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四链”深度融合 塑造发展新动能
第004版:专题
上一版   
推动“四链”深度融合 塑造发展新动能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2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岸区、重庆经开区
推动“四链”深度融合 塑造发展新动能

  迎龙创新港 摄/郭旭

  美的通用完成工厂离心式压缩机生产车间 摄/郭旭

  禾赛科技

  重庆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基地

  福伦德实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组装调试数字化自动生产线 摄/郭旭

  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 摄/郭旭

  维沃通信

  核心提示

  塔吊高耸、机器轰鸣、钢筋林立,漫步在冬日的广阳湾智创生态城,火热的建设场景却随处可见,不断传递出这片区域拔节生长的发展强音。

  回望即将过去的2023年,如果要为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找到激情脉动的关键词,那么“四链融合”一定是关键之一。

  数据为证。今年以来,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新增科技型企业数量近700家,增速达35.6%,累计超2639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累计达到344家;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7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家。新增23家企业获得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4629.5万元,累计指导229户企业获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超过4亿元;156名人才入选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江南菁英”,重庆邮电大学科技园集聚约2000名青年科技人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今年以来,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加快推动现代产业、创新资源、金融资本、人才要素的集聚,形成上下贯通、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推动“产业链”不断向高端攀升

  11月底,重庆宣布“2023年市级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名单”,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榜上有名,标志着美的集团在智能制造上达到又一个里程碑。

  这家成立于2004年的公司,主要生产包括离心机和螺杆机在内的大型冷水机组,是美的智能制造代表工厂之一,也是美的首个可持续数智零碳工厂。2022年,美的发布自有水机品牌“鲲禹”,并推出全新技术成果:磁悬浮冰蓄冷双工况机组、气悬浮离心机、悬浮技术平台,翻开了行业新篇章。

  产品技术创新的背后,是智能制造的进化。

  比如,在今年10月,美的通用完成工厂离心式压缩机生产车间的改造,实现了产能提升60%、生产效率提升30%、运营成本降低15%、能源利用率提高15%、绿电占比提升24%等多个显著成果。

  在美的通用的带动下,南岸区、重庆经开区还引进培育了17家规上配套企业。

  举一纲而万目张。在“四链”融合的大棋盘中,以提升产业链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韧性,谋求在区域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无疑是一招立竿见影的“先手棋”。

  去年,广阳湾智创生态城确定了“3+2”的产业发展思路,正着力培育智能终端、软件信息、大健康3个千亿级的支柱产业,汽车电子、节能环保两个500亿级的特色产业。

  而美的通用作为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智能终端产业的“探路先锋”,正依托智能化生产和科技创新带领整个产业持续向链条高端跃升。

  不过,美的通用并不是个案。在“产业链”培育中,还着力在产业细分领域抢占先机,以新赛道的“经开速度”卡位“产业链”关键节点。

  以汽车电子产业为例,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瞄准汽车软件、自动驾驶、激光雷达、智能座舱等新赛道,加快汽车电子产品结构调整,支持优势企业建成市场认可度高的产品矩阵。

  比如,禾赛科技聚焦激光雷达3D感知、自动驾驶系统算法及相关智能化科技产业;重庆先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项目投资10亿元,在广阳湾设立研发、制造、销售和运营中心;九州隆瓴专注智能座舱IVI、新能源电池管理系统BMS、高精度组合导航P-BOX三大核心业务方向以及多条创新产品线。

  再如,在软件信息服务产业方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之一,重庆软件园已聚集中移物联网、紫光汇智、广联达、科大讯飞、禾赛等重点企业,高科技含量的“产业链”正全面成型起势。

  以补链强链为支点,当前,广阳湾智创生态城正持续撬动产业集群效益,更好地发挥规模优势、产业配套优势、创新优势,塑造区域竞争新优势。

  助力“创新链”持续向外延展

  天下大势,非新无以为进。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科技创新衍生出新兴产业,是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笃定的主攻方向。

  位于广阳湾智创生态城的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已建成投用,神经光子研究部已入驻开展科研工作。

  在不久的未来,这里将成为脑与智能科学理论研究高地、神经系统药物产业核心技术策源地、面向全球的先进仪器研发平台、脑与智能产业孵化器、脑与智能高端人才汇聚地。

  依托这个重量级的科创平台,广阳湾智创生态城正着力培育“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全产业链,主动发掘和培育未来产业领域高技术、高成长、高价值企业,围绕脑机接口、类脑芯片、先进计算、智慧诊疗、药物研发等领域,找到国内外优势的龙头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努力争创未来产业先导区。

  但脑科学,只是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推动科创“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的冰山一角。

  比如,在迎龙创新港,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导入人力资源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检验检测、企业孵化等科创业态,片区已注册企业900余家,入驻华为(重庆)物联网创新中心等企业60余户。

  其中,重庆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已经入驻,重庆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基地正式建成投用,吸引数鲜云冻(重庆)科技有限公司、重庆竹春阳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绿色低碳企业落地。

  又如,重庆邮电大学科技园拥有创新人才2000人、手握439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获得重庆市科学技术奖项,“网络空间大数据智能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11个科技创新平台已落地,其中“多粒度认知计算理论及应用”创新研究群体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在科创资源的强力吸附下,网络安全产业园、京东创新中心2个产业运营项目已经落户重庆邮电大学科技园,网络安全产业园已入驻密码及网络安全骨干企业11家,京东创新中心引进生态企业22家。

  为了让创新的活水充分涌流,让科技与产业“同频共振”,当前,广阳湾智创生态城的“创新链”正向各个产业领域延展。

  今年以来,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推动重庆机电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成功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推动4家企业获2022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重庆机床自主研发的YE3140数控滚齿机床填补了国内七轴数控、四轴联动数控机床空白,成为“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契合的典范。

  激活“人才链”在科创领域融会贯通

  近日,位于广阳湾智创生态城24号线茶园大道站点(在建)旁的“广阳one 博睿庭”广阳湾国际人才公寓项目迎来最新进度,3号楼、1号楼、5号楼的外墙保温及装饰工程的完成度均已接近80%,4/6/9三栋楼也在结构施工方面稳步推进。

  此外,位于重庆邮电大学江南校区教学楼旁的人才公寓售楼中心也已正式开放,将进一步为落户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的高层次优质人才提供全方位的精装住房福利与扶持。

  见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透过如火如荼的人才公寓建设现场,南岸区、重庆经开区下大功夫塑造“人才链”的雄心便一览无余。

  人才链作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重要支撑,只有通过人才链的“强”,才能激发创新链的“活”,托举产业链的“优”,是“四链”融合的核心之义。

  今年以来,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持续激活“人才链”,持续加大“江南菁英”人才品牌建设力度,出台“江南菁英”政策和十条支持措施,覆盖“引、育、留、用”全流程。

  具体来看,为了更好支撑产业发展、引领科技创新,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建设了“江南菁英”智慧平台,完善人才信息库,开通“人才码”,赋予人才数字身份,“一码畅享”线下专属服务;推出人才服务十项标志性举措“人才十事”,聚焦兑现人才待遇、助力人才成长、护航人才创新创业、关爱人才生活等方面;成立“江南菁英”人才服务联盟,吸纳丰富的衣食住行市场资源,为人才提供优质、优惠、优先的高品质服务。

  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当前,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正着力释放人才聚合效应,有效激活“人才链”。

  比如,今年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立人才服务中心,构建起1个留创园+4个“人才飞地”的引才工作体系;

  重庆人力资本服务产业园项目一期已开园运营,重庆猴哥儿人才科技有限公司等24家企业入驻,已开展26场活动,累计培训人数近3万人次;

  举办广阳湾智创生态城“优企优岗”校园行系列活动,南岸区、重庆经开区89家用人企业提供3000多个岗位,达成就业意向500余人,解决人才与企业岗位需求适配等问题;

  以迎龙创新港科创人才荟工程为牵引,广阳湾智创生态城依托重庆邮电大学科技园集聚约2000名青年科技人才……

  以人才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当前,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正加快引进各类人才,培育壮大本土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努力交出科技创新、“引人育才”的高分报表。

  以“资金链”赋能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南岸区、重庆经开区迭代升级政策支持,不断健全区级财政在科技、人才方面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突出提升社会研发投入,构建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市场为支撑的多元化科技和人才投入体系。

  据了解,南岸区、重庆经开区设置了50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和1亿元双创配套资金,支持周期内创新、创业专项入选人才最高可获得300万元奖励。

  此外,2023年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累计兑现科技创新政策覆盖率100%,新增23家企业获得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4629.5万元,累计指导229户企业获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超过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探索创新风险分担机制,截至2023年11月,累计撬动超过2.2亿元信贷资金,惠及辖区110余家中小微企业,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存贷款余额增速35.58%,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以“资金链”活力重塑创新创业创造的生态,当前,南岸区、重庆经开区以金融要素赋能科技创新,实现“四链”融合,推动科技、产业、人才、金融的良性循环。

  王彩艳 杨敏 图片除署名外由重庆经开区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