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要探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新路子
第008版:唱好“双城记” 共建经济圈 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八次会议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成渝地区要探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新路子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2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成渝地区要探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新路子
——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刘云中
本报记者 唐琴

  人物名片

  刘云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多次参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重大课题,如“十一五”到“十四五”规划的前期研究、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世界银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合作的“城市中国”“2030年的中国”;多次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招标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研究课题。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紧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图为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头号工程—金凤实验室。(资料图片) 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十二月二十七日,荣昌区远觉镇狮子桥村联合四川省隆昌市石碾镇锡门坎村,举办自编自排自演的“庆元旦·迎新年”乡村文艺晚会活动。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声音>>>

  ●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而言,两地要通过发展谋求内部城市、周边省市、东西地区的协调与动态平衡,在突出区域优势的基础上,走一条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新路子。

  ●成渝地区虽然工业化发展仍不充分,但不能重走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路子。

  ●我们需要承认,中间城市群的产业布局,要依赖于市场自发的资源配置,必须尊重市场规律,不能以简单的行政规划来代替。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会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是中国链接世界的战略支点之一。”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刘云中在接受重庆日报独家专访时开门见山地指出。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列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是川渝两省市必须担负好的政治责任。从夯基垒台、重点突破,迈向全面提速、整体成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4年来,在全国大局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彰显。

  刘云中表示,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规划之初,打通中国西部内陆与国际市场链接通道的指向就非常明确,是中国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

  统筹区域发展是“国之大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要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来谋划。“作为被寄予厚望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尽快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刘云中分析,成渝地区是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在国家区域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刘云中认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意义重大,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大局。对于双城经济圈而言,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模式是无法复制的,要在改革创新中找准着力点、切入点,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新路,更好服务国家区域发展大局、内陆改革开放大局、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大局、促进共同富裕大局。

  区域协调要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新路

  “需要正视的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大局中的担子并不轻,承担着打造区域协调发展‘第四极’和‘新时代战略大后方’的历史使命。”刘云中坦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中国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生动实践,起码呈现出三个重要层级。

  从全国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一步大棋,是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引擎”形成呼应的“第四极”,可有效缩小中国东西部发展差距,加速实现中国经济在物理空间上的相对均衡。

  事实上,这种变化正在发生。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万亿元、同比增长6.2%,占全国比重提升至6.5%;2019—2022年双城经济圈人均GDP水平稳步提高,由6.6万元提高至7.9万元;2020—2022年川渝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0.3万元/人提升至12.2万元/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持续缩小。

  从西部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正在成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数据显示,2022年,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达到7.8万亿元,占西部地区比重超过30%;川渝两地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量达1901.6亿元,占西部的49.9%;重庆、成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434.7公里、557.8公里,双双位居西部前列。

  作为西部经济增长中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带动辐射贵州、广西、甘肃等西部省区齐头并进、责无旁贷。特别是近年来,以川、渝、贵为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的“西三角”经济圈呼之欲出,川、渝、黔、甘、桂、藏等泛成渝经济区等概念热度不减,可见成渝地区经济圈扩容或将是大势所趋,正如长三角多次扩容以及泛珠三角的形成一样。

  从川渝来看,两地想要实现双城经济圈内部的区域协调发展,就要加快推动重庆西扩、成都东进,以重庆主城都市区、成都市两大“双核”带动“中部地区”共同发展。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重庆主城都市区、成都市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万亿元、1.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6.7%,“双核”经济总量在“双圈”占比接近56%。

  刘云中指出,客观来看,当前,成渝城市群内部发展差距还比较大,呈现典型的“双核主导”形态;中部地区存在大量中间梯队城市,人口规模、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等各领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是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培育新增长点的重要空间。

  刘云中表示,区域协调发展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也不能要求各地区实现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的整齐划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通过发展来谋求内部城市、周边省市、东西地区的协调与动态平衡,在突出区域优势的基础上,走一条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新路子。

  内陆开放要摆脱依赖地理空间的传统思维

  “现代社会在信息交换、交通运输、人员流动等方面极大便利,地理区位对于开放程度的束缚相较于以前已经得到很大消解;对于地区开放程度而言,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性远远超过空间邻近性,中国开放格局正由从‘向东是大海’的开放过渡到‘向西是高地’‘向东开放与向西开放并举’的局面。”刘云中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虽然不沿边、不靠海,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风生水起,未来可从以下三个维度持续提升开放能级。

  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和立体开放通道,提高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率。数据显示,当前西部陆海新通道已经通达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473个港口;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班次和货值货量居全国首位;江北、双流、天府三大国际机场吞吐量持续增长,位居全国前列;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提速建设,2022年川渝间集装箱铁水联运和水水中转标箱量达到148675万标箱,陆海互济、四向拓展的大通道轮廓初显。

  “依托南向、西向、东向大通道,川渝地区的物流成本正在持续降低,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链接东亚、东南亚、南亚等‘一带一路’市场提供了无限可能性。”刘云中分析,当前,我国外贸市场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大背景下,川渝外贸却逆势上涨就是佐证。据统计,2022年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达8158.4亿元,创历史新高;四川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0076.7亿元,首破万亿大关。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现代产业将开放型经济推向更高层次。“我注意到,当前川渝正联合打造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等优势产业,比如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成为全国首个入选的跨省域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022年规模达1.6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10.9%,成为中国大陆第三、全球前十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聚集地。”刘云中分析,制造业固然是开放棋盘当中的关键落子,但面对新环境、新形势,成渝地区还应当拓展开放型经济的类型。

  比如,现代服务业就是产业开放重要的新增长点。刘云中指出,成都、重庆双双入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就是重磅利好,成渝可以聚焦科技、商业、教育、金融、健康医疗、电力电信等重点领域持续探索。特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共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部金融中心,金融业具有先发优势,比如重庆实施的“科技跨境贷”“汇保通”“成渝地区非金融企业一次性外债登记管理改革试点”等一批首创性差异化试点,成果很有突破效应。

  积极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科研体制、跨行政区经济社会管理等重点领域改革,在制度开放上下功夫。“深化制度型开放,就是要聚焦要素市场化配置等关键领域,深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全面提升市场活力。”刘云中表示,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依托各类国家级开放平台,深化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着力释放制度型开放红利。

  事实上,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已经在这方面作了不少探索。比如,在开启中欧班列过程中,开立全球首份“铁路提单国际信用证”,探索建立连通陆海贸易物流的金融新规则;深入对接RCEP经贸规则,在全国率先实施“关银一KEY通”等系列创新举措,创新“保税+”系列外贸新业态,推动有效开拓发展新空间,加速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中。

  经济发展不能完全照搬东部地区发展模式

  “需要看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和东南沿海地区高速发展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深刻影响着成渝地区未来的空间结构优化。”刘云中分析,由于地理区位和成本要素等原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规模的工业化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切实可行的选择。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处内陆山地的地缘条件,根本上就不适合低成本加工的道路,也没有必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刘云中表示,探索高附加值、高产出的创新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是双城经济圈的必由之路。

  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想要重现东部沿海地区大规模制造、大规模运输、大规模贸易等几乎没有可能。”刘云中指出,在经济的发展中,虽然规模是一个重要指标,但不是全部指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没有必要去跟东部沿海地区拼规模,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以提升“含金量”才是关键。

  “让人振奋的是,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已经牵住了这个‘牛鼻子’,取得了一些成效。”刘云中指出,比如,一方面,依托储能电池、汽车软件等技术的不断突破,成渝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迸发活力,数据显示,2023年1—6月,重庆、四川造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为15.2万辆、4.9万辆,均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另一方面,数字经济、互联网经济等新赛道为成渝地区发展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2022年川渝两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6500亿元,比2020年增长27.5%,势头良好。

  以生态低碳探索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承担着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职责使命,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生态本底脆弱,生态承载能力较低,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大势所趋。”刘云中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必须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高用地、用水、用能效率,构建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建设运营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中,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有可为,成渝地区要着力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深化跨省市排污权、水权、用能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合作,让绿色经济充分涌流。

  以城市引力推动未来产业后来居上。“当前,成渝地区新一代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持续走高,生活方式日趋‘白领化’,这也为双城经济圈走新型化工业道路提供了核心的人才资源。”刘云中分析,数据显示,近年来川渝两地人口整体呈现持续净流入态势,今年前三季度人口净流入达到2.8亿人次,超过过去三年每年的总量。依托高知识人群回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更有底气推动未来产业实现后来居上。

  比如,生命科学作为重庆规划的6大未来产业集群之一,正全面起势。当前,金凤实验室依托顶尖科学家团队,以脑疾病和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诊断”为核心任务开展原创性研究。今年5月,金凤实验室首次集中发布7项科技创新成果,涵盖免疫病理基础研究、数字病理设备、病理人工智能诊断等多个方面,多项成果为世界首次发现或全国首创。

  推动共同富裕在两大领域大有所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覆盖了川渝16个地市,总人口规模近1亿人,面积达18.5万平方公里,数倍于粤港澳大湾区。面对如此大范围的土地、大规模的群体,实现共同富裕是个很难的命题。”刘云中说。

  他进一步分析,成渝地区以丘陵地形为主,耕地保护任务重、地形地貌限制多,城市布局无法形成类似东部地区的连绵空间,次级城市长期发育不足,城市和乡镇之间交通成本高、关联度弱,乡镇经济发达度较低,共同富裕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沿海地区的既有经验很难借鉴。

  刘云中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提升共同富裕水平方面,在两大领域可以大有所为。

  一方面,双城经济圈的共同富裕,归根结底是要依托成渝中部地区城市群的产业带动。“中间城市群的产业布局,依赖于市场自发的资源配置,必须尊重市场规律,不能完全以简单的行政规划来代替。”刘云中说。

  他进一步分析,当前,成渝中部地区产业的缺失,归根结底是因为主城都市区的工业化水平还不够充分。按照一般规律,当中心城市的工业经历5—10年的高水平、集群化发展,必然会向周边区县转移。当前,成渝地区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正处于向周边扩散的临界期,这个时期即将到来。

  另一方面,正是因为产业转移仍需时日,在这个关键期政府的公共投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实现共同富裕而言,这是保障民生的当务之急,也是做好为产业配套的长远之计。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迫在眉睫。其中包括道路、水利工程等传统基建,也包括光纤网络、5G基站、充电桩、新能源储蓄站等新基建。对于政府而言,这些基建投入不可或缺,从短期来看,对提升群众生活便捷度、满意度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从长期来看,也是为承接产业转移做好配套、夯实地基,是未雨绸缪。

  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是重中之重。当前,对成渝地区中小城市和乡镇而言,年轻劳动力流失是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养老资源等公共服务配套,尽量把年轻人留下来尤为重要。只有有了年轻人,城市商贸消费才有活力,产业落地才有人才支撑。

  在时代的滚滚浪潮之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当其时,开启了新的壮阔征程,开创了新的前进道路,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我们期待,古老而又年轻的巴蜀大地开足马力、劈波斩浪,闯出一片充满希望、充满生机的新天地。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