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社 为重点群体就业赋能 书写“稳就业”幸福答卷永川区获评2023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第012版:人社
上一版   
重庆人社 为重点群体就业赋能 书写“稳就业”幸福答卷
永川区获评2023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2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人社 为重点群体就业赋能 书写“稳就业”幸福答卷

  重庆、四川人社部门在观音桥步行街广场共同举办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大型人才招聘会

  重点群体稳,则就业大局稳。做好退捕渔民、脱贫人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是稳就业保就业的重中之重。

  稳字当头,砥砺前行。据了解,今年以来,重庆人社部门全面落实促就业、稳就业、保就业的各项政策,稳步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1-11月,全市开展就业援助专项活动,帮扶困难人员就业14.17万人,同比增长6.3%,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实施“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790.7万农民工实现应出尽出;脱贫人口外出务工81.08万人。

  渔民“上岸”学技能

  就业增收日子美

  “在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我当了护渔员,工作很稳定,收入有保障。”涪陵区石沱镇的退捕渔民谢兵之前一直靠捕鱼为生,为提高效率,他还考过渔船驾驶证。

  “会开船这个技能,让我找到了新工作。”谢兵说,涪陵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招聘护渔员,就需要能开执法船的人。而他,不仅会开船,还对附近水域情况比较了解,很快就应聘上了这个职位,现在每个月有3000多元工资。

  一技之长让谢兵“上岸”后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而对于更多没有劳动技能的退捕渔民,涪陵区人社部门还及时送上了护工、厨师、家政等多门课程,为渔民提供了技能培训。

  “我们要定期对退捕渔民就业意愿进行摸底,实时开展技能培训。”涪陵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当地通过就业帮扶已实现上岸渔民多渠道转产就业,转产就业率达100%。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解决退捕渔民保障问题,我市建立“一张卡,两本账”(帮扶明白卡、渔民信息台账、帮扶工作台账),开展就业质量跟踪调研,全面动态掌握渔民就业意愿,设立帮扶专员,制定帮扶方案,提供就业服务。

  同时,为解决退捕渔民技能单一的问题,我市将渔民纳入全市职业技能提升范围,开展养殖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和新职业培训,今年以来累计培训100人次,提高其就业能力。

  此外,对有创业意愿和正在创业的渔民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支持渔民自主创业520人;对就业特别困难的,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362人。

  为满足退捕渔民应保尽保需求,我市及时出台养老保险补贴政策,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或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渔民,给予每人每年2500元的缴费补贴,对符合补贴发放条件的退捕渔民实现缴费补贴“免申即享、应享尽享”。2023年度已为符合养老保险缴费补贴的渔民发放养老保险缴费补贴2160万元。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有转产安置需求的渔民7158人实现全部就业,符合参保条件的渔民实现应保尽保。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完善动态监测机制,推广“就业援助一键通”,运用数字化技术,提高跟踪帮扶能力,全力确保渔民朋友能够退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实施人社帮扶“四大行动”

  脱贫人口好就业

  “在这里上班,增加了家庭收入,生活有了很大改善。”52岁的铜梁区虎峰镇滴水村村民张会英,双手二级残疾,之前仅靠务农维持生计,生活较为艰难。

  后来,在当地社保所的帮助下,张会英来到就业帮扶车间上班,现在每月工资约3000余元。“现在工作收入稳定了,日子越过越好!”张会英感叹说。

  “就业帮扶车间让他们获得了稳定的收入,可以有效防止返贫。”铜梁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同时,通过帮扶就业,有助于增强残疾人的自信心,减轻家庭负担,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据了解,就业帮扶车间是重庆人社部门实施人社帮扶“四大行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重庆人社部门实施“就业促增收、技能提素质、人才增动力、保障兜底线”四大行动,推行“一镇一策”模式,确保责任、政策、帮扶、监管“四不摘”。数据显示,今年1—11月,脱贫人口务工规模81.08万人,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的107.9%。

  具体来讲,我市通过实施“就业促增收”行动,推行“大数据+铁脚板”服务,通过“智慧人社”数据库比对扫描,2.3万名劳务经纪人上门摸排。今年1—11月,通过“免申即享”等方式为50.1万名脱贫人口落实各类就业政策补贴7.7亿元。

  实施“技能提素质”行动,推行3个“3+”组训模式(“岗位+培训+就业”“用工企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紧缺工种目录+培训机构目录+培训补贴目录”)。今年1—11月培训农村劳动力11.83万人次,其中,脱贫人口4.13万人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26.6%、206.5%。建设“巴渝工匠”乡村驿站、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技能人才平台204个。

  实施“人才增动力”行动,选派第四批专家服务团下基层为乡村振兴育才增智,累计1740余名专家深入38个区县开展408次技术帮扶工作,实现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专家服务团全覆盖。

  实施“保障兜底线”行动,开展“险种+部门”数据比对,全市140.68万困难群体中符合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9.9%以上,为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2901万元。

  立足“四个统筹”

  大力扶持返乡创业带动农民工就业

  “热爱漫无边际,无拘于烟火人间”——这句话印在綦江区石角镇的“悬崖边边-FAMILY度假地”的大门口,也深深烙印在“95”后返乡创业者周杰的心底。

  作为一名“95”后新青年,周杰心里一直都有一个创业梦。一次偶然的机会,周杰承接了一个春游活动,通过精心安排的活动流程、别致的场景布置,以及有趣的互动游戏,让客户体验到了新奇和乐趣,活动做得很成功,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2023年,周杰毅然决定回到家乡綦江,开始筹办悬崖边边-FAMILY度假地项目。

  在周杰的用心经营下和綦江区人社局大力帮扶下,悬崖边边-FAMILY度假地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半年营业额达到了200多万元。同时,项目还为本地村民提供稳定就业岗位20余个,让村民们实现在家门口就近就业。随着项目的不断发展,前来度假的人们越来越多,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周边农户的农产品供不应求,有力促进了村民增收。

  据了解,今年以来,市人社部门立足统筹政策保障、统筹载体培育、统筹创业帮扶、统筹数字治理“四个统筹”,大力扶持返乡创业带动农民工就业。通过充分挖掘返乡创业“就业蓄水池”属性,努力促成资金回归、人才回归、技术回归、产业回归,全面激活“归雁经济”,探索农民工高质量充分就业与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比如,在统筹政策保障方面,通过统筹乡村振兴、定点帮扶等资金,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支持返乡创业工作;在统筹载体培育方面,各区县建立重点产业链产业图谱,根据全域主导产业布局,科学规划返乡创业载体建设体系,引导园区因地制宜培育产业集群,提高创业成功率;在统筹创业帮扶方面,通过用好“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大赛、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大赛等赛事活动平台及“渝创兴农”专家精准帮扶与“美好生活”电商助销两大服务品牌,为农民工返乡创业不断助力赋能;统筹数字治理,运用“数字思维”,用好“数字人社”等服务平台,调度管理返乡创业工作。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我市正在试点集“项目库”“专家库”“意愿库”于一体的“三库一平台”数字化管理系统,以促进返乡创业资源匹配,完善返乡创业精准帮扶机制。同时,将用好返乡创业“一键办”程序,不断拓展创业应用场景,缩短事项办理时间;结合数字政务平台系统,完善主动回访、跟踪问效机制,推动各职能部门服务质效提升。

  王彩艳 杨敏 图片由市人力社保局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