不通。毛主席只能同大家握握手,同熟人说一两句话。巷子里面几千人,大家都没有看见过毛主席,要看看毛主席。

  【采访:重庆谈判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秘书 余湛邦 1993年采访】

  人很挤,张治中跟着着急。他说:“我们赶快走吧!”毛主席不在乎,他还是挨着展览一个图片一个图片这么看下去。到最后没办法了,周恩来亲自跑到前头去了,他走出一条路,让毛主席离开了会场出去。

  人们都在关注着毛泽东,关注着中国共产党,关注着国共谈判的进展。

  四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仪式举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宣告胜利结束。

  9月3日,山城重庆,盛大的庆祝活动如期而至。在欢呼胜利的喜悦中,作曲家陈歌辛创作了新歌《恭喜恭喜》。

  【歌词: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恭喜恭喜恭喜你,恭喜恭喜恭喜你。】

  此时,蒋介石的心情好极了!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胜国之一的政府领袖,他接受万民欢呼,声望达到了顶点。他还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封面,成为“世界风云人物”。

  蒋介石似乎有理由把这些优势和气场引入谈判,威逼利诱,对中共施压。

  他在日记中写道:

  忽觉上帝赐予智能,此时对共党应以主动予之妥协并投其所好准予整编十二师部队。如其真能接受政令军令,则政治上当准备委派共党之人以一省之主席,使其满足一时后以观后效。

  但是,蒋介石错了!中共代表团所要把握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9月3日,国共双方开始就具体问题谈判。周恩来和王若飞向国民党谈判代表提交了中共方面经过反复考量的“十一项提要”,作为两党谈判方案。

  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承认蒋介石在全国的领导地位、确定和平建国方针、承认各党各派的平等合法地位、承认解放区政权及抗日部队、结束国民党的党治等。

  了解到中共的态度和谈判方案,蒋介石在日记中叹道:

  “脑筋深受刺激,何天生此等愚劣根性,徒苦人类乃而耶。”

  他实在不明白,为何给毛泽东安排了“一省之主席”这样的好位子,还会遭到中共的抵制。

  重庆谈判的第一个阶段——普遍交换意见阶段,在9月3日这天结束。

  【采访: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石仲泉】

  蒋介石呢,他尽管接连三电邀请毛主席去谈判,但是他并没有真的想到,毛主席竟敢单刀赴会,到重庆来真的要谈判,所以并没有做认真的准备。我们到重庆谈判之后,他们没有拿出方案来,所以谈判基本上就是以我们党的十一条来进行的,我们的十一条就等于下了一个先手棋。

  中国共产党适时拿出的“十一项提要”,拨开了蒙在重庆谈判会场上的迷雾,表明了中共代表团对此次谈判的鲜明立场和严肃态度,也让国民党方面看到:中国共产党是绝对不可被藐视的对象!

  请看下集《边谈边打》

  《重庆谈判》创作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

  联合制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联合出品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