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政府帮忙找销路,我家10多亩南瓜卖了个好价钱。”10月26日,长寿区石堰镇干坝村,种植大户胡友民将最后一麻袋南瓜扛上大货车后,乐得合不拢嘴。
上个月,干坝村南瓜喜获丰收,镇党委书记唐慧芳带着镇村干部,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夜访”农户,了解产业发展痛点。
“又大又甜的‘土南瓜’,烂了好可惜。”刚走进胡友民家院坝,唐慧芳就被拉着“大吐苦水”,院坝一角,还堆放着几垛刚采收回来的新鲜南瓜。胡友民说,村里种南瓜的人多,今年南瓜出现滞销,眼看天气越来越冷,大家担心南瓜冻伤,着急得很。
“我们之前已组织了好几批经销商进村收购,可受市场波动,以往七八角钱一斤的南瓜,今年只能卖两三角,村民们都不愿意卖。”村支书韦和平说。
翻开笔记本,唐慧芳将收集的情况一一记录,随后召集镇村干部商量对策,决定通过区融媒体中心发布求购信息,扩大干坝南瓜的影响力,同时主动牵线搭桥,帮助农户与各大商超签订直供协议。不到一周,干坝村3万多斤南瓜就找到了买家,因为省去中间商环节,南瓜收购价整整提高了一倍。
“石堰镇人口多、面积广,村民们白天都在地头劳作,干部入户走访他们也没空搭理。”唐慧芳说,针对这种情况,镇里启动“干部赶场+干部夜访”制度,利用农村赶场天、夜间空余时间,由班子成员带头,带领镇村干部、网格员定期下沉湾落、网格开展走访服务工作,了解村民所思所盼,变群众“走上门”为干部“走进门”,通过面对面交流、召开院坝会等方式,建立问题、责任和效果3张清单,形成工作闭环,推动各类矛盾纠纷摸排化解。
譬如,有群众反映兴隆场、义和场撤并后群众到镇政府办事不便,石堰镇便将其纳入问题清单台账,会同交通、城乡建委等职能部门,为沿线村民开通农村客运公交。目前,公交线路规划正在前期勘测阶段,正式通车后,将方便沿途数千名村民出行。
据了解,今年以来,石堰镇共摸排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隐患130余个,推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8个,解决路灯损坏、公厕脏乱差、自来水供应不足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